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夢想,永遠在實現(xiàn)之中,更在堅持之中。累了,就停一停,讓手貼著手,溫暖冷漠的歲月;苦了,就笑一笑,讓心貼著心,體味至愛的撫摸;哭了,就讓淚水盡情流淌,痛徹心菲也是精彩。選擇一條道路,就選擇一種人生一種無悔一種執(zhí)著。陰霾終會蕩盡,獰笑終是無聊,卑鄙終會沉寂。高一頻道精心為你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篇一】
1.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建設公司丟失用于材料探傷的放射源Ir—192(銥—192)一枚,經(jīng)相關部門的努力追查,丟失的放射源于5月10日被回收,Ir—192的放射性會對人體產(chǎn)生很大的傷害。已知Ir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6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數(shù)為77,192為該核素的質(zhì)量數(shù),下列關于Ir—192的說法正確的是()
A.Ir—192核外含有115個電子B.Ir為非金屬元素
C.Ir—192中子數(shù)與質(zhì)子數(shù)的差為38D.Ir元素與碘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2.下列圖示關系不正確的是()
ABCD
3.已知1~18號元素的離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離子的還原性:Y2->Z-B.質(zhì)子數(shù):c>b
C.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Y>HZD.原子半徑:X
4.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濃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
②檢驗亞硫酸鈉溶液在空氣中放置是否變質(zhì)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鋇溶液來檢驗
③鋅與稀硝酸反應可以得到氫氣
④濃硫酸滴到紙張上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
A.①③B.①②C.①D.①②④⑤
5.下列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20℃0.1mol•L-1的鹽酸溶液20mL與0.5g塊狀碳酸鈣反應
B.10℃0.1mol•L-1的鹽酸溶液20mL與1g塊狀碳酸鈣反應
C.10℃0.2mol•L-1的鹽酸溶液10mL與0.5g粉狀碳酸鈣反應
D.20℃0.2mol•L-1的鹽酸溶液10mL與0.5g粉狀碳酸鈣反應
6.右圖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關于元素R、W、X、Y、Z的敘述正確的是()
A.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Y
B.Z的單質(zhì)常溫下是液體,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種元素
C.Z的原子序數(shù)比R大17
D.氫化物的沸點:X
7.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由化學反應中舊化學鍵斷裂時吸收的
能量與新化學鍵形成時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圖為N2(g)
和O2(g)反應生成NO(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N2(g)和1molO2(g)反應放出的能量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總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總能量
C.通常情況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種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
8.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操作現(xiàn)象解釋或結論
A過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稀HNO3將Fe氧化為Fe3+
BAl箔插入稀HNO3中無現(xiàn)象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向某溶液中滴加濃NaOH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藍該溶液中存在NH4+
D向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9.有人建議將氫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族。下列事實能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①氫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后最外層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②氫分子的結構式為H—H
③與堿金屬元素形成離子化合物M+[∶H]-④分子中原子間的化學鍵都屬于非極性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某無色的混合氣體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幾種,將100mL該氣體經(jīng)過如
圖實驗的處理,結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幾乎無氣體剩余,則此氣體的組成為()
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
11.已知反應3A(g)+B(g)C(s)+4D(g)ΔH<0,
右圖中a、b表示一定條件下,D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t的變化
情況。若要使曲線b變?yōu)榍€a,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B的濃度②升高反應溫度
③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加壓)④加入催化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aA(g)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容積增加一倍,達到新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60%。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b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A的轉(zhuǎn)化率減小D.B的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小
13.反應A(g)+B(g)C(g)+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
A.1molA與1molB充分反應后,能量變化為ΔE
B.加入催化劑后,反應加快,ΔE減小
C.反應物的總鍵能小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D.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14.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
A.等質(zhì)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多
B.由C(金剛石)→C(石墨)ΔH=-1.9KJ/mol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C.由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可知,H2的燃燒熱為-571.6kJ•mol-1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3.7KJ/mol,若將含0.5molH2SO4的濃溶液與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
15.兩種大氣污染物和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如下反應:NO2+SO2NO+SO3,在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和,反應后容器內(nèi)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
A.B.C.D.
16.工業(yè)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應:
CH4(g)+2NO2(g)N2(g)+CO2(g)+2H2O(g)ΔH=akJ/mol
在溫度T1和T2時,分別將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n(CH4)隨時間變化數(shù)據(jù)如下表:
溫度時間/min
n/mol010204050
T1n(CH4)0.500.350.250.100.10
T2n(CH4)0.500.300.18……0.1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0min內(nèi),T1時CH4的化學反應速率比T2時小B.溫度:T1
C.ΔH:a<0D.平衡常數(shù):K(T1)
【篇二】
1.在短周期元素中:①金屬性的元素是________,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非金屬是________;②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在11~18號的元素中;③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陽離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_,陰離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_;④價氧化物中既能與鹽酸,又能與燒堿反應的有________.
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是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2倍的元素是________,原子電子層數(shù)和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是________,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電子層2倍的元素是________.
3.已知X、Y是前20號元素,X、Y的最外層有n和m-5個電子,次外層有n+2和m個電子,則X、Y為________和________(寫出元素符號).
4.某元素的原子具有3個電子層,最外電子層上有5個電子,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它的價氧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寫出它與足量燒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5.原子序數(shù)為3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其價氧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氣態(tài)氫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
6.A、B、C3種短周期元素,A、B為同一周期,B的原子序數(shù)比A的原子序數(shù)大1,B和C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B原子比C原子多8個電子,3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3,3種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1,則3種元素的名稱分別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其中原子半徑的元素(寫元素符號)________,寫出3種元素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按酸性逐漸增強的順序排列)________.
7.取鈉、鎂、鋁的單質(zhì)各1g,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最快的是________,產(chǎn)生氫氣最多的是________,反應中失電子數(shù)目最多的是________,還原性的是________,生成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________.
1.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建設公司丟失用于材料探傷的放射源Ir—192(銥—192)一枚,經(jīng)相關部門的努力追查,丟失的放射源于5月10日被回收,Ir—192的放射性會對人體產(chǎn)生很大的傷害。已知Ir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6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數(shù)為77,192為該核素的質(zhì)量數(shù),下列關于Ir—192的說法正確的是()
A.Ir—192核外含有115個電子B.Ir為非金屬元素
C.Ir—192中子數(shù)與質(zhì)子數(shù)的差為38D.Ir元素與碘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2.下列圖示關系不正確的是()
ABCD
3.已知1~18號元素的離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離子的還原性:Y2->Z-B.質(zhì)子數(shù):c>b
C.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Y>HZD.原子半徑:X
4.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濃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
②檢驗亞硫酸鈉溶液在空氣中放置是否變質(zhì)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鋇溶液來檢驗
③鋅與稀硝酸反應可以得到氫氣
④濃硫酸滴到紙張上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
A.①③B.①②C.①D.①②④⑤
5.下列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A.20℃0.1mol•L-1的鹽酸溶液20mL與0.5g塊狀碳酸鈣反應
B.10℃0.1mol•L-1的鹽酸溶液20mL與1g塊狀碳酸鈣反應
C.10℃0.2mol•L-1的鹽酸溶液10mL與0.5g粉狀碳酸鈣反應
D.20℃0.2mol•L-1的鹽酸溶液10mL與0.5g粉狀碳酸鈣反應
6.右圖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關于元素R、W、X、Y、Z的敘述正確的是()
A.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Y
B.Z的單質(zhì)常溫下是液體,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種元素
C.Z的原子序數(shù)比R大17
D.氫化物的沸點:X
7.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由化學反應中舊化學鍵斷裂時吸收的
能量與新化學鍵形成時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圖為N2(g)
和O2(g)反應生成NO(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N2(g)和1molO2(g)反應放出的能量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總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總能量
C.通常情況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種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
8.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操作現(xiàn)象解釋或結論
A過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稀HNO3將Fe氧化為Fe3+
BAl箔插入稀HNO3中無現(xiàn)象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向某溶液中滴加濃NaOH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藍該溶液中存在NH4+
D向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9.有人建議將氫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族。下列事實能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①氫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后最外層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②氫分子的結構式為H—H
③與堿金屬元素形成離子化合物M+[∶H]-④分子中原子間的化學鍵都屬于非極性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某無色的混合氣體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幾種,將100mL該氣體經(jīng)過如
圖實驗的處理,結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幾乎無氣體剩余,則此氣體的組成為()
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
11.已知反應3A(g)+B(g)C(s)+4D(g)ΔH<0,
右圖中a、b表示一定條件下,D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t的變化
情況。若要使曲線b變?yōu)榍€a,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B的濃度②升高反應溫度
③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加壓)④加入催化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aA(g)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容積增加一倍,達到新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60%。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b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A的轉(zhuǎn)化率減小D.B的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小
13.反應A(g)+B(g)C(g)+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
A.1molA與1molB充分反應后,能量變化為ΔE
B.加入催化劑后,反應加快,ΔE減小
C.反應物的總鍵能小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D.反應達到平衡時,升高溫度,A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14.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
A.等質(zhì)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多
B.由C(金剛石)→C(石墨)ΔH=-1.9KJ/mol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C.由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可知,H2的燃燒熱為-571.6kJ•mol-1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3.7KJ/mol,若將含0.5molH2SO4的濃溶液與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
15.兩種大氣污染物和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如下反應:NO2+SO2NO+SO3,在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和,反應后容器內(nèi)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
A.B.C.D.
16.工業(yè)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應:
CH4(g)+2NO2(g)N2(g)+CO2(g)+2H2O(g)ΔH=akJ/mol
在溫度T1和T2時,分別將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n(CH4)隨時間變化數(shù)據(jù)如下表:
溫度時間/min
n/mol010204050
T1n(CH4)0.500.350.250.100.10
T2n(CH4)0.500.300.18……0.1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0min內(nèi),T1時CH4的化學反應速率比T2時小B.溫度:T1
C.ΔH:a<0D.平衡常數(shù):K(T1)
1.在短周期元素中:①金屬性的元素是________,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非金屬是________;②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在11~18號的元素中;③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陽離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_,陰離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_;④價氧化物中既能與鹽酸,又能與燒堿反應的有________.
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是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2倍的元素是________,原子電子層數(shù)和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是________,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電子層2倍的元素是________.
3.已知X、Y是前20號元素,X、Y的最外層有n和m-5個電子,次外層有n+2和m個電子,則X、Y為________和________(寫出元素符號).
4.某元素的原子具有3個電子層,最外電子層上有5個電子,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它的價氧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寫出它與足量燒堿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5.原子序數(shù)為3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其價氧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氣態(tài)氫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
6.A、B、C3種短周期元素,A、B為同一周期,B的原子序數(shù)比A的原子序數(shù)大1,B和C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B原子比C原子多8個電子,3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3,3種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1,則3種元素的名稱分別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其中原子半徑的元素(寫元素符號)________,寫出3種元素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按酸性逐漸增強的順序排列)________.
7.取鈉、鎂、鋁的單質(zhì)各1g,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最快的是________,產(chǎn)生氫氣最多的是________,反應中失電子數(shù)目最多的是________,還原性的是________,生成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