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現(xiàn)代詩二首》課文原文及知識點(diǎn)

字號:

第3課是兩首現(xiàn)代詩,劉大白的《晚秋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準(zhǔn)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秋晚的江上(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
    盡管是倦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花牛歌(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壓扁了一穂剪秋蘿。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個(gè)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夢,
    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知識點(diǎn)
    一、多音字
    盡jǐn(盡管)jìn(盡頭)
    溜liū(溜走)liù(眼尖手溜)
    三、近義詞
    倦—累 一瞬—一霎 霸占—侵占
    四、反義詞
    斜—正 扁—圓
    五、理解詞語
    歸巢:返回巢穴。
    斜陽:傍晚時(shí)西斜的太陽。
    蘆葦:草本植物,生長在淺水里,莖中空。
    一瞬:轉(zhuǎn)眼之間,形容極短的時(shí)間。
    紅顏: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權(quán)勢占為己有;強(qiáng)行占據(jù)。
    偷渡:偷偷通過封鎖的水域或區(qū)域,現(xiàn)多指偷越國境。
    滴溜溜:形容旋轉(zhuǎn)或流動(dòng)。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六、詞語搭配
    (頭白)的蘆葦 一(穗)剪秋羅 甩得(滴溜溜)
    七、詞語擴(kuò)展
    ABB式詞語:滴溜溜 慢吞吞 慢騰騰 香噴噴 辣乎乎 甜津津 軟綿綿
    八、句子解析
    1.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
    歸鳥倦了,這是詩人的想象,同時(shí)也是詩人情感的移入。鳥倦實(shí)在也是人倦。
    2.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鳥翻雙翅,抖落斜陽,這種夸張的描寫體現(xiàn)了鳥擺脫重負(fù)、追求自由的精神。通過“妝”和“紅顏”二字,把蘆葦擬人化了,給全詩平添了一些情趣與生氣。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詞形象的寫出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
    九、問題解疑
    1.《秋晚的江上》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鳥歸巢、夕陽西下、蘆葦在夕陽的映襯下變得格外漂亮的畫面。
    2.怎樣理解《秋晚的江上》中的“鳥兒”和“斜陽”?
    “鳥幾”代表人,“斜陽”可以理解為人要做的事。一開始,鳥兒背負(fù)著重?fù)?dān)(斜陽)努力飛行,面當(dāng)完成任務(wù)(抖落斜陽)時(shí),眼前一片紅色,此時(shí)鳥兒該多么高興、輕松啊。
    3.《花牛歌》這首詩表面上寫花牛,其實(shí)是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時(shí)間,不辜負(fù)青春。
    十、課文主題
    《秋江的晚上》描寫了夕陽西下,江面上的美麗景色,表達(dá)了作者無比喜悅的心情。
    《花牛歌》寫了小花牛在草地上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現(xiàn)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