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某、黃某兩人是大學同學,畢業(yè)后合租一家公寓同住,黃某向張某借了一筆錢,但過了約定的還款日期之后,仍未還錢,經(jīng)屢次追債最后無果,張某懷恨在心,一日,張某往飲水機里下毒,想毒死黃某,在黃某下班回家前,張某想起黃某在大學時曾幫助自己,不忍心殺他,于是把下了毒的飲用水倒掉了,張某的行為屬于( )。
A.犯罪預備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2.王某與趙某結婚時,趙某父母為其購買了一套商品房,房產(chǎn)證上只寫了趙某一個人的名字,后來兩人因感情不和離婚,并計劃將此房出售,王某與其朋友劉某達成一致,以150萬將此房出售給劉某,而趙某此前已經(jīng)與另一位購房者程某達成口頭協(xié)議,并收了程某5萬元的定金,此時該房產(chǎn)的擁有者是( )。
A.王某 B.趙某 C.程某 D.劉某
3.公共安全管理的任務與目的在于( )。
A.解決公共危機問題 B.社會組織的監(jiān)督
C.保障國防安全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下列關于堆煤的墻角變黑的原因的解釋,最準確的是( )。
A.周圍空氣的濕度過大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C.放置煤的地方溫度過高 D.煤里面含有大量肉眼看不見的細菌
5.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世唯物史觀的重要內(nèi)容。下列符合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觀點有( )。(多選題)
A.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B.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C.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D.人民群眾的思想和愿望決定了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6.鄧小平理論誕生的歷史背景有( )。(多選題)
A.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jīng)驗 B.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心衰成敗的歷史經(jīng)驗
C.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 D.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C。解析:張某在犯罪的過程中因意志以內(nèi)的原因,自動的放棄了犯罪。所以張某的行為是犯罪中止。
2.【答案】B。解析:首先,由于該房屋是趙某的父母贈與給趙某的個人財產(chǎn),因此,該房屋歸趙某個人所有;其次,王某的行為是無權處分行為,該民事行為效力待定,劉某不能取得所有權。最后,趙某雖與程某有口頭協(xié)議,但是房屋作為不動產(chǎn)需要登記才會發(fā)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因此,此時房屋仍歸趙某所有。
3.【答案】A。解析:公共安全管理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公共危機管理。公共危機管理是指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運用公共權力、整合公共資源,有效的預防、處理和消弭公共危機的一種動態(tài)的、全方位的管理過程。故本題答案是A。
4.【答案】B。解析:煤的分子處于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之中,當煤與墻壁接觸時,會有一些煤的分子進入墻壁。同時,墻壁上的石灰等物質的分子也會進入煤炭。開始階段,進入墻壁內(nèi)部的煤分子不會多,進入墻壁也不會太深。長時間地讓煤與墻相接觸,進入墻壁內(nèi)部的煤分子會增多,使墻壁內(nèi)部發(fā)黑。從物理學上講,這種現(xiàn)象叫做擴散,就是指長時間相接處的兩個物體由于分子運動而互相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故本題答案為B。
5.【答案】ABC。解析: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活動是整個社會全部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以不同形式從事和促進生產(chǎn)實踐活動的人民群眾,必然會對社會的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任何真正有價值的精神財富;都是對人民群眾所從事的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他們推動著社會制度的變革和根本變革。故本題答案為ABC。
6.【答案】AB。解析:鄧小平理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不是鄧小平理論誕生的歷史背景,C選項錯誤;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是鄧小平理論誕生的現(xiàn)實依據(jù),D選項不選;只有AB選項是鄧小平理論誕生的歷史依據(jù)及背景。故本題答案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