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蘇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模擬題及解析(8.13)

字號: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近一年期間發(fā)生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等方面的內容。常識判斷重在平時積累,建議考生在備考常識判斷時,一要系統(tǒng)復習,二要多做練習。為您精心整理了2019年江蘇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模擬題及解析(8.13),歡迎關注。
    接下來完成1--5題!
    1.根據經濟壟斷的具體組織形式,壟斷可以分為不同的形式,下列關于壟斷形式的說法錯誤的是()。
    A.短期價格協(xié)定是壟斷組織的最簡單形式,大企業(yè)之間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共同控制某類商品價格,從而獲取高額利潤的壟斷形式
    B.卡特爾是指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yè),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在劃分市場、規(guī)定商品產量、確定商品價格等一個或幾個方面達成協(xié)議而形成的壟斷性聯(lián)合
    C.辛迪加是壟斷組織的一種高級形式,通常指生產同類商品或在生產上有密切聯(lián)系的企業(yè),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從生產到銷售全面合并而形成的壟斷聯(lián)合
    D.康采恩是分屬于不同部門的企業(yè),以實力最為雄厚的企業(yè)為核心而結成的壟斷聯(lián)合,是一種高級而復雜的壟斷組織
    2.父母和一個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組成的家庭屬于()。
    A.直系家庭
    B.復合家庭
    C.雙親家庭
    D.核心家庭
    3.風靡世界的“金磚四國”不包括()。
    A.中國
    B.巴西
    C.日本
    D.印度
    4.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解決()的關系問題一直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
    A.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B.計劃與市場
    C.宏觀調控與微觀調控
    D.社會穩(wěn)定與經濟發(fā)展
    5.鄧小平的講話,實際上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它是開創(chuàng)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A.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C.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D.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參考解析
    1.C【解析】C項是托拉斯的定義,辛迪加是同一生產部門的企業(yè)為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通過簽訂協(xié)議,共同采購原料和銷售商品,而形成的壟斷性聯(lián)合。
    2.A【解析】直系家庭是由兩代或兩代以上*組成,每代最多不超過一對*,且中間無斷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及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復合家庭是指父母和兩個或多個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組成的家庭。在這種家庭中除縱向的直系親屬關系外,還包括橫向的旁系親屬關系(這一分類不涉及未成年的兄弟姐妹)。
    雙親家庭是指孩子能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根據以上定義,故正確答案為A。
    3.C【解析】“金磚四國”來源于英文BRICs一詞,是指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因這四個國家的英文名稱首字母組合而成的“BRICs”一詞,其發(fā)音與英文中的“磚塊”(bricks)”一詞非常相似,故被稱為“金磚四國”。故選C。
    本題相關知識點:2010年12月,中國作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輪值主席國,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四國”即將變成“金磚五國”,并更名為“金磚國家”(BRICS)。除經濟領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有利于五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聯(lián)合國改革、減貧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區(qū)性問題上協(xié)調立場,更好地建設一個公平、平衡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4.B【解析】在改革中如何解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鄧小平早在1982年就指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如何解決?解決得好,對經濟的發(fā)展就很有利,解決不好,就會糟?!笔聦嵶C明,市場機制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優(yōu)勢。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5.B【解析】本題選B。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歷的偉大轉折。鄧小平全會前夕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次講話實際上成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本題相關知識點:
    1.“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命題是鄧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明確提出的。
    2.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論斷,他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鄧小平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長期思索的理論概括和思想總結。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1978年5月11日發(fā)表在《光明日報》上的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該文引發(fā)了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的討論。這一討論得到鄧小平、李先念等的支持,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準備了思想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