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開國大典》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開國大典》,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設計理念:
    針對教材特點,我主要以引導學生緊扣開國大典各個場面中描寫毛主席的動作及群眾反應的句子為線索,通過品讀句子,體會詞句間濃濃的感情,受到情感感染,學到場面描寫的方法,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練筆。力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地學語文。
    教材分析:
    《開國大典》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作者以“會場布置→大會盛況(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閱兵儀式→群眾*”為寫作思路,以大會盛況(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為寫作重點,通過幾個場面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們特別是*的風采,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對*的無比熱愛之情。本組課文以“走近*”為人文主題,以“學習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為語言訓練目標,以引導學生通過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體會*的風采和凡人情懷為教學重點,安排了《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四篇課文。在本組的其他三篇課文中,我們感受到通過人物描寫刻畫的偉人和凡人*,本課則主要通過場面描寫刻畫了*的風采,這為本組語文園地的習作訓練作了一定鋪墊。
    學生分析:
    《開國大典》這篇文章篇幅較長,要在課內(nèi)將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說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講解的話,恐怕是無法完成的。因此,我認為可以從課文的重難點入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長文短教。課堂中再有機地拓展到課外內(nèi)容,從各方面了解祖國成立的相關資料,了解舊中國屈辱的歷史,再體會當時舉國上下,人們當家做主的那種自豪的感情。
    開國大典距今已經(jīng)有很長的時間了,對小學生來說,從語言文字去感知當時莊嚴、熱烈的氣氛,體會人民激動,興奮的心情與對新中國、毛主席的熱愛之情是有相當?shù)碾y度。為此,需要搜集中國人民遭受壓迫、奴役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資料,教學時可利用聲像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體會心情、激發(fā)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反復研讀,以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典禮、委員、協(xié)商、外賓、誕生、電鈕、瞻仰、飄拂、匯集、莊嚴、宣告、歡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3、重點學習典禮儀式這一部分,并初步學習場面描寫,了解場面描寫的特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場面描寫,了解場面描寫的特點來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抓住首都人民為新中國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場面,借助課外資料,使學生體會中國人民熱愛、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一課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扣關鍵詞,引出“大典”
    課件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北京”,“開國大典”等內(nèi)容,引導生用這三個內(nèi)容說一句話,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進入新課??蠢蠋煱鍟n題,并點明:“典”是本課的生字,請伸手和老師一起書寫,并留意筆順。
    【設計意圖:在學生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迅速提取課文中的關鍵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與此同時,指導書寫課題中的易錯字,扎實學生的語文基礎。】
    二、以圖引路,深化“大典”
    1、“典”在這兒怎么理解?“典”字前有個“大”字,這是個怎么樣的典禮?
    2、課件出示圖片(中國貧窮落后、人們衣衫襤褸的情景。)師進行入情入境的解說,加深學生對那一段歷史的了解。再引導帶著這份理解讀課題。
    【設計意圖:緊扣課題中“大典”二字,將典禮的盛大與舊中國受奴役、受壓迫的畫面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讓學生體會這一典禮意義的重大?!?BR>    三、整體感知,初識“大典”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開國大典,去體驗新中國的成立帶給人們的無限歡躍,去感受這一典禮意義的重大。請同學們看到課文,快速瀏覽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作者用他的語言記錄了開過大典的哪些內(nèi)容?(總結開國大典的四個場面:“會場布置、大會盛況、閱兵儀式、群眾*”。)
    【設計意圖:在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有了一個粗略的把握,在此基礎上,通過真正走進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四、重點研讀,感受“大典”★
    要想真正感受開國大典的氣氛,就必須走進這一個個的場面之中,讓我們先走進“典禮儀式”這個場面。用心默讀課文的5—10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感受會場的氣氛,把能讓你感受到這種氣氛的語句用橫線畫下來。(引導生抓住描寫毛主席動作和群眾反應的語句感受氣氛的熱烈莊嚴。)
    逐句品析:
    1、出示: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A、“排山倒?!钡恼坡暿窃鯓拥恼坡暷??
    B、除了聽到了掌聲,還看到了目光,這里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進行描寫,在描寫“目光”時用了一個詞語?找到了嗎?(“一齊”)這三十萬人一齊把目光投向了主席臺,就是為了看我們的毛主席,從中你讀出了什么?
    C、三十萬人的動作一樣,有人指揮嗎?可以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不約而同”)引導讀。
    2、出示: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A、又是“一齊”。30萬人一齊歡呼,一齊歡躍,你能想象出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嗎?此時你就在會場,你仿佛聽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都說,眼前有畫面,心中有畫面,就一定能讀好。誰來讀?
    B、這令人激動不已的宣告?zhèn)鞯眠h嗎?你怎么知道?(“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誰能通過朗讀把聲音傳得更遠一點。
    C、接下來聽老師讀,看能聽出什么不同嗎?“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人一齊歡呼起來。它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聽出不同了嗎?哪一句更好?一齊讀,讀出這氣勢,讀出這情感。
    3、出示: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戰(zhàn)斗的聲音,曾經(jīng)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
    A、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詞,師激情講解這歌詞的意義,深化情感。
    B、這聲宣告怎能不激動人們的心?誰再來讀這句宣告?
    4、出示: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A、發(fā)現(xiàn)了嗎?仍然是“一齊”,一齊做什么?這里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描寫?(動作)聯(lián)系上下文,我將“瞻仰”改成“仰望”五星紅旗可以嗎?(瞻仰是指恭敬地看,懷著嚴肅而崇敬的心情看)。
    B、關于“看”的詞語我們學過不少??伎即蠹遥合蛩闹芸础h(huán)視;向下看——俯視;集中注意力看——注視;從高處向遠處看——眺望。今天我們又收錄了一個新的詞語“瞻仰”。
    C、這面紅旗能高高地飄揚在祖國的上空容易嗎?五星紅旗地徐徐升起,也就意味著,讀——“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D、(課件出示各種場合升起的國旗的圖片)師敘述,激發(fā)情感并指導朗讀。
    5、出示:他讀到“選舉了*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一句的時候,廣場上的人們熱愛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A、從這掌聲里你又聽出什么來了?這掌聲就是人們心情的流露。帶著這份熱愛,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齊讀)
    B、(影片播放)提問:看到主要人物誰了?聽到什么了?影片和我們文章的寫法一樣,它將鏡頭對準了毛主席和群眾。課文學到這兒,“典禮的盛況”這一場景要在群眾的掌聲中結束了,此時,你們一定讀懂了會場上那一陣陣的掌聲、歡呼聲,那掌聲,那歡呼都是因為,在這一天,讀:“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C、從此,我們中華民族這一文明古國又將無比驕傲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再讀。
    【設計意圖:整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通過引導學生運用看(看多媒體)、讀(多種形式讀)、劃(抓關鍵詞句)、想(想象畫面)等學習方法,力求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之中突破本課難點?!?BR>    五、回顧小結,寫法指導
    1、歸納寫法:“典禮盛況”僅僅是開國大典中的一個場面,說說,這個場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了體現(xiàn)典禮的熱烈莊嚴,圍繞這些小場面,作者主要寫了誰?(毛主席和群眾)這些對人物細節(jié)的描寫就是場面描寫中的“點”,要寫好一個場面,就必須做到“點面結合”
    2、從“面”入手
    我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同學們都參加過大掃除嗎?回憶一下,大掃除的現(xiàn)場給你什么感覺?我們用一個詞語概括:熱火朝天
    3、突出“點”
    下面我們要做的關鍵就是把大掃除這一場面寫清楚寫具體,誰來告訴我,大掃除現(xiàn)場的這份熱火朝天,是通過誰傳遞給我們的?(勞動中的同學們)這么看來,要把這一場面寫好,我們就得從他們身上入手,緊扣人物的細節(jié)展開。
    場面呈現(xiàn):
    A、出示班級大掃除畫面看,師講解:這是一個班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大掃除,畫面上出現(xiàn)的人物真不少,說說,你注意到誰了?
    B、有一個同學注意到了正擦窗戶的那位女孩,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大屏幕出示),同學們默讀,思考:說說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D、接下來請同學們從這個場面中挑一個你感興趣的人物,抓住場景中人物的細節(jié),試著寫一寫,這里的詞語庫還為你們準備了不少詞語。注意了:相機捕捉的僅僅是某些瞬間,你們在作文的時候,好好回憶一下,自己在活動所看的情景,發(fā)揮適當?shù)南胂笈c聯(lián)想,放手寫。
    5、生開始作文并展示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身邊的生活學習場景入手,用學到的場面描寫方法進行練筆,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BR>    六、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同學們,把你們寫的這些片段串起來就是一篇不錯的描寫場面的作文,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開國典禮》的其它場面,相信能在充分地感受到典禮的熱烈與莊重的同時,對場面的描寫也會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與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的有效總結,為第二課時更深入地學習做準備?!?BR>    
篇二

    一、教材分析
    《開國大典》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走近*,感受他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為人文主題,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為語言訓練目標,安排了《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這四篇課文。其中,《開國大典》記敘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全文共15個自然段,場面描寫是課文的一大特點:群眾進場、舉行典禮、閱兵式、群眾隊伍*等眾多場面都描繪得有聲有色,令人激動萬分,突出了開國大典的喜慶、莊嚴、隆重、熱烈氣氛。記敘詳實、條理清楚、用詞準確是課文的另一大特點。
    由于課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遠,學生對新中國誕生前后的歷史背景知識了解甚少,因此通過課文的學習去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為教學的難點。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根據(jù)以上分析,教學本課采用“把握特點,突出重點,以讀為主,扎實訓練”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抄寫課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人民為新中國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場面,體會中國人民熱愛、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感受*的偉人風采。
    4.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自主預習課文,收集“開國大典”的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重點學習典禮的主體部分,初步了解場面描寫的方法。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們熱愛新中國、熱愛的思想感情。
    (一)釋題導入,引出“大典”。
    1.揭示課題,板書:開國大典,指導書寫“典”字。
    2.解釋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典”。
    1.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開國大典的,記敘了哪些場面?
    2.學生交流歸納。
    (三)重點研讀,感受“大典”。
    1.默讀課文5——10自然段,看看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3.教師結合學生交流情況引導深入研讀: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4.根據(jù)學生感悟靈活切入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感悟,感情誦讀。
    語段一: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出現(xiàn)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引導學生抓住“排山倒?!薄ⅰ耙积R”等詞語體會群眾的熱情及對毛主席的熱愛之情。]
    語段二: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1)“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點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引導學生抓住“一齊歡呼”、“一起歡躍”等詞語體會人民的激動之情,體會反復手法的表達效果。
    (3)指導感情朗讀,背誦。
    語段三:
    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1)引導學生抓住“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頭瞻仰”體會人民群眾的心情。
    (2)感受人們肅然起敬的原因,體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3)寫話,交流,體會情感,抒發(fā)心聲。
    (4)感情朗讀。
    (四)課堂總結,銘記“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