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自1977年恢復高考已整整40周年。高考記錄了時代的變遷,也記錄了不同年代的青春和理想。在高考迎來第41個年頭之際,本報推出特別策劃“我的高考故事”,邀你共享那段難忘的回憶。
“這張是我的錄取通知書”,武漢工程大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藥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專家,2016年“第二屆楚天園丁獎”獲得者張珩從一個舊信封里拿出一張泛黃的紙,極其自豪地展開了它。
1977年在中國發(fā)生的事情,最重要的莫過于12月,全國高考在中斷12年后恢復舉行。在那個冬天,有大約570萬人走進高考考場,27萬人被錄取。張珩就是這27萬分之一。而這張錄取通知書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在工廠里擠出晚上的時間復習
1977年8月,武漢正值酷暑,可張珩心里卻像吃了西瓜一樣沁涼又甜蜜——恢復高考的消息已經(jīng)在社會上流傳開來。“1974年我高中畢業(yè),在街道上工作了兩年,又進工廠工作。我們廠600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年輕人,很多人聽了這個消息以后都又興奮又緊張?!睆堢窕貞洝R恢钡?0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fā)了《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消息,宣布恢復高考,張珩心里這股子“將信將疑”的想法才被驅散一空??墒牵荚囈柴R上就要來了。
白天做工,只能抽晚上的一點時間復習,張珩拿出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勁頭。他清楚,這是他離開工廠,重新回到校園,改變一生命運的寶貴機會。
盡管當時考大學是一件“難于上青天”的事情,但張珩心里還是有些底的。高中畢業(yè)才幾年,和那些已經(jīng)畢業(yè)十年的“老三屆”相比,學的知識還沒忘光。
他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復習和考試的心態(tài)都挺好,考完倒是想法多了起來?;謴透呖嫉谝荒?,誰知道是怎么個情況呢?
考上后工廠敲鑼打鼓為其慶祝
在忐忑中,張珩填報了志愿,他選擇了1972年剛剛成立的湖北化工石油學院(武漢工程大學前身)??墒?,錄取名單里竟沒有他。他已經(jīng)無法言說得知這一消息時的心情,好在很快第二批名單下來了,他考上了!“那時候農村學生的錄取分數(shù)低些,我比他們中的很多人分還高,第一批還沒錄上”,張珩解釋這些現(xiàn)在看來已完全陌生的內情?!叭珡S那么多年輕人參加考試,最終只有三個人考上了”,張珩說,廠里得知他們考上大學,開著卡車、敲鑼打鼓為他們發(fā)榜慶祝。
如果沒有考上大學,會怎么樣?“我的夫人就一直沒有參加高考,始終留在工廠工作。”張珩告訴記者。他在工廠時就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那個時代的人談戀愛就是一生一世,沒有為你是大學生、我是工人這種事分手的念頭。張珩說:“我們學校里很多老師的夫人也都是工人?!?BR> 恢復高考重新給了張珩這代人公平競爭、改變命運的機會,他的弟弟也在父母支持、鼓勵下參加了1979年的高考并成功考上大學。張珩撫摸著當年的錄取通知書,又小心翼翼地將它疊起來放回了信封,“這是一段已經(jīng)過去的歷史了,但它不應該被忘記,而應該被珍藏”。
“這張是我的錄取通知書”,武漢工程大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藥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專家,2016年“第二屆楚天園丁獎”獲得者張珩從一個舊信封里拿出一張泛黃的紙,極其自豪地展開了它。
1977年在中國發(fā)生的事情,最重要的莫過于12月,全國高考在中斷12年后恢復舉行。在那個冬天,有大約570萬人走進高考考場,27萬人被錄取。張珩就是這27萬分之一。而這張錄取通知書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在工廠里擠出晚上的時間復習
1977年8月,武漢正值酷暑,可張珩心里卻像吃了西瓜一樣沁涼又甜蜜——恢復高考的消息已經(jīng)在社會上流傳開來。“1974年我高中畢業(yè),在街道上工作了兩年,又進工廠工作。我們廠600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年輕人,很多人聽了這個消息以后都又興奮又緊張?!睆堢窕貞洝R恢钡?0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fā)了《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消息,宣布恢復高考,張珩心里這股子“將信將疑”的想法才被驅散一空??墒牵荚囈柴R上就要來了。
白天做工,只能抽晚上的一點時間復習,張珩拿出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勁頭。他清楚,這是他離開工廠,重新回到校園,改變一生命運的寶貴機會。
盡管當時考大學是一件“難于上青天”的事情,但張珩心里還是有些底的。高中畢業(yè)才幾年,和那些已經(jīng)畢業(yè)十年的“老三屆”相比,學的知識還沒忘光。
他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復習和考試的心態(tài)都挺好,考完倒是想法多了起來?;謴透呖嫉谝荒?,誰知道是怎么個情況呢?
考上后工廠敲鑼打鼓為其慶祝
在忐忑中,張珩填報了志愿,他選擇了1972年剛剛成立的湖北化工石油學院(武漢工程大學前身)??墒?,錄取名單里竟沒有他。他已經(jīng)無法言說得知這一消息時的心情,好在很快第二批名單下來了,他考上了!“那時候農村學生的錄取分數(shù)低些,我比他們中的很多人分還高,第一批還沒錄上”,張珩解釋這些現(xiàn)在看來已完全陌生的內情?!叭珡S那么多年輕人參加考試,最終只有三個人考上了”,張珩說,廠里得知他們考上大學,開著卡車、敲鑼打鼓為他們發(fā)榜慶祝。
如果沒有考上大學,會怎么樣?“我的夫人就一直沒有參加高考,始終留在工廠工作。”張珩告訴記者。他在工廠時就認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那個時代的人談戀愛就是一生一世,沒有為你是大學生、我是工人這種事分手的念頭。張珩說:“我們學校里很多老師的夫人也都是工人?!?BR> 恢復高考重新給了張珩這代人公平競爭、改變命運的機會,他的弟弟也在父母支持、鼓勵下參加了1979年的高考并成功考上大學。張珩撫摸著當年的錄取通知書,又小心翼翼地將它疊起來放回了信封,“這是一段已經(jīng)過去的歷史了,但它不應該被忘記,而應該被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