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支一扶考前經濟常識模擬題及答案

字號:

1.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全面啟動,標志著由中國和東盟10國組成的貿易區(qū)開始步入零關稅時代。該自由貿易區(qū)成立的背景不包括:
    A.經濟全球化與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
    B.WTO的成員國基本上都與其他有關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關系
    C.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變動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D.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對外部市場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
    2.
    經濟全球化是( )。
    A.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fā)展的客觀趨勢
    B.生產社會化發(fā)展的客觀趨勢
    C.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客觀趨勢
    D.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資本輸出的客觀趨勢
    3.
    亞太經合組織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合作方式,即“APEC”方式,這一合作方式的內容是( )。
    ①承認多樣性
    ②強調協(xié)商一致
    ③強調互惠互利
    ④強調自主自愿
    ⑤強調靈活性
    ⑥提倡自主貿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
    絕對優(yōu)勢理論、比較優(yōu)勢理論和要素稟賦論是國際貿易的三個基本理論。其中絕對優(yōu)勢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______提出的。
    A.大衛(wèi)
    B.亞當
    C.休謨
    D.梅奧
    5.
    2013年3月26-2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在( )舉行,這是金磚國家峰會首次在非洲舉行。
    A.尼日利亞
    B.剛果
    C.南非
    D.坦桑尼亞
    1.答案: D
    解析:
    中國和東盟成員都是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實力有限,經濟增長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度高,全球經濟的變動會對其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正是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中的負面影響,在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2.答案: B
    解析:
    生產社會化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并由國內分工發(fā)展為國際分工,人類經濟活動越來越超越民族和國家界線,各國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相互融合、相互交織。所以,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發(fā)展的客觀趨勢。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A
    解析: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qū)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
    鑒于各成員發(fā)展的不平衡,以及政治體制和社會模式的多樣性,APEC形成了獨特的合作方式,即“APEC模式”,其特點是承認多樣化;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xié)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這一非強制性的組織模式,凝聚了各成員為實現(xiàn)組織宗旨而達到的限度的共同意志,表現(xiàn)了區(qū)域經濟組織的效率。它不僅照顧了成員間不同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也較好平衡了各方權益。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B
    解析:
    絕對優(yōu)勢理論,又稱絕對成本說、地域分工說,由英國古典經濟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創(chuàng)立。該理論將一國內部不同職業(yè)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推演到各國之間的分工,從而形成其國際分工理論。絕對優(yōu)勢理論是最早的主張自由貿易的理論。所以選B。
    5.答案: C
    解析:
    2013年3月26-2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在南非德班舉行,習近平參會,這是金磚國家峰會首次在非洲舉行,也是南非自2010年加入金磚國家以來首次主辦金磚國家峰會。因此,本題選擇C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