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比較小麥和家兔體內(nèi)的各種化學元素( )
A.種類和含量都相差很大
B.種類和含量都相差不大
C.種差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體相同
D.種類大體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
答案:D
解析:在不同的生物體內(nèi),化學元素的種類大致相同,含量相差較大。
2.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兩種物質(zhì)所共有的元素是( )
A.C、H、O、N B.C、H、O
C.H、O D.N、P
答案:C
解析:活細胞內(nèi)含量最多的兩種物質(zhì)為H2O和蛋白質(zhì),二者的共有元素為H和O。
3.若某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1 935,在合成這個蛋白質(zhì)分子的過程中脫去水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 908,假設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7,則組成該蛋白質(zhì)分子的肽鏈有( )
A.1條 B.2條
C.3條 D.4條
答案:C
解析:設該蛋白質(zhì)中共有x個氨基酸,127x-1 908=11 935,解得x=109,則失去的水分子數(shù)為1 90818=106
所以該蛋白質(zhì)中的肽鏈條數(shù)是109-106=3(條)。
4.在探索外星空間是否存在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始終把尋找水作為最關鍵的一環(huán),這是因為水在生命中的意義主要是( )
A.水可以在生物體內(nèi)流動
B.水是生命的最重要成分
C.細胞內(nèi)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水中進行
D.水在細胞中含量最多
答案:C
5.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堿基、核苷酸和磷酸的種類分別是( )
A.2、5、8、1 B.1、2、5、8
C.8、2、5、1 D.2、5、5、1
答案:A
解析:組成核酸的五碳糖有脫氧核糖和核糖2種,堿基共有5種,即組成DNA的有A、G、C、T,組成RNA的有A、G、C、U。由于DNA和RNA所含堿基和五碳糖的不同,其核苷酸有腺嘌呤脫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共8種。
6.下列選項中,屬于動物細胞、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糖類依次是( )
A.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
B.乳糖和糖原、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脫氧核糖、乳糖
D.麥芽糖、果糖、乳糖
答案:B
解析:乳糖和糖原是動物細胞所特有的糖;而淀粉和果糖為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糖。
7.人體內(nèi)主要儲能物質(zhì)和主要能源物質(zhì)分別是( )
A.糖原和葡萄糖 B.脂肪和糖類
C.蛋白質(zhì)和脂肪 D.蛋白質(zhì)和糖類
答案:B
解析:人體內(nèi)的主要儲能物質(zhì)為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為糖類。
8.下列兩表是一組生物體含水量和人體組織、器官的含水量。從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
表1 各生物體的含水量
生物 水母 魚類 蛙 哺乳
動物 藻類 高等
植物
含水量
(%) 97 80~85 78 65 90 60~80
表2 人體組織、器官的含水量
組織器官 牙齒 骨骼 骨骼肌 心臟 腦
含水量(%) 10 22 76 79 84
①構成生物體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②生物體的含水量與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
③代謝旺盛的組織器官含水量較高
④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差異與水的存在形式相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由表1可看出,生活環(huán)境不同,生物體含水量不同,低等生物,脫離不了水環(huán)境,含水量高。由表2看出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器官含水量不同,代謝旺盛的部位含水量較高,水的存在形式?jīng)Q定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不同。
9.關于生物體內(nèi)氨基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是
B.人體內(nèi)氨基酸的分解代謝終產(chǎn)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C.人體內(nèi)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D.兩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二肽
答案:C
解析:人體內(nèi)的氨基酸不可能全部相互轉(zhuǎn)化,比如必需氨基酸必須從外界食物中攝取。
10.在細胞的脂質(zhì)物質(zhì)中,對生物體的正常代謝和生殖過程起著積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的是( )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維生素
答案:C
解析:考查脂質(zhì)的功能。脂肪主要是生物體內(nèi)儲存能量的物質(zhì),此外,人和高等動體內(nèi)的脂肪,還有減少身體熱量散失,維持體溫恒定,減少內(nèi)部器官之間的摩擦和緩沖外界壓力的作用。磷脂主要是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固醇對維持生物體的正常代謝和生殖過程起著積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維生素D屬于固醇。
11.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甲、乙兩個生物細胞中DNA堿基總量完全相同,且4種堿基的量也分別相同。下列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這兩個生物的DNA的分子數(shù)相同
B.這兩個生物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
C.這兩個生物的性狀相同
D.不足以做出什么判斷
答案:D
解析:DNA分子具有多樣的特點,根本原因就是堿基對的數(shù)量、比例及排列順序多種多樣。甲、乙兩個生物DNA堿基總量相同,且4種堿基的量也相同,但不能確定堿基對排列順序。若堿基對排列順序相同,則為同一種生物,若堿基對排列順序不同,則不是同一種生物。所以,還不足以做出判斷。
12.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的種類相同
B.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相同
C.同種生物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相同
D.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的種類不同,同種生物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差別
答案:D
解析: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種類有一定差別。如:糖原只存在于動物細胞中,而淀粉則只存在于植物細胞中。同種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差別,如肌細胞中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脂肪細胞中含脂肪較多。
13.下列過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中主要屬于結合水的是( )
A.種子收獲后曬干過程中散失的水
B.干種子烘烤過程中散失的水分
C.植物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
D.洋蔥表皮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所散失的水分
答案:B
解析:種子收獲后晾曬成干種子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和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所散失的都是自由水,而干種子含有的水是與其他物質(zhì)相結合的水,即結合水。
14.下列物質(zhì)中,都屬于蛋白質(zhì)的是( )
A.胰脂肪酶、胰島素、抗體、載體
B.胰島素、雌性激素、植物生長素
C.抗體、抗原、載體、植物生長素
D.載體、維生素D、甲狀腺激素
答案:A
解析:A項中胰脂肪酶、胰島素、抗體、載體都是蛋白質(zhì);B項中雌性激素是固醇類物質(zhì),植物生長素是吲哚乙酸;C項中抗原不一定全是蛋白質(zhì);D項中維生素D是固醇類物質(zhì)。
15.研究甲狀腺功能時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為( )
A.14C B.131I
C.15N D.90Sr
答案:B
解析:考查無機鹽的功能。
16.動物在饑餓狀況下,組織內(nèi)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質(zhì)是( )
A.糖原 B.氨基酸
C.血糖 D.脂肪
答案:C
解析:生物體內(nèi)的直接能量來源是ATP,主要供能物質(zhì)是糖,并且主要是葡萄糖,主要儲能物質(zhì)是脂肪,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因此動物在饑餓狀況下,組織內(nèi)首先降低的物質(zhì)是血糖。17.大雁體內(nèi)儲存能量和減少熱量散失的物質(zhì)是(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纖維
答案:C
解析:大雁是動物。動物體內(nèi)的脂肪可儲存于皮下,能減少體內(nèi)熱量的散失。每克脂肪中所含能量較多,細胞中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zhì)是脂肪。
18.下列有關RNA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B.轉(zhuǎn)運RNA上的堿基只有三個
C.RNA含有4種堿基
D.RNA也可以作為某些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
答案:B
解析:tRNA一端的三個堿基與mRNA上的密碼子相識別并配對,但不能理解成RNA只有3個堿基。
19.一個由n條多鈦鏈組成的蛋白質(zhì)分子共有m個氨基酸,該蛋白質(zhì)分子完全水解共需多少個水分子( )
A.n個 B.m個
C.(m+n)個 D.(m-n)個
答案:D
解析:考查蛋白質(zhì)的水解與合成之間的相互關系。氨基酸分子經(jīng)縮合作用形成蛋白質(zhì),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氨基酸分子數(shù)-肽鏈數(shù)。反過來,蛋白質(zhì)分子水解時也需要同樣數(shù)目的水分子才能分解成一個個的氨基酸分子。
20.幼小植物體內(nèi)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不斷增大時,植物體內(nèi)新陳代謝活躍,生長迅速;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不斷減小時,植物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減弱,生長緩慢。下面解釋正確的組合是( )
①結合水是構成植物細胞結構的一部分
②結合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③自由水是各種代謝活動的介質(zhì)
④自由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自由水在植物體內(nèi)可以自由流動。自由水含量高,物質(zhì)運輸效率高,使生物體代謝加強,同時自由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如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等。
21.下列物質(zhì)中,兔子體內(nèi)細胞不具有的是( )
A.果糖 B.糖原 C.核糖 D.淀粉
答案:D
解析:淀粉是植物細胞內(nèi)特有的糖。
22.下列物質(zhì)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
①核糖核酸 ②糖原
③胰島素 ④淀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核糖核酸的主要組成元素為C、H、O、N、P,糖類由C、H、O,蛋白質(zhì)主要由C、H、O、N構成。
23.生物界在基本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現(xiàn)在( )
①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種生物體的核酸都相同
③構成核酸的堿基相同
④各種生物的蛋白質(zhì)都相同
⑤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在基本組成上的共性。
24.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當人或哺乳動物體內(nèi)含鐵量減少時,紅細胞運輸氧的功能減弱。當含鐵量過低時,人和動物則表現(xiàn)為貧血,同時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癥狀,如貧血的人面色蒼白,容易疲勞,并有心跳氣短、惡心、頭痛、眩暈等癥狀。這一事實說明鐵的作用為( )
A.細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B.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C.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
D.以上三項都是
答案:D
25.東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國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地,華南虎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根據(jù)我們學過的知識判斷,東北虎之所以適應了其生存環(huán)境,與華南虎相比,下列哪種物質(zhì)含量所占比例明顯高( )
A.脂肪 B.糖元
C.蛋白質(zhì) D.核酸
答案:A
解析:東北虎與華南虎相比,生存環(huán)境溫度較低,體內(nèi)的脂肪含量應該較高。
26.有人分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質(zhì),含有C、H、O、N四種元素,則這小分子物質(zhì)是( )
A.蛋白質(zhì) B.脂肪
C.核苷酸 D.氨基酸
答案:D
解析:含有C、H、O、N的小分子物質(zhì),且易溶于水,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合題意。
27.發(fā)芽的谷物中的二糖是( )
A.蔗糖 B.麥芽糖
C.淀粉 D.葡萄糖
答案:B
解析:發(fā)芽的谷物中,含量最多的二糖為麥芽糖。
28.生物體內(nèi)最重要的五碳糖是( )
A.葡萄糖和核糖 B.核糖和脫氧核糖
C.脫氧核糖和葡萄糖 D.葡萄糖和麥芽糖
答案:B
解析:生物體內(nèi)的五碳糖為核糖和脫氧核糖。
29.氨基酸通式中R基不同,決定了( )
A.生物種類不同 B.肽鍵數(shù)目不同
C.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D.蛋白質(zhì)的種類不同
答案:C
解析:R基的不同主要與氨基酸的種類有關。30.檢驗蘋果中是否有還原糖,可以選用的試劑是( )
A.碘液 B.蘇丹Ⅲ染液
C.雙縮脲試劑 D.斐林試劑
答案:D
解析:還原糖用斐林試劑鑒定。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31.(9分)如圖所示是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根據(jù)
圖所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
(2)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占細胞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元素主要存在于有機化合物的種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元素在細胞總量中占比例,為什么不是最基本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H、N三種化學元素在干細胞中所占比例是________,而這三種元素在組成巖石圈的化學成分中,質(zhì)量分數(shù)還不到1%,這個事實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O、N、P、S
(2)18% (3)蛋白質(zhì)
(4)氧元素雖然占65%,但由于組成細胞和生物體中含量占60%~95%的是水,水中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95%)×1618=53.3%~84.4%,很高,但水的含量在細胞中是非常不穩(wěn)定的(比如自由水的減少與增加);在細胞干重中,碳的比例,含量相對穩(wěn)定,且根據(jù)碳原子本身的結構特點,已成為有機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所以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5)68% 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32.(9分)黃豆種子在黑暗中萌發(fā)成幼苗,下面是經(jīng)過處理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請依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處理方法 重量(g)
種子 幼苗
濕重 直接稱重 160 750
干重 70°C,72h 138 118
灰分 550°C,16h 2 2
(1)和種子相比幼苗濕重增加,增加的主要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種子相比幼苗干重減少,減少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灰分代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
(4)種子和幼苗比較,________的核酸較多。
(5)種子和幼苗比較,________的脂肪較多。
答案:(1)自由水 (2)蛋白質(zhì)、脂肪 (3)無機鹽 (4)幼苗 (5)種子
33.(9分)下圖表示細胞內(nèi)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請依據(jù)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是指________;E在動物肝細胞中是指________,在植物塊莖細胞中主要是指________。
(2)F是指________;它是由B________組成的,除此之外,脂質(zhì)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由m個C構成G物質(zhì)時,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里最多可減少________。
(4)四大有機物在體內(nèi)氧化分解時,產(chǎn)熱量者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大有機物都含有的化學元素是________。
答案:(1)葡萄糖 肝糖原 淀粉
(2)脂肪 甘油、脂肪酸 磷脂 固醇
(3)氨基酸 18(m-1)
(4)脂肪 (5)C、H、O
34.(9分)分析下列事實,回答有關問題。
事實一:在正常人的血漿中,NaHCO3的含量約為H2CO3含量的20倍。當血漿中的NaHCO3含量減少時,會形成酸中毒;當血漿中的H2CO3含量減少時,則形成堿中毒。
事實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體內(nèi),當自由水的比例減小時,機體代謝強度降低;當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時,機體代謝強度升高。
事實三:Mg2+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鈣和磷酸鈣是動物和人體的骨和牙齒的主要成分。
事實四:人體某些組織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態(tài)卻不同。例如,心肌含水量約為79%而呈堅韌的狀態(tài),腦中含水量約為84%而呈溶膠狀。
(1)事實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對事實二中現(xiàn)象的全面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實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對事實四中差異的正確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無機鹽具有調(diào)節(jié)酸堿平衡(pH)的作用
(2)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是細胞內(nèi)生化反應的介質(zhì),并參與某些代謝反應,參與體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和代謝廢物的運輸
(3)無機鹽是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4)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差異與生物體內(nèi)水分的存在形式有關,心肌、腦組織中的水分主要以結合水形式存在。
35.(9分)細胞中各種化合物的平均值如下表:
物質(zhì) 質(zhì)量分數(shù)
比例(%) 平均相對
分子質(zhì)量 種類
水 85.0 1.8×10 自由水、結合水
蛋白質(zhì) 10.0 3.6×104 清蛋白、
球蛋白、
組蛋白、
核蛋白等
核酸 DNA 0.4 1.0×106
RNA 0.7 4.0×105
脂質(zhì) 2.0 7.0×102 脂肪、固醇、
磷脂等
糖類及其
他有機物 0.4 2.5×102 單糖、二糖、
多糖等
其他
無機物 1.5 5.5×10 Na+、K+、
Ca2+、Cl-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從含量分析,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試舉例說明該物質(zhì)在細胞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脂是一種重要的脂質(zhì)化合物:磷脂在細胞膜中的作用是________;磷脂還可以預防脂肪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是________,最終能源是________。
答案:(1)蛋白質(zhì) ①起催化作用的酶,可催化生物體內(nèi)的某些生化反應的進行;②抗體,在免疫反應中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并將其消滅清除掉
(2)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磷脂是合成脂蛋白的原料,肝臟中脂肪和磷脂合成脂蛋白被運出肝臟
(3)葡萄糖 太陽能
36.(10分)健康人尿只含有微量的蛋白質(zhì),若尿中蛋白質(zhì)含量過高,則稱為蛋白尿。除了腎臟病會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劇烈運動后也會出現(xiàn)暫時性蛋白尿。臨床上常用雙縮脲法定性和定量檢測尿中蛋白質(zhì)。請你完成下列實驗設計,以對比驗證你在某次劇烈運動后出現(xiàn)了蛋白質(zhì)。
實驗原理:蛋白質(zhì)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而產(chǎn)生紫色反應,且其顏色深淺與蛋白質(zhì)的濃度成正比,而與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和氨基酸成分無關。
實驗材料:試管、量筒、劇烈運動前后的尿液,雙縮脲試劑A液、雙縮脲試劑B液等。
實驗步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果預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實驗步驟:(1)取兩支試管并分別編號為1號和2號,然后在兩試管中分別加入自己在劇烈運動前后的尿液各2mL
(2)先向兩試管中分別加入2mL雙縮脲試劑A液,并搖勻;再向兩試管中分別加入3~4滴雙縮脲試劑B液,并搖勻
(3)對比觀察兩試劑中溶液的顏色變化
實驗結果預測:1號試管中的溶液為淺藍色或稍帶淡紫色,2號試管中的溶液為更深的紫色
1.比較小麥和家兔體內(nèi)的各種化學元素( )
A.種類和含量都相差很大
B.種類和含量都相差不大
C.種差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體相同
D.種類大體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
答案:D
解析:在不同的生物體內(nèi),化學元素的種類大致相同,含量相差較大。
2.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兩種物質(zhì)所共有的元素是( )
A.C、H、O、N B.C、H、O
C.H、O D.N、P
答案:C
解析:活細胞內(nèi)含量最多的兩種物質(zhì)為H2O和蛋白質(zhì),二者的共有元素為H和O。
3.若某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1 935,在合成這個蛋白質(zhì)分子的過程中脫去水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 908,假設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7,則組成該蛋白質(zhì)分子的肽鏈有( )
A.1條 B.2條
C.3條 D.4條
答案:C
解析:設該蛋白質(zhì)中共有x個氨基酸,127x-1 908=11 935,解得x=109,則失去的水分子數(shù)為1 90818=106
所以該蛋白質(zhì)中的肽鏈條數(shù)是109-106=3(條)。
4.在探索外星空間是否存在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始終把尋找水作為最關鍵的一環(huán),這是因為水在生命中的意義主要是( )
A.水可以在生物體內(nèi)流動
B.水是生命的最重要成分
C.細胞內(nèi)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水中進行
D.水在細胞中含量最多
答案:C
5.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堿基、核苷酸和磷酸的種類分別是( )
A.2、5、8、1 B.1、2、5、8
C.8、2、5、1 D.2、5、5、1
答案:A
解析:組成核酸的五碳糖有脫氧核糖和核糖2種,堿基共有5種,即組成DNA的有A、G、C、T,組成RNA的有A、G、C、U。由于DNA和RNA所含堿基和五碳糖的不同,其核苷酸有腺嘌呤脫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共8種。
6.下列選項中,屬于動物細胞、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糖類依次是( )
A.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
B.乳糖和糖原、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脫氧核糖、乳糖
D.麥芽糖、果糖、乳糖
答案:B
解析:乳糖和糖原是動物細胞所特有的糖;而淀粉和果糖為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糖。
7.人體內(nèi)主要儲能物質(zhì)和主要能源物質(zhì)分別是( )
A.糖原和葡萄糖 B.脂肪和糖類
C.蛋白質(zhì)和脂肪 D.蛋白質(zhì)和糖類
答案:B
解析:人體內(nèi)的主要儲能物質(zhì)為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為糖類。
8.下列兩表是一組生物體含水量和人體組織、器官的含水量。從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
表1 各生物體的含水量
生物 水母 魚類 蛙 哺乳
動物 藻類 高等
植物
含水量
(%) 97 80~85 78 65 90 60~80
表2 人體組織、器官的含水量
組織器官 牙齒 骨骼 骨骼肌 心臟 腦
含水量(%) 10 22 76 79 84
①構成生物體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②生物體的含水量與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
③代謝旺盛的組織器官含水量較高
④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差異與水的存在形式相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由表1可看出,生活環(huán)境不同,生物體含水量不同,低等生物,脫離不了水環(huán)境,含水量高。由表2看出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器官含水量不同,代謝旺盛的部位含水量較高,水的存在形式?jīng)Q定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不同。
9.關于生物體內(nèi)氨基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是
B.人體內(nèi)氨基酸的分解代謝終產(chǎn)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C.人體內(nèi)所有氨基酸均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D.兩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二肽
答案:C
解析:人體內(nèi)的氨基酸不可能全部相互轉(zhuǎn)化,比如必需氨基酸必須從外界食物中攝取。
10.在細胞的脂質(zhì)物質(zhì)中,對生物體的正常代謝和生殖過程起著積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的是( )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維生素
答案:C
解析:考查脂質(zhì)的功能。脂肪主要是生物體內(nèi)儲存能量的物質(zhì),此外,人和高等動體內(nèi)的脂肪,還有減少身體熱量散失,維持體溫恒定,減少內(nèi)部器官之間的摩擦和緩沖外界壓力的作用。磷脂主要是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固醇對維持生物體的正常代謝和生殖過程起著積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維生素D屬于固醇。
11.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甲、乙兩個生物細胞中DNA堿基總量完全相同,且4種堿基的量也分別相同。下列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這兩個生物的DNA的分子數(shù)相同
B.這兩個生物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
C.這兩個生物的性狀相同
D.不足以做出什么判斷
答案:D
解析:DNA分子具有多樣的特點,根本原因就是堿基對的數(shù)量、比例及排列順序多種多樣。甲、乙兩個生物DNA堿基總量相同,且4種堿基的量也相同,但不能確定堿基對排列順序。若堿基對排列順序相同,則為同一種生物,若堿基對排列順序不同,則不是同一種生物。所以,還不足以做出判斷。
12.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的種類相同
B.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相同
C.同種生物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相同
D.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的種類不同,同種生物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差別
答案:D
解析:不同種類的細胞中化合物種類有一定差別。如:糖原只存在于動物細胞中,而淀粉則只存在于植物細胞中。同種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差別,如肌細胞中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脂肪細胞中含脂肪較多。
13.下列過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中主要屬于結合水的是( )
A.種子收獲后曬干過程中散失的水
B.干種子烘烤過程中散失的水分
C.植物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
D.洋蔥表皮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所散失的水分
答案:B
解析:種子收獲后晾曬成干種子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和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所散失的都是自由水,而干種子含有的水是與其他物質(zhì)相結合的水,即結合水。
14.下列物質(zhì)中,都屬于蛋白質(zhì)的是( )
A.胰脂肪酶、胰島素、抗體、載體
B.胰島素、雌性激素、植物生長素
C.抗體、抗原、載體、植物生長素
D.載體、維生素D、甲狀腺激素
答案:A
解析:A項中胰脂肪酶、胰島素、抗體、載體都是蛋白質(zhì);B項中雌性激素是固醇類物質(zhì),植物生長素是吲哚乙酸;C項中抗原不一定全是蛋白質(zhì);D項中維生素D是固醇類物質(zhì)。
15.研究甲狀腺功能時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為( )
A.14C B.131I
C.15N D.90Sr
答案:B
解析:考查無機鹽的功能。
16.動物在饑餓狀況下,組織內(nèi)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質(zhì)是( )
A.糖原 B.氨基酸
C.血糖 D.脂肪
答案:C
解析:生物體內(nèi)的直接能量來源是ATP,主要供能物質(zhì)是糖,并且主要是葡萄糖,主要儲能物質(zhì)是脂肪,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因此動物在饑餓狀況下,組織內(nèi)首先降低的物質(zhì)是血糖。17.大雁體內(nèi)儲存能量和減少熱量散失的物質(zhì)是(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纖維
答案:C
解析:大雁是動物。動物體內(nèi)的脂肪可儲存于皮下,能減少體內(nèi)熱量的散失。每克脂肪中所含能量較多,細胞中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zhì)是脂肪。
18.下列有關RNA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B.轉(zhuǎn)運RNA上的堿基只有三個
C.RNA含有4種堿基
D.RNA也可以作為某些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
答案:B
解析:tRNA一端的三個堿基與mRNA上的密碼子相識別并配對,但不能理解成RNA只有3個堿基。
19.一個由n條多鈦鏈組成的蛋白質(zhì)分子共有m個氨基酸,該蛋白質(zhì)分子完全水解共需多少個水分子( )
A.n個 B.m個
C.(m+n)個 D.(m-n)個
答案:D
解析:考查蛋白質(zhì)的水解與合成之間的相互關系。氨基酸分子經(jīng)縮合作用形成蛋白質(zhì),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氨基酸分子數(shù)-肽鏈數(shù)。反過來,蛋白質(zhì)分子水解時也需要同樣數(shù)目的水分子才能分解成一個個的氨基酸分子。
20.幼小植物體內(nèi)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不斷增大時,植物體內(nèi)新陳代謝活躍,生長迅速;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不斷減小時,植物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減弱,生長緩慢。下面解釋正確的組合是( )
①結合水是構成植物細胞結構的一部分
②結合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③自由水是各種代謝活動的介質(zhì)
④自由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自由水在植物體內(nèi)可以自由流動。自由水含量高,物質(zhì)運輸效率高,使生物體代謝加強,同時自由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如細胞呼吸、光合作用等。
21.下列物質(zhì)中,兔子體內(nèi)細胞不具有的是( )
A.果糖 B.糖原 C.核糖 D.淀粉
答案:D
解析:淀粉是植物細胞內(nèi)特有的糖。
22.下列物質(zhì)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
①核糖核酸 ②糖原
③胰島素 ④淀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核糖核酸的主要組成元素為C、H、O、N、P,糖類由C、H、O,蛋白質(zhì)主要由C、H、O、N構成。
23.生物界在基本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現(xiàn)在( )
①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種生物體的核酸都相同
③構成核酸的堿基相同
④各種生物的蛋白質(zhì)都相同
⑤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在基本組成上的共性。
24.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當人或哺乳動物體內(nèi)含鐵量減少時,紅細胞運輸氧的功能減弱。當含鐵量過低時,人和動物則表現(xiàn)為貧血,同時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癥狀,如貧血的人面色蒼白,容易疲勞,并有心跳氣短、惡心、頭痛、眩暈等癥狀。這一事實說明鐵的作用為( )
A.細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B.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C.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
D.以上三項都是
答案:D
25.東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國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地,華南虎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根據(jù)我們學過的知識判斷,東北虎之所以適應了其生存環(huán)境,與華南虎相比,下列哪種物質(zhì)含量所占比例明顯高( )
A.脂肪 B.糖元
C.蛋白質(zhì) D.核酸
答案:A
解析:東北虎與華南虎相比,生存環(huán)境溫度較低,體內(nèi)的脂肪含量應該較高。
26.有人分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質(zhì),含有C、H、O、N四種元素,則這小分子物質(zhì)是( )
A.蛋白質(zhì) B.脂肪
C.核苷酸 D.氨基酸
答案:D
解析:含有C、H、O、N的小分子物質(zhì),且易溶于水,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合題意。
27.發(fā)芽的谷物中的二糖是( )
A.蔗糖 B.麥芽糖
C.淀粉 D.葡萄糖
答案:B
解析:發(fā)芽的谷物中,含量最多的二糖為麥芽糖。
28.生物體內(nèi)最重要的五碳糖是( )
A.葡萄糖和核糖 B.核糖和脫氧核糖
C.脫氧核糖和葡萄糖 D.葡萄糖和麥芽糖
答案:B
解析:生物體內(nèi)的五碳糖為核糖和脫氧核糖。
29.氨基酸通式中R基不同,決定了( )
A.生物種類不同 B.肽鍵數(shù)目不同
C.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D.蛋白質(zhì)的種類不同
答案:C
解析:R基的不同主要與氨基酸的種類有關。30.檢驗蘋果中是否有還原糖,可以選用的試劑是( )
A.碘液 B.蘇丹Ⅲ染液
C.雙縮脲試劑 D.斐林試劑
答案:D
解析:還原糖用斐林試劑鑒定。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31.(9分)如圖所示是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根據(jù)
圖所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
(2)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占細胞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元素主要存在于有機化合物的種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元素在細胞總量中占比例,為什么不是最基本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H、N三種化學元素在干細胞中所占比例是________,而這三種元素在組成巖石圈的化學成分中,質(zhì)量分數(shù)還不到1%,這個事實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O、N、P、S
(2)18% (3)蛋白質(zhì)
(4)氧元素雖然占65%,但由于組成細胞和生物體中含量占60%~95%的是水,水中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95%)×1618=53.3%~84.4%,很高,但水的含量在細胞中是非常不穩(wěn)定的(比如自由水的減少與增加);在細胞干重中,碳的比例,含量相對穩(wěn)定,且根據(jù)碳原子本身的結構特點,已成為有機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所以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5)68% 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32.(9分)黃豆種子在黑暗中萌發(fā)成幼苗,下面是經(jīng)過處理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請依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處理方法 重量(g)
種子 幼苗
濕重 直接稱重 160 750
干重 70°C,72h 138 118
灰分 550°C,16h 2 2
(1)和種子相比幼苗濕重增加,增加的主要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種子相比幼苗干重減少,減少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灰分代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
(4)種子和幼苗比較,________的核酸較多。
(5)種子和幼苗比較,________的脂肪較多。
答案:(1)自由水 (2)蛋白質(zhì)、脂肪 (3)無機鹽 (4)幼苗 (5)種子
33.(9分)下圖表示細胞內(nèi)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請依據(jù)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是指________;E在動物肝細胞中是指________,在植物塊莖細胞中主要是指________。
(2)F是指________;它是由B________組成的,除此之外,脂質(zhì)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由m個C構成G物質(zhì)時,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里最多可減少________。
(4)四大有機物在體內(nèi)氧化分解時,產(chǎn)熱量者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大有機物都含有的化學元素是________。
答案:(1)葡萄糖 肝糖原 淀粉
(2)脂肪 甘油、脂肪酸 磷脂 固醇
(3)氨基酸 18(m-1)
(4)脂肪 (5)C、H、O
34.(9分)分析下列事實,回答有關問題。
事實一:在正常人的血漿中,NaHCO3的含量約為H2CO3含量的20倍。當血漿中的NaHCO3含量減少時,會形成酸中毒;當血漿中的H2CO3含量減少時,則形成堿中毒。
事實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體內(nèi),當自由水的比例減小時,機體代謝強度降低;當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時,機體代謝強度升高。
事實三:Mg2+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鈣和磷酸鈣是動物和人體的骨和牙齒的主要成分。
事實四:人體某些組織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態(tài)卻不同。例如,心肌含水量約為79%而呈堅韌的狀態(tài),腦中含水量約為84%而呈溶膠狀。
(1)事實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對事實二中現(xiàn)象的全面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實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對事實四中差異的正確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無機鹽具有調(diào)節(jié)酸堿平衡(pH)的作用
(2)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是細胞內(nèi)生化反應的介質(zhì),并參與某些代謝反應,參與體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和代謝廢物的運輸
(3)無機鹽是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4)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差異與生物體內(nèi)水分的存在形式有關,心肌、腦組織中的水分主要以結合水形式存在。
35.(9分)細胞中各種化合物的平均值如下表:
物質(zhì) 質(zhì)量分數(shù)
比例(%) 平均相對
分子質(zhì)量 種類
水 85.0 1.8×10 自由水、結合水
蛋白質(zhì) 10.0 3.6×104 清蛋白、
球蛋白、
組蛋白、
核蛋白等
核酸 DNA 0.4 1.0×106
RNA 0.7 4.0×105
脂質(zhì) 2.0 7.0×102 脂肪、固醇、
磷脂等
糖類及其
他有機物 0.4 2.5×102 單糖、二糖、
多糖等
其他
無機物 1.5 5.5×10 Na+、K+、
Ca2+、Cl-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從含量分析,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試舉例說明該物質(zhì)在細胞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脂是一種重要的脂質(zhì)化合物:磷脂在細胞膜中的作用是________;磷脂還可以預防脂肪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是________,最終能源是________。
答案:(1)蛋白質(zhì) ①起催化作用的酶,可催化生物體內(nèi)的某些生化反應的進行;②抗體,在免疫反應中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并將其消滅清除掉
(2)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磷脂是合成脂蛋白的原料,肝臟中脂肪和磷脂合成脂蛋白被運出肝臟
(3)葡萄糖 太陽能
36.(10分)健康人尿只含有微量的蛋白質(zhì),若尿中蛋白質(zhì)含量過高,則稱為蛋白尿。除了腎臟病會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劇烈運動后也會出現(xiàn)暫時性蛋白尿。臨床上常用雙縮脲法定性和定量檢測尿中蛋白質(zhì)。請你完成下列實驗設計,以對比驗證你在某次劇烈運動后出現(xiàn)了蛋白質(zhì)。
實驗原理:蛋白質(zhì)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而產(chǎn)生紫色反應,且其顏色深淺與蛋白質(zhì)的濃度成正比,而與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和氨基酸成分無關。
實驗材料:試管、量筒、劇烈運動前后的尿液,雙縮脲試劑A液、雙縮脲試劑B液等。
實驗步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果預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實驗步驟:(1)取兩支試管并分別編號為1號和2號,然后在兩試管中分別加入自己在劇烈運動前后的尿液各2mL
(2)先向兩試管中分別加入2mL雙縮脲試劑A液,并搖勻;再向兩試管中分別加入3~4滴雙縮脲試劑B液,并搖勻
(3)對比觀察兩試劑中溶液的顏色變化
實驗結果預測:1號試管中的溶液為淺藍色或稍帶淡紫色,2號試管中的溶液為更深的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