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煉1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相關計算1.熟記四個基本公式
(1)n= (2)n= (3)n=(標況下,Vm=22.4 L·mol-1)
(4)n=cV
2.基本方法:已知量n―→N(N=n·NA)
3.注意問題
提煉2 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常見考查角度1.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
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與所處狀況有關。在標準狀況下,單質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碳原子數(shù)大于4的烴,均為液體;SO3為固體。以上物質在標準狀況下,均不能使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
2.氣體摩爾體積的使用條件
在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22.4 L氣體的物質的量并不是1 mol;故在非標準狀況下,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氣體的物質的量。
3.物質的組成
物質組成中分子數(shù)、原子數(shù)或離子數(shù)的準確判斷是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高考常涉及的物質有:
(1)稀有氣體、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數(shù);
(2)Na2O2、KO2中的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
(3)混合氣體中原子數(shù)的判斷。如混合烯烴、環(huán)烷烴中碳原子數(shù)或氫原子數(shù)的判斷。
4.特殊化學反應中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
高考常涉及的化學反應有:
(1)Na2O2與水(或CO2)的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即為參加反應的Na2O2的物質的量,或生成的O2物質的量的2倍。
(2)Cl2與水(或堿)的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即為參加反應的Cl2的物質的量。
(3)變價金屬鐵(或銅)與Cl2、S的反應,Cl2與變價金屬反應時均生成高價態(tài)的金屬氯化物,而S與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的是低價態(tài)的金屬硫化物。
(4)MnO2與濃鹽酸反應,Cu與濃H2SO4反應,Cu與濃硝酸反應,均需要考慮濃度的降低對反應的影響,從而判斷對轉移電子數(shù)目的影響。
5.電離、水解對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的影響
因忽視溶液中某些離子的水解或弱電解質的電離而造成錯誤。如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于CH3COOH為弱酸,故溶液中CH3COO-的物質的量小于1 mol;1 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由于CO的水解,使溶液中CO的物質的量小于1 mo1。
6.一些物質中化學鍵的數(shù)目
準確判斷物質中化學鍵的數(shù)目是解題的關鍵,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鍵,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鍵,1 mol晶體硅含2 mol Si—Si鍵,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鍵,苯中不含碳碳雙鍵。
7.常見的可逆反應或隱含反應
任何可逆反應都不能進行到底,如2NO2N2O4、2SO2+O22SO3、合成氨的反應等。
8.特殊物質的摩爾質量或分子中的微粒數(shù)
關注特殊物質的摩爾質量及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數(shù)、質子數(shù)是*這類問題的關鍵。如D2O、T2O的摩爾質量分別為20 g·mol-1、22 g·mol-1,所含中子數(shù)分別為10、12。
9.物質的存在形態(tài)
注意物質的存在形態(tài)不同,離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同,如NaHCO3晶體中只含有HCO和Na+,而溶液中還會因為HCO的電離產生少量CO,由于HCO的水解產生少量H2CO3,1 mol NaHSO4晶體在熔融狀態(tài)下存在的離子的物質的量為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水電離出離子的物質的量為3 mol。
(1)n= (2)n= (3)n=(標況下,Vm=22.4 L·mol-1)
(4)n=cV
2.基本方法:已知量n―→N(N=n·NA)
3.注意問題
提煉2 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常見考查角度1.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
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與所處狀況有關。在標準狀況下,單質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碳原子數(shù)大于4的烴,均為液體;SO3為固體。以上物質在標準狀況下,均不能使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計算。
2.氣體摩爾體積的使用條件
在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22.4 L氣體的物質的量并不是1 mol;故在非標準狀況下,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氣體的物質的量。
3.物質的組成
物質組成中分子數(shù)、原子數(shù)或離子數(shù)的準確判斷是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高考常涉及的物質有:
(1)稀有氣體、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數(shù);
(2)Na2O2、KO2中的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
(3)混合氣體中原子數(shù)的判斷。如混合烯烴、環(huán)烷烴中碳原子數(shù)或氫原子數(shù)的判斷。
4.特殊化學反應中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
高考常涉及的化學反應有:
(1)Na2O2與水(或CO2)的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即為參加反應的Na2O2的物質的量,或生成的O2物質的量的2倍。
(2)Cl2與水(或堿)的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即為參加反應的Cl2的物質的量。
(3)變價金屬鐵(或銅)與Cl2、S的反應,Cl2與變價金屬反應時均生成高價態(tài)的金屬氯化物,而S與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的是低價態(tài)的金屬硫化物。
(4)MnO2與濃鹽酸反應,Cu與濃H2SO4反應,Cu與濃硝酸反應,均需要考慮濃度的降低對反應的影響,從而判斷對轉移電子數(shù)目的影響。
5.電離、水解對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的影響
因忽視溶液中某些離子的水解或弱電解質的電離而造成錯誤。如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于CH3COOH為弱酸,故溶液中CH3COO-的物質的量小于1 mol;1 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由于CO的水解,使溶液中CO的物質的量小于1 mo1。
6.一些物質中化學鍵的數(shù)目
準確判斷物質中化學鍵的數(shù)目是解題的關鍵,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鍵,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鍵,1 mol晶體硅含2 mol Si—Si鍵,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鍵,苯中不含碳碳雙鍵。
7.常見的可逆反應或隱含反應
任何可逆反應都不能進行到底,如2NO2N2O4、2SO2+O22SO3、合成氨的反應等。
8.特殊物質的摩爾質量或分子中的微粒數(shù)
關注特殊物質的摩爾質量及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數(shù)、質子數(shù)是*這類問題的關鍵。如D2O、T2O的摩爾質量分別為20 g·mol-1、22 g·mol-1,所含中子數(shù)分別為10、12。
9.物質的存在形態(tài)
注意物質的存在形態(tài)不同,離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同,如NaHCO3晶體中只含有HCO和Na+,而溶液中還會因為HCO的電離產生少量CO,由于HCO的水解產生少量H2CO3,1 mol NaHSO4晶體在熔融狀態(tài)下存在的離子的物質的量為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水電離出離子的物質的量為3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