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參考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2015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答案參考文章,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擊高一考試網(wǎng)
     一、基礎(chǔ)知識
     1.下列各項中,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戍卒叫,函谷舉
    A.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B.而今安在哉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D.是歲,元和四年也
    2.下面加點字的活用情況不用于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B.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C.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D.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3.下列各句加點的偏義復(fù)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晝夜勤作息 作息:偏在“作”,勞作
    B.勤心養(yǎng)公姥 公姥:偏在“姥”,婆婆
    C.我有親父兄 父兄:偏在“父”,父親
    D.逼迫兼弟兄 弟兄:偏在“兄”,兄長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乘騏驥以馳騁兮
    B.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C.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
    D.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5.下列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蔭:遮蓋
    B.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信:書信
    C.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賄:財物,指嫁妝
    D.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當(dāng):應(yīng)當(dāng)
    6.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氓》運(yùn)用了對比的手法,有女主人公婚前和婚后的對比,也有“氓”婚前婚后的對比,這些對比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物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
    B.《“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一文中作者運(yùn)用了“以小見大”的寫法。
    C.《揀麥穗》中的“小火柿子”是用比喻手法,寄托了心中對人與人之間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淳樸感情的向往與追求。
    D.《歸園田居》描繪了農(nóng)家生活環(huán)境的幽雅、寧靜、平和的特點。詩人運(yùn)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來歌頌田園,抒發(fā)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之情。
    二、默寫名句
    7.補(bǔ)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于嗟鳩兮, !于嗟女兮, ?。ā对娊?jīng)•氓》)
    (2) ,食野之蘋。我有嘉賓, 。(曹操《短歌行》)
    (3)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4)恰同學(xué)少年, ;書生意氣,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三、詩歌鑒賞
    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齊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風(fēng)來影漸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態(tài)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
    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翁坐釣魚。
    【注】①齊安郡,即黃州。此詩為杜牧受權(quán)貴排擠,謫任黃州刺史時作。
    (1)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分表達(dá)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概括。
    答:
    (2)尾聯(lián)運(yùn)用了什么樣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
    四、文言文閱讀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BR>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1)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 B.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繆:盤繞
    C.不知東方之既白 既:既然 D.洗盞更酌 更:更換
    (2)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何為其然也/耳得之而為聲 B.而今安在哉/侶魚蝦而友糜
    C.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固一世之雄也 D.山川相繆,郁乎蒼蒼/相與枕藉乎舟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與例句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A.順流而東也 B.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C.舞幽壑之潛蛟 D.侶魚蝦而友糜鹿
    (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是( )
    A.惋惜曹操如此英雄竟兵敗赤壁 B.贊頌曹操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
    C.慨嘆人生無常,人生短暫 D.借曹操自比,對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悲憤
    (5)對這三段文字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主客問答,是賦體中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蘇子認(rèn)為,清風(fēng)明月,可以隨意拾取,表現(xiàn)了詩人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心靈凈化的境界。
    C.第一自然段把物和人對比著寫,突出了人的渺小,為第二自然段的超脫埋下了伏筆,形成了反差。
    D.這兩段,寫歷史事件,寫眼前之景,寫主客問答,聯(lián)想豐富,轉(zhuǎn)換自然。
    (6)翻譯下列句子。
    (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五、現(xiàn)代文閱讀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①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xì)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lán)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lán)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下。好,還要在牽?;ǖ祝涕L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xì)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②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xì)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xì)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
    ③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郁達(dá)夫《故都的秋》節(jié)選)
    (1)選文第一段文字在寫景的同時,也寫了觀景的心態(tài)、動作,請找出有關(guān)詞語,并說說作者當(dāng)時的心情。
    (2)選文第二段“槐樹落蕊”在描寫上從什么角度表現(xiàn)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并結(jié)合文句進(jìn)行簡要分析。
    (3)結(jié)合全文來看,作者熱愛故都的秋天,為什么卻不選取“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的景物來表達(dá)呢?
    六、語言運(yùn)用題
    11.閱讀下面的文字,提取五個關(guān)鍵詞。(每個關(guān)鍵詞不超過5個字)
    9月3日,沉寂了10多年的安徽淮南市大通“萬人坑”展覽館正式復(fù)館,以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并以“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館”名稱向市民開放。
    1938年夏天,日軍占領(lǐng)了淮南大通礦區(qū),瘋狂掠奪煤炭資源,在此被迫害致死的礦工和抗日志士的遺體累計達(dá)3萬具。1968年,“萬人坑”被重新掘開并建立了大通“萬人坑”階級教育展覽館,先后接待全國各地的參觀者近8 000萬人次,成為聞名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世紀(jì)90年代,“萬人坑”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展館損毀嚴(yán)重。今年4月,“萬人坑”階級教育展覽館正式被從淮南礦業(yè)集團(tuán)移交給淮南市文化部門主管并重新進(jìn)行了修繕,基本恢復(fù)了原貌。
    關(guān)鍵詞:___ _ ____ _____ ___ ____ ____ ___ _____ __ ______
    12.從小我們聽著“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聲、《游子吟》的吟誦聲長大。母親,一個人世間親切的名字。她們用甘甜的乳汁滋養(yǎng)著子女成長,她們將生命熱血全部奉獻(xiàn)給她的孩子。如果,“中國母親”這個偉大的群體能獲得央視“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特別獎,請你為她們寫一段頒獎詞。
    “中國母親”頒獎詞:
    七、寫作題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自然神奇而美妙,人生充滿快樂和希望,大千世界的人與物,需要我們用真情去欣賞。有人說,一個不懂得欣賞的人是缺乏信心的人,因此,我們要學(xué)會欣賞自然、欣賞人生;善于欣賞自己、欣賞他人。
    “欣賞”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領(lǐng)略其中的趣味。從小至今,我們肯定經(jīng)歷過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從中領(lǐng)略到了獨特的趣味。
    請以“欣賞”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文體為記敘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一、1.A(A同例句為被動句,B為賓語前置句,C為定語后置句,D為判斷句)
    2.B(B為名詞作狀語,向南;其余為名詞作動詞,釋義依次為游泳、禮遇、變成焦土。)
    3.C(應(yīng)偏在“兄”,兄長。)
    4.A(“馳騁”古義今義均為奔跑; B.“交通”古義是“交錯,挨在一起”,今義是“運(yùn)輸事業(yè)”;C.“可憐”古義是“可愛”,今義是“值得憐憫”;D.“至于”古義是“到達(dá)”,今義表示達(dá)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5.B(信:這里指使者、媒人。)
    6.C(不是比喻,是象征。)
    二、7.(1)無食桑葚 無與士耽(2)呦呦鹿鳴 鼓瑟吹笙(3)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
    (4)風(fēng)華正茂 揮斥方遒
    三、8.(1)頷聯(lián)中詩人游山賞水,吟嘯抒懷,看似閑適自得;頸聯(lián)中雨夜人散,酒醒聞雁,詩人倍感孤獨寂寞。(2)對比。以當(dāng)年英雄在赤壁爭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釣魚進(jìn)行對比。用以表達(dá)自己雖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卻遭人排擠,壯志難酬。
    秋風(fēng)瑟瑟,柳影漸漸稀疏。我所居住的地方顯得更加寂靜、蒼茫。游賞黃州的山水,閑云倒影在水中,讓人賞心悅目,閑來吟嘯抒懷,日子倒也過得閑適自得。殘燈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經(jīng)散去,酒醒后孤枕難眠,又看到北雁南飛。當(dāng)年英雄豪杰爭雄的赤壁還在,而如今只有我這樣的蓑翁在此垂釣。
    四、(1)C (2)C (3)A (4)C (5)C(“第一段把物和人對比著寫”不對。)
    (6)翻譯答案詳見課本。
    五、(1)詞語:看,聽,細(xì)數(shù),靜對,感覺。悠閑、愜意的心情,表現(xiàn)了對故都秋的熱愛之情。(2)人的感官的角度;或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角度。落蕊“鋪得滿地”“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極微細(xì)極柔軟的”,分別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角度突出了“靜”的特點;“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xì)膩,又覺得清閑”,從視覺的角度以及內(nèi)心感受,寫出了“清”;“有點兒落寞”“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深沉”通過內(nèi)心感受體現(xiàn)了“悲涼”。(3)①那些的風(fēng)景區(qū)都是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地方,與本文要表現(xiàn)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之特點以及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與哀婉之情難以統(tǒng)一;②風(fēng)景吸引了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文人墨客,吟詠秋天的辭章層出不窮,若就此詳寫,很難道出新意,因而,作者另辟蹊徑,選取人們常見的存在于“庭院街巷”景象,深入挖掘,精心提煉,使故都的秋富有生活情趣,別有一番風(fēng)味,使秋味更顯濃烈、新奇。
    六、11.展覽館 復(fù)館 紀(jì)念 抗日戰(zhàn)爭 勝利
    12.中心明確,語言高度概括,簡潔凝練,文筆優(yōu)美,飽含深情。
    七、13.略。
    第II卷(非選擇題)
    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
    評卷人 得分
     二、名句默寫(本題共1道小題,第1題0分,共0分)
    7.補(bǔ)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答對一空給1分。)
    (1)于嗟鳩兮, !于嗟女兮, ?。ā对娊?jīng)•氓》)
    (2) ,食野之蘋。我有嘉賓, 。(曹操《短歌行》)
    (3)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4)恰同學(xué)少年, ;書生意氣,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