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三篇】

字號:

《地震中的父與子》寫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夜以繼日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小編整理了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三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一
    教學目的:
    1.自學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的心理有哪些變化, 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父愛的偉大的。
    3.體會文中后一句話的含義, 并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 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jīng)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字典,結(jié)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明確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nèi)交流。
    (4)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注明自己不懂的問題。
    2.學生自由讀文,交流學習收獲及不懂的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堅定”“顫抖”等詞語。
    三、學生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1.小組內(nèi)交流。
    2.全班交流,師生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
    (1)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有哪些變化?
    (2)課文結(jié)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試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體會。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進行描寫來表達父愛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心理變化
    1.學生細細品讀課文,找出能體現(xiàn)父親救助兒子心理變化的句子。
    2.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體現(xiàn)父親心理變化的重點句子,并體會父親當時的心理。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品讀課文,感悟偉大的父愛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結(jié)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
    3.師生交流后,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以下語句: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了什么?(父親關(guān)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睆倪@里可以看出什么?
    (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jīng)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xiàn)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睆倪@兒可以看出什么?(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闭n文中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
    (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jīng)對同學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睆倪@兒可以看出什么?(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危險,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
    4.師小結(jié):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
    二、總結(jié)全文,發(fā)散思維
    1.總結(jié):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chǎn)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chuàng)造奇跡”學習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學生在班上交流。
    3.師小結(jié):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們的感受對父母說一說,或是記在日記中。
    板書設(shè)計:
    父     子
    堅強     勇敢
    責任心強  富有愛心
    14個孩子脫險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二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課文1至12自然段,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3、 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齊讀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質(zhì)疑: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地震?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
    (一)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上兩個問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混亂、昔日、廢墟、爆炸、瓦礫、洛杉磯、阿曼達、地震、安頓、堅定、疾步、挖掘、破爛不堪、絕望、嘆息、悲痛、砸著、顫抖、擁抱
    2、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地震?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句子1 : “…… 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保ā?0萬人”“ 不到四分鐘”兩個數(shù)字詞感受這是一場大地震;找好關(guān)鍵詞感情朗讀突出大地震)
    句子2:“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A、觀看地震后的圖片出示生字詞:混亂、昔日、廢墟、爆炸、瓦礫,從畫面中可以理解混亂:亂七八糟,這就叫做混亂 廢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廢棄的地方,那就叫------ 瓦礫:廢墟里面看到有許多碎的瓦片、磚塊,這就是-----)
    (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幾個詞語,你看,我們學詞語可以查字典,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畫面,還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所見所聞。讀書就是這樣,要做個有心人。)
    除了了解這些詞語,還有其他詞語的意思希望大家運用老師介紹的方法自己理解。
    3 、在這場大地震中一對父與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兒子被埋在廢墟中,父親冒著( 危險 ),抱著( 堅定的信念 )不顧勸阻,歷經(jīng)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及其同伴 )的故事。
    4、誰能完整說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引導學生加上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完整地說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jīng)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過渡:的確,面對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轉(zhuǎn)瞬間灰飛煙滅,可就在這樣的災難中,這對父與子卻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請同學快速地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怎么評價這一對父子? (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了不起的父親,了不起的兒子。板書:了不起 父親 兒子)
    三 、品讀父親的了不起,感受深沉的父愛。
    1、靜心默讀課文1-12自然段,思考: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出父親的了不起?可以在書上畫一畫重點的句子、詞語,也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還可以讀一讀。然后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交流句子:
    A、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你從哪些體會出父親的了不起的。(心理的變化、對孩子的)
    (2)父親一開始的心情是怎樣的?(傷心絕望)指導朗讀父親撕心裂肺的呼喊
    (3)父親一開始是傷心絕望,后來卻是那么堅定,下定決心要找到自己的兒子,是什么使他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是他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4)誰能來讀讀這段話,讀出父親這種心情的變化?(指導朗讀)
    (5)這段通過什么描寫體現(xiàn)偉大的父愛?(板書:心理描寫)
    B、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他們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他們已經(jīng)死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來幫助我?”沒有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怎樣體會出父親的了不起的。
    (2)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方法?(對比)把誰和誰進行了對比?
    (3)師:別的家長是大哭,然后絕望的離開,而父親卻是埋頭接著挖。面對同樣的情況,這位父親的表現(xiàn)為什么能與眾不同呢?(引讀:他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BR>    (4)自由地讀讀這段話,讀出其他家長的絕望和父親的堅定。
    指生讀。
    C、“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BR>    (1)指名讀這段話,并說說怎樣體會出父親的了不起的。
    (2)把“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眲澤暇€,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句話,想一想: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而要從8小時寫起呢?
    a 、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時間的漫長。(指生讀)
    b 、師:同學們,36小時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12小時是一個——生接:白天。再過12小時是一個——生接:黑夜。在過12小時又是1個——生接:白天。統(tǒng)共是幾天幾夜呀?生:2天1夜。
    c 、大家想:在這2天1夜的時間里,我們平常人會做些什么?(生答)而父親卻在——生答(不停地挖)父親手無任何工具,出了挖還用過哪些動作?(搬、推、挪、刨等)可是情況緊急,不容過多思考,就一個念頭挖下去。單用一個“挖”更能讓我們感受到父親的勞累和決不放棄,感受到父親執(zhí)著的信念和深沉的愛。
    d、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師:曾經(jīng)有哪些人勸阻過他?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生接);消防隊長擋住他:(生接);警察走過來,(生接)。而父親回答他們的只有這樣的話:出示“誰愿意幫助我?”“你是不是來幫助我?”“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這是什么描寫?(語言描寫)發(fā)現(xiàn)這三句話有什么特點?(都表達一個意思)
    但是父親的心情一樣嗎?你自己讀一讀,體會體會再說。
    (1、懇求2、急切3、崩潰)
    (生接)父親多么想得到別人的理解、幫助,多么想盡快地救出兒子啊,可人們都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BR>    (3)大家想,在挖掘的過程中,父親還會遇到哪些困難?(生答塌方、爆炸)師:所以,父親的衣服會(生接);到處都是(生接)。
    (4)出示句子: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這句是什么描寫?(外貌描寫)你體會到了什么?(挖掘的艱辛和傷痛,長時間的精神折磨,但他不放棄,我感受到這是一個堅忍不拔、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
    是什么支撐著父親,讓父親變得這么堅定,決不放棄?(生:不論……)師: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齊讀)兒子在等著我。
    師:永遠要跟兒子在一起的執(zhí)著讓阿曼達的父親變得多么的了不起啊。(生齊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自己在下面練習讀出你的理解來。指生讀,齊讀。(配樂)
    夠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四 、總結(jié)
    1 、通過品讀重點詞句,讓我們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
    2 、在寫法上,作者通過心理、語言、外貌、動作描寫刻畫父親的高大形象,讓我們感受到如山的父愛。
    3 、小結(jié)閱讀方法:抓住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品讀;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感情朗讀理解感悟。
    五 、作業(yè)布置
    摘抄熟記精彩語句
    六、閱讀推薦
    《背影》《奇跡的名字叫父親》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三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領(lǐng)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積累文中關(guān)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3、從文中的具體描敘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線索:“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和你在一起”貫穿全課的教學。
    教學重點:從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中感悟人物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聽寫引入
    1、生字新詞
    混亂 昔日 廢墟 絕望 破爛不堪 挖掘 獲救
    2、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讀課文
    (一)初悟“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1、展現(xiàn)當時情景:
    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30萬人受到傷害。那是怎樣的災難哪?(背景音樂渲染當時的場景)那個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就這樣變成了廢墟。 “父親眼前一片漆黑,(屏幕背景變黑的)大喊:“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陣,想起了自己常跟兒子說的一句話:
    課件出示:(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板書:語言)
    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學生說理解)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體會
    師: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景,爸爸是這樣和孩子在一起的:
    阿曼達在和同學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淚,爸爸的做法是——
    (預設(shè):父親帶著阿曼達去醫(yī)院,幫助他恢復健康?。?BR>    阿曼達在學校里的學習成績退步很快,爸爸的做法是------
    (預設(shè):鼓勵孩子,天天陪伴孩子學習,幫助他盡快提高)
    阿曼達在摔交比賽中取得了勝利,爸爸的做法是-----
    (預設(shè):帶著孩子開車兜風,請孩子吃飯•••••)
    現(xiàn)在不測風云降臨于阿曼達,他被壓在廢墟下,生死未卜——
    (預設(shè):父親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找到他。)
    如果他還活著,父親一定要馬上見到他;萬一死了,也一定要見到他的尸體!這就叫————
    (引讀不論……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BR>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那份責任和愛心始終在父親的心頭。
    (二)深悟“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1、自主學習4——11自然段,從父親的動作、語言的描寫中體會父親在拯救兒子的過程中的信念。(板書:動作 語言)
    2、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引導。
    當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著絕望離開時,阿曼達的父親
    當消防隊員告訴他隨時發(fā)生爆炸,必須趕緊離開時,阿曼達的父親
    當警察勸他趕緊回家時,阿曼達的父親
    人們以為他是精神失常,搖頭嘆息著走開時,阿曼達的父親
    過渡:在常人看來的確是精神失常了。
    3、想象營救過程中父親的表現(xiàn)
    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來阻攔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師:這段話很簡約地描寫營救過程中爸爸的神態(tài)、樣子,給了我們無限想象的空間,這兩天兩夜父親到底是怎樣做的呀!我們靜靜的思考,選擇其中一個內(nèi)容說話。(出示)
    8個小時過去了,
    12個小時過去了,
    24個小時過去了,
    36個小時過去了,
    (學生交流想象的內(nèi)容)
    4、朗讀體會兒子的堅定信念
    師:在歷經(jīng)了饑餓、疲倦、危險,在歷經(jīng)了38小時不懈努力后,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課文接下來用了大量的語言描寫,(老師把這對父與子的對話打到了大屏幕上,)請同桌之間合作練習讀這部分內(nèi)容。
    再請兩名學生讀-----評讀和教師導讀---再次指名讀---男女生合作讀
    四、總結(jié)學習 《地震中的父與子》公開課教案設(shè)計精品
    1、情感升華---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讓我們再次回味這個感人的故事
    【出示: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BR>    師:當?shù)卣鹚查g來臨,讓整個城市變成一片廢墟的時候,一位父親便開始了艱難救助兒子的歷程,因為他要信守自己的諾言,那就是――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當所有人都在絕望中勸說這位父親離開的時候,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
    師:當年僅7歲的兒子面對黑暗、饑餓、恐懼和危險時,是父親的話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那就是――
    師:當安全出口向14位孩子敞開的時候,兒子選擇后一個離開,因為父親的話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
    2、作業(yè)布置。
    讓我們再回讀感人至深的一幕,把在我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動你的(指板書:神態(tài)、動作、語言)父親和兒子的某句話、某個眼神、某個動作抄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