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技能考試操作考點手冊(12)
胃痛與胃痞、真心痛、脅痛和腹痛鑒別
痢疾和泄瀉的鑒別
胃痛與胃痞、真心痛、脅痛和腹痛鑒別
病變部位 | 主要癥狀特點 | |
胃 痛 | 上腹胃部近歧骨處 | 胃部疼痛,伴食少、惡心、嘔吐、泛酸、嘈雜等,多為隱痛、脹痛。 |
胃 痞 | 心下胃部,病及胸隔 | 心下痞塞,胸膈滿悶,觸之無形,按之不痛。 |
真心痛 | 心痛常及心下 | 當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劇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氣短、汗出等。 |
脅 痛 | 脅 部 | 脅部疼痛為主,伴胸悶,喜長嘆息。 |
腹 痛 | 胃部以下,恥骨毛際以上 | 疼痛多伴有飲食,大便失常。 |
痢疾和泄瀉的鑒別
共同點 | 不同點 | 病 位 | |||
病因病機 | 大便性狀 | 里急后重 | |||
泄 瀉 | 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由外感時邪內傷飲食而發(fā)病,病位在胃腸,主癥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為特點。 | 濕邪內傷,脾虛濕盛,運化失職,濕濁內生,混雜合污而下。 | 大便溏薄,清溪如水,或完谷不化,甚則滑脫不禁,無赤白膿血便。 | 無或不明顯 | 脾胃 |
痢 疾 | 濕熱,疫毒,飲食壅滯于腸中,與氣血搏結,腸道傳化失司,脂膜血絡受傷,****化為膿血。 | 大便次數(shù)多而量少,排出赤白膿血便,便而不爽 | 明顯 | 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