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國考行測常識判斷:經濟常識考點儲備

字號:

一、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的概念
    市場經濟,是指由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經濟,即通過市場中的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對資源進行配置。市場經濟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是發(fā)達的商品經濟。
    2.經濟體制
    (1)經濟體制概述
    經濟體制是一種社會經濟組織內部資源配置的機制、方式和結構的總和,是對一定社會經濟運行模式的概括。區(qū)分不同經濟體制的根本標志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勞動者掌握生產資料的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反之,則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
    (2)計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
    ①計劃經濟體制
    計劃經濟的資源配置是通過政府行政手段,即命令、指令和法令而實現(xiàn)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計劃經濟也被稱為“命令經濟”。
    主要優(yōu)點:能夠限度地動員、集中稀缺資源服務于一些明確的國家目標,滿足國家緊急的和壓倒一切的需要,如國家的工業(yè)化、戰(zhàn)后經濟的重建以及戰(zhàn)時經濟等,使整個國家資源配置符合特定的國家目標。
    ②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體制是依靠市場手段對資源進行配置的經濟體制。
    主要優(yōu)點:為人們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機會,促進技術進步和制度創(chuàng)新,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③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
    基于以上兩種體制的優(yōu)劣,在資源配置上,我國既非采取單純的市場經濟機制,也非采取單純的計劃經濟機制,而是兩者兼而有之。這種機制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概念和特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一種,顯然具有市場經濟的共性。但中國的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同一般市場經濟體制相比,它又有其特殊性:
    
    (2)收入分配
    ①按勞分配
    按勞分配,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以勞動作為分配個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shù)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收入,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它體現(xiàn)著個人消費品分配領域中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關系。
    ②按要素分配
    按要素分配是一種總產品在扣除資本耗費與勞動力耗費后,所有剩余被勞動力要素所有者與資本要素所有者依照等量投入得等量剩余的原則分別獲得的分配方式,其實質是各要素主體按照要素的產權含量參加收入分配。
    ③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國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它旨在實行按勞分配并堅持其主體地位的同時,還采取按勞分配以外的多種分配方式。
    在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前提下,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收入分配理論和實踐的重大突破。
    (3)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指社會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是由它的性質和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決定的:①它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代表社會發(fā)展的方向;②它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征;③它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要支柱、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國家實行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物質基礎;④它是實現(xiàn)勞動人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物質保證。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前提。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公有資產占優(yōu)勢,是對全國公有總資產而言,并不要求每一地方和每一產業(yè)的公有資產都要占優(yōu)勢。另外,公有資產占優(yōu)勢,要有量的優(yōu)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