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中經(jīng)典哲理名句及翻譯

字號(hào):


    的善像水那樣,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zhēng)。下面是分享的《道德經(jīng)》中經(jīng)典哲理名句及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zhēng)?!兜赖陆?jīng)》
    大意:的善像水那樣,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zhēng)。
    2、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兜赖陆?jīng)》
    大意:狂風(fēng)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jīng)》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diào)和它的光輝,混同于塵垢。
    4、虛而不屈,動(dòng)而愈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中?!兜赖陆?jīng)》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kù)o,而以多聞博識(shí)自許,進(jìn)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huì)導(dǎo)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兜赖陆?jīng)》
    大意:使心靈達(dá)到虛的極致,堅(jiān)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兜赖陆?jīng)》
    大意:保持本質(zhì)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zhǎng);夫唯不爭(zhēng),故天下莫能與之爭(zhēng)?!兜赖陆?jīng)》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績(jī);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zhēng)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zhēng)。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兜赖陆?jīng)》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zhàn)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qiáng)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jīng)》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nèi)巫匀弧?BR>    篇二
    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jīng)》
    大意:想要關(guān)閉它,就要先擴(kuò)張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強(qiáng)化它;想要廢除它,就要先興旺它;想要奪取一些東西,就要先給予一些東西。
    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jīng)》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聲音聽不到聲音,的形象沒有形跡。
    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兜赖陆?jīng)》
    大意: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jiān)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4、甚愛必大費(fèi),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zhǎng)久。《道德經(jīng)》
    大意:過分的愛惜會(huì)招致巨大的付出,過多的擁有會(huì)招致沉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huì)遭受困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huì)遇到危險(xiǎn),如此就可以長(zhǎng)久安全了。
    5、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兜赖陆?jīng)》
    大意:上等的人聞道便努力去踐行,中等的人聞道則將信將疑,下等的人聞道會(huì)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兜赖陆?jīng)》
    大意: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zāi)禍就隱含其中。
    7、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兜赖陆?jīng)》
    大意:的禍患是不知足,的過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遠(yuǎn)是滿足的。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兜赖陆?jīng)》
    大意:合抱的大樹由細(xì)小的幼苗長(zhǎng)成,九層的高臺(tái)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遠(yuǎn)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
    9、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兜赖陆?jīng)》
    大意:對(duì)待結(jié)束時(shí)的工作,還像開始時(shí)一樣認(rèn)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篇三
    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兜赖陆?jīng)》
    大意:遇事謙退無爭(zhēng),反而能在眾人之中;將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這不正是因?yàn)闊o私嗎?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zhēng)。《道德經(jīng)》
    大意:大自然的規(guī)律,利于萬物而不加害萬物。圣人所遵從的原則,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zhēng)利。
    3、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兜赖陆?jīng)》
    大意: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chuàng)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yè)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4、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道德經(jīng)》
    大意:輕易就許下諾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難。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兜赖陆?jīng)》
    大意:天地?zé)o所偏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圣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6、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兜赖陆?jīng)》
    大意: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dòng)的主宰輕率就會(huì)失去根本,急躁就會(huì)喪失主導(dǎo)。
    7、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jīng)》
    大意:我有三種法寶,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儉嗇,第三是不敢在天下爭(zhēng)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