漢語成語在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傳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分享的精選五字成語故事閱讀。歡迎閱讀參考!
人老心不老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魏國大將張郃率軍要攻打蜀國的葭萌關(guān)。孟達趕緊向劉備求援??酌髡诎l(fā)愁之際,老將黃忠與嚴顏請求前往,別人提出質(zhì)疑。孔明認為他們?nèi)死闲牟焕?。黃忠與嚴顏相互配合鞏固葭萌關(guān)。同時斷了魏軍糧草,奪取了漢中。
【出處】都是他自己,一心還想弄兩個年輕的,人老心不老,不曉得在交什么墓庫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
【釋義】指人雖然老了,但有一顆年輕的心。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老年人
【近義詞】老驥伏櫪、寶刀未老
【相反詞】未老先衰
【成語例句】
◎他人老心不老,始終堅持學習。
◎我心想:這位老頭兒,過去爬雪山,過草地,甜酸苦辣都嘗過了,又不是新參軍的知識分子,今天,何必還來同我們吃這個苦,直是人老心不老,干勁可不小。
大旱望云霓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齊國出兵討伐燕國取得勝利后久久不撤軍,其他諸侯商議要聯(lián)合出兵援燕。齊宣王向孟子請教,孟子說:“當年商湯率仁義之師討伐夏桀,百姓盼望商軍就像大旱望云霓一樣迫切。選擇諸侯擔心你將來會像對待燕國那樣去對待他們。”
【典故】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梁惠王下》
【釋義】云霓:下雨的征兆。好像大旱的時候盼望寸水一樣。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用法】作謂語、補語;形容渴望解除困境
【近義詞】大旱望云
【示例】足足等了一個鐘頭的光景,而我們?nèi)绱蠛低颇抟粯?,所等候的兵車始終沒有開來。郭沫若《學生時代·到宜興去》
墻倒眾人推
【成語故事】唐明宗時期,董璋在四川叛亂,唐明宗派安重誨親自去押送糧草,受到鳳翔節(jié)度使朱弘昭的陷害,被調(diào)任河中節(jié)度使。唐明宗派翟光業(yè)與李從璋去河中觀察他的活動,說如果發(fā)現(xiàn)有叛亂的跡象就處死安重誨。李從璋借機殺害安重誨一家。
【典故】他雖好性兒,你們也該拿出個樣兒來,別太過逾了,墻倒眾人推。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
【釋義】舊時比喻在一個人受挫折的時候,大家乘機打擊他。
【用法】作謂語、分句;用于官場
【相近詞】破鼓萬人錘、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反義詞】扶危濟困
【成語舉例】傭人們也呼喚不靈了,總之“墻倒眾人推”了。(朱自清《笑的歷史》)
更上一層樓
【成語故事】唐朝詩人王之渙,他性格豪放,擅長做詩,經(jīng)常與王昌齡、高適等在一塊切磋詩技。王之渙被免職后,游遍黃河南北,他到薄州登鸛鶴樓,作詩一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典故】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
【釋義】原意是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績再提高一步。
【用法】作賓語、分句;用于祝福語
【近義詞】更進一竿
【相反詞】江河日下
【成語造句】
◎政府還多方采取積極措施,爭取培養(yǎng)更多的高質(zhì)量農(nóng)業(yè)科技人才,推動全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更上一層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唐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詩中寫出的富有深刻哲理性的詩句。
◎我走的是一條不斷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藝術(shù)之路。
◎真誠祝愿《水利技術(shù)監(jiān)督》在新的一年中更上一層樓!
◎這真是叫做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