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七年級語文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題答案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2014七年級語文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題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一考試網(wǎng)
    1.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4分)
    ①qīn( )佩 ②zhuó( )著 ③驚心動pò( ) ④中西合bì(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兩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大熊貓長相俊俏,神態(tài)溫訓(xùn),給人以幽雅、活潑的感受。
    ②為了籌建長城站,他謳心瀝血;長城站落成時,這位作風(fēng)凌歷的男子漢也流淚了。
    錯別字
    改 正
    3.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在括號內(nèi)的橫線上填寫相應(yīng)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吳楚東南坼, 。(杜甫《 》)
    ② ,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③惟有綠荷紅菡萏, 。(李商隱《贈荷花》)
    ④相呼相應(yīng)湘江闊, 。(鄭谷《鷓鴣》)
    ⑤ ,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⑥ ,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 詠梅》)
    ⑦征蓬出漢塞, 。( 《使至塞上》)
    ⑧了卻君王天下事, 。(辛棄疾《破陣子》)
    4.名著閱讀。(5分)
    如果說“大鬧天宮”主要表現(xiàn)了孫悟空的勇敢,那么“三調(diào)芭蕉扇”則更多表現(xiàn)了孫悟空的機智。請你結(jié)合
    《孫悟空一調(diào)芭蕉扇》的相關(guān)情節(jié)作具體說明。
    【答】
    5.2007年北京大學(xué)新年聯(lián)歡會上,校長許智宏深情演唱了歌曲《隱形的翅膀》,以此作為送給全體北大學(xué)
    子的新年禮物。你知道許校長的歌聲中寄予了怎樣的期望嗎?請用一句話加以概括。(3分)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
    絕望。
    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我看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
    望。
    我終于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我終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那里會有風(fēng)就飛多遠吧
    。
    隱形的翅膀讓夢很久比天長,留一個愿望讓自己想象。
    【答】
    第 二 部 分 (44分)
    閱讀《黔之驢》一文,完成6-10題。(12分)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嬋淮笪镆?,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
    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xí)其聲,又近出前后,
    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苍唬骸凹贾勾硕?”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
    肉,乃去。
    6.下面哪兩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4分)
    A.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B. 至則無可用
    跪而拾之以歸(《趙普》) 則門鑰不得出(《于園》)
    C. 益習(xí)其聲 D. 盡其肉,乃去
    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七子之歌》)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E. 蕩倚沖冒
    上倚河漢(《黃鶴樓》) 【答】 和
    7.下面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項不正確?(2分)
    A.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驢)以入。 B. 至則無可用,(驢)放之山下。
    C. (虎)以為(驢)且噬己也,甚恐。 D. 然(虎)往來視之,覺(驢)無異能者。
    【答】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譯文】
    9.“稍出近之”、“稍近益狎”兩句中的“稍”是什么意思?這兩個字對表現(xiàn)“老虎”有什么作用?(2分
    )
    【答】
    10.選文所述寓言故事已經(jīng)演化為成語“黔驢技窮”。請你模仿《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拔苗助長”的釋義
    ,解釋它的意思。(不超過100字)(2分)
    【拔苗助長】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夸口說自己幫助苗長
    了。他兒子聽說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后來用來比喻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黔驢技窮】
    閱讀《沁園春 雪》,完成11-13題(6分)
    沁園春 雪
    毛澤東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11.閱讀詩詞要通過想象去感受詩詞所創(chuàng)造出的具體生動的形象。請展開合理想象,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須
    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一句所表現(xiàn)的畫面描述出來。(2分)
    【答】
    1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一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2分)
    【答】
    13.作者在詩中列舉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有什么用意?(2分)
    【答】
    閱讀《一面》中的幾段文字,完成14-16題。(6分)
    門外,細雨煙似地被秋風(fēng)扭著卷著,不分方向地亂飛。店里冷得象地窖一樣,冷氣從褲管里向上鉆。忽然,
    我看見架上橫排著一列中文的《毀滅》?!稓纭?我記得一本什么雜志上介紹過,說是一本好書??匆幌?BR>    那書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象得到了保證似地,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記(我讀魯迅先生的書,一向是這么讀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開了:書沒有切邊。一個結(jié)
    實而矮的日本中年人——內(nèi)山老板定了過來。
    “先生,這本書多少錢?”對于同情中國的內(nèi)山老板,我總是帶著敬愛和感激,叫“先生”的,雖然并沒有
    什么根據(jù)。
    他殷勤地點頭,接過書翻了翻底頁:
    “一塊四。”
    一杯冒著熱氣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象我,穿著一身黃卡嘰布的工人制服,嵌著“ Conductor!X X
    ”藍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腦勺上,平素看慣了西裝同胞的嘴臉,現(xiàn)在忽然受著這樣的優(yōu)遇,簡直有點窘了起
    來。
    “你買一本吧,這書是很好的。”
    我真躊躇起來了;飯是不能不吃的,然而書也太好了,買一本放在床頭,交班回來,帶著那種軟綿綿的疲
    倦躺著看這么幾十頁,該多好!我摩挲著那本書,舍不得丟開,也不說買,不買。
    內(nèi)山老板大概這時看出點什么苗頭,就笑著回頭對里面說了一句日本話,原先和內(nèi)山說話的那個老人咬著
    煙嘴走了出來。
    他的面孔是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dān)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fā)約
    莫一寸長,原是瓦片頭,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體
    “一”字。
    “你要買這本書?”他看了我一眼。那種正直而好心腸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
    慈愛交綜著的撫摩似的。 “是的?!蔽业偷偷卣f。 他從架上扳下一本書來,版式紙張和《毀滅》一模一樣
    ,只是厚一點點,封面上印著兩個八分體的字:《鐵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小袖管緊包在腕子上:
    “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一本好?!?BR>    14.第一段中劃線句屬于什么描寫?它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5.聯(lián)系節(jié)選的語段,說一說“西裝同胞的嘴臉”是怎樣一副嘴臉。(2分)
    【答】
    16.選段最后畫線的句子:“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一本好?!苯Y(jié)合上下文分析,魯迅先生為什么這樣
    說。(2分)
    【答】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19題。(6分)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唐三彩
    ①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又稱口頭或無形遺產(chǎn),是相對于有形遺產(chǎn)即可傳承的物質(zhì)遺產(chǎn)而言。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
    重要特征,就是人是文化的主人,不像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可以存放。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至少有一半在中國,中
    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一半在河有,民間手工技藝唐三彩即其中標本之一。
    ②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jīng)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
    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基本釉色。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
    制過程中發(fā)生化學(xué)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班駁陸離、色彩自然協(xié)調(diào),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
    獨特風(fēng)格的傳統(tǒng)工藝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shù)魅力。
    ③ 唐三彩器物形體圓潤、飽滿,與唐代藝術(shù)的豐滿、健美、闊碩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種類繁多,主要有
    人物、動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動物的比例適度,形態(tài)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在人物俑中,
    武士肌肉發(fā)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滿。動物以馬和駱駝
    為多。
    ④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輸出國外,深受異國人民的喜愛。這種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斕釉彩、鮮麗瞬亮的光澤
    、優(yōu)美精湛的造型著稱于世,唐三彩是我國古代陶器中一顆璀燦的明珠。
    17.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什么是“唐三彩”。(2 分)
    【答】
    18.請對文中畫線句子的語言特點作具體分析。(2分)
    【答】
    19.西方一位學(xué)者說,唐三彩是“需要跪下來欣賞的藝術(shù)”,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簡要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