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二單元《口算除法》教案

字號:

本單元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在二年級的表內(nèi)乘、除法及三年級的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內(nèi)容:
    13-15頁圖示和例1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重點難點:
    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百?
    (2)2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39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教師談話收入課題。
    二、教學例1
    1、出示第13頁主題圖,教師:問根據(jù)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運算?
    2、出示例1。
    (1)趙大伯3次能運完60箱,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觀察:如用小棒來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學生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們又怎樣口算60÷3呢? 結合學生匯報,
    5、教師板書: 這樣算 6÷3=2 60÷3=20
    6、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說說口算方法。
    三、教學例1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nèi)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四、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 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nèi)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24÷3=8 240÷3=80
    五、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yè)
    17頁1.2
    篇二
    教學內(nèi)容:
    16頁例2估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
    教學難點:
    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說出下列各數(shù)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親身體驗,學習新知
    1、引入新課
    (1)有124箱貨物,李叔叔三人開了三部車,他們?nèi)似骄咳舜蠹s運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車行駛了4小時,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3)每聽飲料3元,100元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4)在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fā)一頂帳篷,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讓學生根據(jù)除法的含義列出各題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問:請學生逐一說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說算式意思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書第13頁主題圖,同時出示例題2。
    教師:要求“他們?nèi)似骄咳舜蠹s運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師:大約是什么意思?
    教師:怎樣進行除法估算?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結果。 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每人還可運1箱,每人大約運41  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①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正確的。
    ②兩種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進行估算。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約行50千米、55千米、 60千米。
    教師: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佳,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小結:歸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shù)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前幾百)的數(shù),除數(shù)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4、再現(xiàn)問題
    (1)每聽飲料3元,100元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2)在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fā)一頂帳篷,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組織學生討論
    ①在解決第一題的時候,能將100估成120嗎?為什么?
    ②在解決第二題的時候。將182估成160合適還是估成200合適?
    5、教師小結
    通過以上的討論,讓大多數(shù)人明白:在第一題中,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將100估大,只能估??;在第二題中,已知災民182人,在考慮所需帳篷數(shù)時,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帳篷讓災民度過困難期。
    三、鞏固運用
    完成教科書第16頁做一做的第1題和第2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怎樣進行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
    五、課堂作業(yè)
    教材練習三的第3題和第4題。
    篇三
    教學內(nèi)容:
    17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經(jīng)過多練多想,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練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重點難點:
    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錯多,難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題給學生講解。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算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二、估算比賽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三、筆算比賽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5×8   40÷5   45÷5  21÷3
    四、再現(xiàn)問題
    1、每聽飲料3元,100元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2、在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人發(fā)一頂帳篷,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估算?板書估算列式。
    3、教師小結。
    五、指導練習
    1、練習三第5題。
    學生獨立做后全班交流。
    2、練習三第6題。
    學生讀題,然后在書上填寫,全班評價交流。
    3、練習三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第(1)小題,然后再提問題。
    4、完成練習三后的思考題。
    六、課堂小結
    1、說說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體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積累了那些經(jīng)驗?
    七、總結。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總結了那些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