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黨員最新入黨流程

字號:

一.對入黨申請人初步教育
    這一階段有三個步驟:
    1、入黨的同志自愿向所在黨支部提出書面申請,這是必備的入黨手續(xù),也是發(fā)展黨員工作所必須走的第一個步驟。
    2、黨支部接收申請人的申請后,及時派人(一般是支部書記或組織委員)與申請人談話(時間一般在接到申請書15天內)。進行初步教育,并妥善保管好申請書。
    3、對申請人進行初步培養(yǎng)、教育和考察。
    從遞交入黨申請之日至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的時間的長短,沒有具體規(guī)定,一般至少一個月。黨支部、黨小組要安排黨員定期與他們談話,進行具體幫助,同時,通過吸收他們聽黨課,參加黨的有關活動,分配一定的社會工作等形式,進行初步的培養(yǎng)和考察。
    二、確定入黨積極分子
    這一階段有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推薦入黨積極分子,主要有三個渠道推薦:
    1、黨小組推薦。推薦形式是黨小組召集全體黨員,討論推薦申請人能否列入入黨積極分子的范圍。經過黨小組醞釀,提出初步意見,報告黨支部。
    2、團組織推薦。根據中組部、團中央1992年7月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推薦優(yōu)秀團員作黨發(fā)展對象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確定18-28周歲的團員青年入黨,一般要由團組織進行推薦,條件成熟的,黨支部可以直接確定為發(fā)展對象;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教育的,可以列為入黨積極分子。
    3、聯名推薦。根據《太和縣發(fā)展農村黨員實行全程聯名推薦辦法》(我縣是從05年執(zhí)行的),推薦農村入黨積極分子,必須有7名以上的黨員、村組干部和村民代表每年在申請入黨的人員中聯名推薦。
    (二)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必須召開支委會或支部大會)
    程序:⑴主持人說明議題;⑵組織委員逐人介紹申請人的情況及黨小組意見(發(fā)展農村黨員的還需介紹全程推薦入黨積極分子的情況);⑶支部委員對申請人的情況進行討論;⑷支委會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并確定兩名正式黨員作為培養(yǎng)人。
    支部確定積極分子要有會議記錄。
    三、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yǎng)、教育、考察
    1、基層黨委每年要至少舉辦培訓班,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性教育。并有培訓記錄。
    2、支部每季度對入黨積極分子定期進行考察,每次考察培養(yǎng)聯系人都要及時填寫《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不得平時無記錄,入黨前閉門造車、突擊編寫。
    3、建立入黨積極分子檔案。支部應保存的入黨積極分子的檔案材料有:申請書、入黨積極分子情況登記表、思想匯報、培訓材料、入黨積極分子考察情況登記表等。
    入黨積極分子檔案材料的的處理:入黨積極分子檔案材料是階段性材料,先期材料由支部保存,入黨積極分子被吸收為預備黨員以后,其檔案要轉入基層黨委保管,未被吸收的,也要歸入基層黨委的文書檔案,不得隨便擴散。
    四、確定發(fā)展對象
    《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黨員工作細則》規(guī)定:入黨積極分子,經過一年以上的培養(yǎng)、教育后,黨支部在聽取黨小組、培養(yǎng)聯系人和黨內外群眾的意見的基礎上經支委會討論同意,方可列為發(fā)展對象。這一階段的工作有:
    (一)推薦
    05年1月以后農村發(fā)展黨員確定發(fā)展對象,一般應有10名以上黨員在入黨積極分子的人員中聯名推薦。
    (二)召開黨內外群眾座談會征求意見
    座談會由支部負責。時間在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考察期滿一年,支委會準備將其列為發(fā)展對象之前召開,參加座談會人員有黨員,也要有群眾,與會人員應了解熟悉發(fā)展對象情況,一般應有10名左右,單位人員過少的,應不少于5-6名。
    座談會召開后要形成材料,材料內容主要包括會議的時間、地點、參加人數、姓名(是黨員的附括號說明)、記錄人、主持人等,逐人登記發(fā)言內容和會議主持人的小結,座談人員的簽字。入黨積極分子不應參加會議,支委會成員負責主持。
    (三)政審
    政審由黨支部負責實施。政審人員應指派黨性較強,作風正派的正式黨員擔任。
    政審的主要內容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tài)度;本人的政治歷史和在重大政治斗爭中的表現;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凡入黨申請書上介紹的社會關系,都應進行政審。
    政審的方法:
    ①同本人談話。進一步了解計劃發(fā)展對象的政治立場、思想覺悟、入黨動機。
    ②查閱有關檔案材料。認真審查其政治歷史和重大政治斗爭中的表現,審查其在政治上成長進步的情況,以及直系親屬和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審查其對黨是否忠誠老實。
    ③進行必要的函調和外調。在聽取本人介紹和查閱有關材料后,對某些情況仍不清楚的,可進行函調或外調。
    (四)政治審查要形成《綜合審查報告》
    《綜合審查報告》是支部將與本人談話、召開座談會、查閱檔案、與有關人員談話了解和函調、外調的情況,進行整理加工,綜合分析,形成的綜合考察報告,是黨委審批黨員的主要依據,形成材料必須真實、具體、全面、清楚。
    (五)確定發(fā)展對象(必須召開支委會或支部大會)
    程序:⑴主持人說明議題;⑵逐人介紹入黨積極分子一年來的表現情況;⑶支委會對積極分子發(fā)表看法、介紹綜合政審情況和意見;⑷支部會確定×××同志作為發(fā)展對象。
    確定為發(fā)展對象后,黨支部填寫好《發(fā)展對象呈報表》(一式2份),連同申請書(包括思想匯報)、《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群眾座談材料、政審調查證明材料、綜合政審材料等上報其上級黨總支及基層黨委。
    確定發(fā)展對象,支部要有會議記錄。
    五、預審
    根據發(fā)展黨員預審制度,對發(fā)展對象的入黨材料實行三級預審
    (一)支部預審
    支部預審的范圍是確定發(fā)展對象之前應有的入黨材料,主要是:(1)發(fā)展對象的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2)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3)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材料;(4)黨內外群眾座談材料;(5)政審材料(包括計生證明);(6)綜合調查報告;(7)團組織“推優(yōu)”材料。(發(fā)展農村黨員的要有三個全程推薦表)
    支部要對發(fā)展對象進行全面審查,側重點:著重考察發(fā)展對象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政治覺悟、思想品質、本職工作和其他方面的表現,并作出實事求是的鑒定,要保證入黨對象材料齊全、規(guī)范。
    (二)基層黨委預審
    黨委預審,側重點:首先,預審基層黨支部報送的發(fā)展對象分布是否合理。比如看那些多年來未發(fā)展黨員的支部是否列上計劃,黨員隊伍老化嚴重的農村支部和企業(yè)一線的“空白班組”的發(fā)展青年黨員數量是否得到保證,發(fā)展婦女黨員是否得到重視。凡是沒有解決好這幾方面問題的基層支部,都要求重新調整。其次審查上報材料是否齊全、規(guī)范。
    (三)組織部預審
    縣委組織部預審側重點:一是審查基層黨委落實發(fā)展黨員計劃情況,如:每村3-5名發(fā)展任務是否完成,是否有空白村或有發(fā)展數量“大起大落”現象;發(fā)展女黨員、35歲以下青年黨員,高中以上文化的黨員、一線的黨員、致富能手在發(fā)展比例上是否達到計劃要求。二看上報材料是否齊全,規(guī)范。
    縣委組織部對基層黨委報上來的材料一般在二個月內預審結束,預審合格者后,發(fā)放《入黨志愿書》。
    六、對發(fā)展對象短期集中培訓
    對縣委組織部預審同意的發(fā)展對象,基層黨委要對其進行短期集中培訓。培訓時間在支部大會討論接收預備黨員之前,一般為5-7天(或不少于40個學時)。培訓內容主要是學習《黨章》、中央組織部組織局編寫的《入黨教材》、及《入黨志愿書》填寫要求等。集中培訓結束時基層黨委應對發(fā)展對象進行考核。根據《細則》規(guī)定,未經培訓的,或培訓不合格的,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能發(fā)展入黨。
    培訓結束后,由發(fā)展對象、基層黨委如實填寫《發(fā)展對象短期集中培訓情況表》。
    七、履行入黨手續(xù)(主要有6個方面)
    基層黨委對發(fā)展對象集中培訓后,要及時通知黨支部履行入黨手續(xù)。
    (一)確定入黨介紹人
    入黨介紹人由發(fā)展對象自己約請,或由黨組織指定。由黨組織指定的也要經本人同意,不應硬性指派。入黨介紹人一般由培養(yǎng)聯系人擔任。
    受留黨察看處分尚未恢復黨員權利或尚在緩期登記期間的黨員,不能作入黨介紹人。預備黨員或申請入黨人的直系親屬也不宜做其入黨介紹人。
    一般情況下,一名正式黨員不宜同時做幾名發(fā)展對象的入黨介紹人。
    (二)指導被介紹人填寫《人黨志愿書》
    《入黨志愿書》應由發(fā)展對象本人填寫,因文化水平低,確實不能填寫時,可由黨組織指定黨員按照本人口述的內容填寫,并在落款時署上代筆人的姓名。后,由發(fā)展對象本人簽名蓋章。
    (三)填寫“人黨介紹人”的意見
    兩個黨員介紹人都要分別在被介紹人的《入黨志愿書》中扼要填寫自己的意見。填寫意見后,都要簽名蓋章,注明詳細日期。
    (四)支部對發(fā)展對象進行公示
    公示時間在支部大會召開前15天進行,公示期不得少于10天。農村可在村黨務公開欄公示或采取有線廣播公示,也可召集必要的會議公示;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可在單位宣傳欄內公示,也可采取會議公示。公示結束后,支部要認真填寫《發(fā)展黨員公示情況登記表》作為入黨材料報黨委審批時用。
    (五)支委會審查
    審查發(fā)展對象填寫的《入黨志愿書》和有關材料、經支委集體討論認為發(fā)展對象合格和手續(xù)完備后,即提交支部大會進行討論。
    (六)召開支部大會
    在召開黨支部大會之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提前通知支部每個黨員、發(fā)展對象、列席會議的入黨積極分子及有關人員,確定召開支部大會的時間、地點及內容等。支部負責人要找發(fā)展對象個別談話,指導他做好向支部大會匯報的準備,教育他正確對待可能提出的批評,甚至要做好不被通過的思想準備。
    1、支部大會接收預備黨員的主要程序是:
    a.入黨申請人匯報自己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本人履歷、現實表現、家庭和主要社會關系情況,以及需要向黨組織說明的其他問題。
    b.入黨介紹人介紹申請人的主要情況,并對其能否入黨表明意見。
    c.支委會向支部大會報告對申請人審查的情況,及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的情況。
    d.與會黨員發(fā)表意見,對申請人能否入黨進行討論。
    e.申請人對支部大會討論的情況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f.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黨員的半數,即可作出同意接收申請人為預備黨員的決議。
    2、召開接收預備黨員的支部大會應注意的問題
    a.要保證出席人數。如果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實到會人數不足應到會人數一半的,支部大會不能舉行;雖超過半數,但缺席人數較多,一般也應改期召開。
    b.申請人及入黨介紹人必須參加支部大會。如申請人不能參加會議或兩名入黨介紹人均不能參加會議時,支部大會應改期召開。如一名介紹人不能出席會議,但在會前已將被介紹人的情況向支部作了負責的報告,可以召開支部大會。
    c.在召開接收預備黨員的支部大會前,支委會要通知支部全體黨員。開會時,主持人要引導大家充分發(fā)表意見。
    d.支部大會討論兩個以上的人入黨時,必須逐個討論和表決。
    3、支部大會通過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
    支部大會決議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申請入黨人的主要優(yōu)缺點,應到會和實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人數,對申請人能否被接收為預備黨員的表決結果(贊成、不贊成和棄權的票數各有多少),以及通過決議的日期等。黨支部將支部大會決議填在《入黨志愿書》上,及時報上級黨組織審批。
    八、縣委組織員談話
    基層黨委在審批新黨員前,要約請縣委組織員對預備黨員進行談話。談話的目的:一是了解發(fā)展對象情況,保證審批質量;二是對發(fā)展對象面對面地進行幫助。談話結束后,將談話意見填在《入黨志愿書》相應欄內。未經談話的,黨委一般不得審批。
    九、黨委審批
    黨委審批要及時,必須在支部上報接受預備黨員決議后的3個月內審批,如遇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審批時間,但不得超過6個月。凡無故超過規(guī)定時間而未予審批的,應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黨委審批必須堅持集體討論,不能個人說了算,更不能以黨政聯席會的形式討論審批黨員。黨委審批的意見要填寫在《入黨志愿書》上,注明預備期的起止時間,并通知報批的黨支部。
    十、組織預備黨員宣誓
    黨章規(guī)定:預備黨員必須面對黨旗進行宣誓。舉行入黨宣誓儀式的時間,應盡可能在基層黨委批準預備黨員后及時舉行(一般由基層黨委或黨支部(總支)組織進行)。有些黨支部為了使入黨宣誓儀式更有紀念意義,采取在黨的生日集中舉行入黨宣誓儀式的辦法,也是可以的。
    入黨宣誓儀式的程序
    舉行入黨宣誓儀式的會場,要布置得莊嚴、樸素、整潔。主席臺正中要懸掛中國共產黨黨旗(橫掛)和“中共××委員會(支部)入黨宣誓大會”的會標,誓詞張貼在黨旗下方。
    其程序是:
    ①奏《國際歌》。②黨組織負責人致主持詞,宣布宣誓人的姓名及其入黨時間。③預備黨員宣誓。宣誓人要列隊肅立,面對黨旗,舉右手齊肩握拳,由黨組織負責人領讀誓詞,宣誓人逐句跟讀誓詞。讀完誓詞,宣誓人各報自己的姓名。④預備黨員代表發(fā)言。⑤上級黨組織代表講話。⑥黨員代表講話。⑦黨組織負責人總結發(fā)言。宣誓儀式要組織的嚴密緊湊,時間不宜過長。監(jiān)誓人一般可由上級黨組織的代表擔任。
    十一、預備期的培養(yǎng)考察
    預備期為一年,從支部大會通過預備黨員之日算起。支部每季度對預備黨員考察,并填寫《預備黨員考察表》,以此作為上級黨組織考察預備黨員的重要依據之一。待預備黨員轉正后,此表與其他材料一并歸檔?!?BR>    十二、提出轉正申請
    預備黨員要在預備期滿時,主動向黨組織提出轉為正式黨員的申請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①寫清自己何時、何地由何人介紹人覺,何時預備期滿,并向黨組織提出按期轉為正式黨員的請求。
    ②自己在預備期的表現。要著重寫清楚自己成為預備黨員以來,在政治上、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和其他方面有了哪些進步和提高。
    ③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④后注明申請人姓名和申請時間。
    十三、預備黨員轉正公示
    公示時間在支部大會召開前15天進行,公示期不得少于10天。公示的目的是要進一步聽取黨內外群眾的意見,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jiān)督。公示結束后,支部要認真填寫《預備黨員轉正公示情況登記表》作為入黨材料報黨委審批時用。
    十四、召開支部大會討論預備黨員的轉正
    預備黨員預備期滿后,按期轉正,或延長預備期,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都必須經支部大會討論通過并報上級黨委批準。支委會對預備黨員的轉正問題形成意見后,應及時提交支部大會進行討論,表決通過。召開支部大會討論時,申請轉正的預備黨員必須參加。預備黨員因故不能參加的,應改期討論其轉正問題。
    支部大會討論預備黨員轉正的程序
    1、主持人宣布議程。報告出席會議黨員人數并說明會議是否有效。
    2、預備黨員宣讀轉正申請,匯報自己在預備期間履行黨員義務的情況和主要優(yōu)缺點,提出今后努力方向,以及需要向黨組織說明的其他問題。
    3、入黨介紹人介紹自己對預備黨員進行培養(yǎng)的情況,并提出是否同意按期轉為正式黨員的意見。
    4、黨小組介紹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提出小組意見。
    5、支部委員會向支部大會報告黨支部對預備黨員進行培養(yǎng)、教育、管理和考察的情況,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表現,以及支委會對其能否轉為正式黨員的意見。
    6、與會黨員圍繞預備黨員的轉正申請和情況匯報,以及介紹人、黨小組介紹的情況和意見,對支委會的報告進行討論,認真發(fā)表意見。
    7、在充分發(fā)揚民主醞釀討論的基礎上,支委會綜合大家的意見,提交大會進行表決,并作出決定。表決時,同討論接收預備黨員的支部大會表決辦法相同。
    8、填寫支部大會決議。支部大會表決形成決議后,黨支部的負責同志應及時將決議填入《入黨志愿書》的相應欄目中。
    十五、黨委審批預備黨員
    上級黨委在接到黨支部關于預備黨員能否轉正的決議和黨總支的審查意見后,要嚴格審查預備黨員的材料,聽取組織委員的意見,及時召開黨委會集體討論審批,黨委審批預備黨員能否轉正的辦法與接收預備黨員的審批辦法相同。審批一般不得超過3個月。
    黨委集體討論形成意見后,要認真將審批意見填寫在《入黨志愿書》相應的欄目內,由黨委書記簽名并加蓋黨委公章。對按期(或延長預備期后)轉為正式黨員的,要注明黨齡從何時算起(黨員的黨齡,從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對延長預備期的,要注明延長預備期的起止時間。
    十六、與新黨員談話
    黨支部接到上級黨委的審批結果后,黨支部書記要與新黨員本人談話,要教育其按照黨員標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通知其轉為正式黨員的起始時間,并要及時召開黨員大會,宣布上級黨委的批復。
    十七、入黨材料歸檔
    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以后,黨支部要將其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培養(yǎng)考察表、政審材料、《發(fā)展對象呈報表》、《發(fā)展對象集中培訓表》、《入黨志愿書》、《預備黨員考察表》、轉正申請等有關材料,交黨委存入黨員檔案(干部則存入人事檔案),由所在黨委保存(人事檔案按干部管理保存)。
    十八、發(fā)展黨員工作中需注意的一些問題:
    1、入黨申請人必須年滿18周歲。
    2、05年以后發(fā)展農村黨員,入黨申請人一般是由5名以上的黨員、村組干部和村民代表聯名推薦的先進分子。
    3、申請入黨人向本單位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后,一般不必再寫入黨申請書,但一般要每隔半年左右的時間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況。
    4、黨組織接收入黨申請要注意的其他事項:①在校學生黨員(或現役軍人)應在學校(或部隊)發(fā)展入黨,不能由所在村黨支部發(fā)展入黨;②入黨申請人一般在戶籍所在地或行政關系所在單位的黨組織兩年以上方可提出入黨申請。
    5、幾個時間要求:①從提出入黨申請到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一般在1個月以上;②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后,才能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③從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到確定為發(fā)展對象,培養(yǎng)考察時間必須在1年以上;④計劃發(fā)展對象要經三級預審才能吸收入黨;⑤必須在召開支部大會前15天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10天,對公示期間群眾反映的問題要進行認真調查核實后才能發(fā)展。
    6、會議記錄的要求:應到會人數、實到會人數、實到會有表決權人數要寫清楚,兩個以上的發(fā)展對象要逐個討論、逐個表決。
    7、表格填寫的要求:該簽名的要簽名,該蓋章的要蓋章;沒有內容的填“無”;前后時間不能出現矛盾;相片要貼上。
    8、35周歲以下的共青團員一般要經過團組織推優(yōu),28周歲以下的共青團員要全部經過團組織推優(yōu),“推優(yōu)”時間必須在支委會確定申請人為入黨積極分子之前。
    9、確定農村入黨積極分子為發(fā)展對象,必須有10名以上黨員聯名推薦。
    10、申請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要填寫《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考察表》,支部要指定1—2名正式黨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聯系人。
    11、未經一年以上培養(yǎng)教育的入黨積極分子不能確定為發(fā)展對象;未能聽取黨小組和培養(yǎng)聯系人的意見,或未經支委會或支部大會討論同意,不能把入黨積極分子列為發(fā)展對象。
    12、入黨積極分子每季度要向支部進行思想匯報,支部要每季度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考察,并作考察記錄;預備黨員每季度要向支部進行思想匯報,支部要每季度對預備黨員進行考察,考察材料要完整。
    13、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工作單位發(fā)生變動,黨支部要及時傳遞有關材料。沒有特殊情況,黨支部不能在任期內連續(xù)二年未發(fā)展黨員。
    14、政審外調材料的時間必須在綜合政審材料之前,有關單位(黨組織)必須蓋章以示負責。
    15、凡在申請書中有介紹的家庭成員和主要社會關系,均要進行政審,不得遺漏。(有些鄉(xiāng)鎮(zhèn)女性社會關系往往被遺漏)
    16、計生證明要經過計生部門審核蓋章,違反計生政策的要有計生部門處理終結證明書(調取計生證明時間應在支部形成綜合政審材料前)。
    17、政審的對象如果與申請入黨人同一個支部,情況已經熟悉,可不必進行專項調查,但其政治歷史情況必須在綜合審查材料中有說明。
    18、上級預審同意的發(fā)展對象經集中培訓并進行公示后,要及時召開支部大會接收預備黨員。
    19、在質量把關上做到“五個不”,即未列入發(fā)展對象的不發(fā)展,培養(yǎng)時間不夠的不發(fā)展,未經政治審查的不發(fā)展,沒有參加培訓的不發(fā)展,入黨動機不端正的不發(fā)展。
    20、材料的時間順序:全程聯名推薦先進分子登記表(發(fā)展農村黨員)→申請書、思想匯報→黨小組推薦意見、全程聯名推薦入黨積極分子登記表(發(fā)展農村黨員)或團組織推優(yōu)表→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材料→黨小組推薦意見、全程聯名推薦發(fā)展對象登記表(發(fā)展農村黨員)→黨內外群眾座談材料→政審材料→綜合審查材料→發(fā)展對象呈報表→發(fā)展對象短期集中培訓情況表→入黨志愿書→發(fā)展黨員公示情況登記表→預備黨員考察表→轉正申請→預備黨員轉正公示情況登記表→黨委轉正審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