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深化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

字號:

★以下是教育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南京大學深化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供大家參考。
    以“學雷鋒月”為契機,力求志愿服務生活化。校團委、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聯(lián)合發(fā)起“尋找身邊的雷鋒”系列活動,鼓勵南大學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好人善行,并將對身邊“雷鋒”的感謝與欽佩訴諸筆尖,營造“人人都是雷鋒”的和諧校園氛圍。以IT俠、Green Lasting等校園志愿服務品牌為旗幟,建立“雷鋒”服務站,為廣大師生提供校內服務。各個院系以“學雷鋒應該高調弘揚/低調踐行”為主題進行校內辯論賽,組織主題團日、雷鋒精神學習等團建活動,發(fā)起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新風范。依托志愿服務信息化平臺、追蹤學生第二課堂成長績效,不斷探索與第一課堂育人目標相結合的志愿服務育人共同體建設,力爭使志愿服務真正有益于學生與服務對象,面向不同群體“反哺”社會,保證雙向互動、可持續(xù)發(fā)展。
    以校園義工崗為平臺,促進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與南京大學杜廈圖書館、后勤集團等多個部門展開廣泛合作,開展“我的南大”校園義工崗招募工作,在全校范圍內號召學子關心校園建設、熱心參與志愿服務。適應校園建設和學習生活需要,設立圖書館見習管理員、花卉護理員、宿舍見習管理員、后勤意見采集員、教室巡查員、超市見習經(jīng)理和食堂監(jiān)督員等崗位,為學生提供鍛煉實踐能力和參與校園建設的平臺,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營造和諧友愛的校園環(huán)境。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招募到校園義工400余人,活躍于校園各個角落,深入一線開展服務。
    以大型賽會服務為抓手,推動志愿服務專業(yè)化。多次開展賽前專業(yè)知識培訓,內容涉及基本禮貌禮儀、場館分布、安全應急技能、急救知識培訓等多個方面,針對不同條口、不同服務對象進行分組模擬演練,嚴格把握賽會志愿服務要求,促進服務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亞洲青年運動會期間,南京大學共輸送2900余名志愿者以“小青檸”身份服務于青奧村、五臺山、主媒體中心三個場館,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提供熱情、周到、專業(yè)的服務,得到了外國運動團體、青奧組委與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