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zhì)》臨考預測試題(2)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下列選項中,對概念所做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將細菌概括為生物
    B.將邏輯學概括為科學
    C.將吉普車概括為車
    D.將亞洲人概括為中國人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D項屬于限制。
    2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桌面上有一個任務欄,通常在任務上有一個“En”圖標。以下有關“En”圖標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沒有任務作用
    B.它是任務欄的標識
    C.它是某一窗口的提示符
    D.它是輸入法圖標.說明當前輸入方式為英文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在Windows桌面上有一個任務欄,任務欄上包括【開始】圖標和其他正在執(zhí)行的程序的圖標。一般在右下角還有其他圖標,如喇叭圖標、輸入法圖標和時間圖標等。其中圖標“En”是輸入法圖標,它說明當前系統(tǒng)輸入方式為英文。單擊該圖標產(chǎn)生一個輸入法選擇菜單。再單擊某項,可從中選擇輸入方法,也可以通過快捷鍵進行切換。故選D。
    3以下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的文言別稱,屬于美術的是(  )。
    A.絲竹
    B.墨寶
    C.丹青
    D.金石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青色,故稱畫為“丹青”?!澳珜殹敝刚滟F書法的真跡,也用來尊稱別人寫的字或畫。“金石絲竹”: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種樂器.也形容各種聲音。故選C。
    4地球上生物生長的大部分能量來自于(  )。
    A.太陽
    B.月球
    C.礦物
    D.海洋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地球上幾乎所有生態(tài)系統(tǒng)所需的能量都來自太陽,生產(chǎn)者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固定在它們所制造的有機物中。故選A。
    5下列在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中表示老四的是(  )。
    A.季
    B.孟
    C.叔
    D.仲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故選A。
    6人獲得全面發(fā)展的根本保證是(  )。
    A.先進的社會制度
    B.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C.腦體結合
    D.教育和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根據(jù)馬克思對人全面發(fā)展的論斷可知,教育和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是人獲得全面發(fā)展的根本保證,也是人獲得全面發(fā)展的途徑。故選D。
    7紫外線促使人體合成(  )以預防佝僂病。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進而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故選D。
    8在Windows操作環(huán)境下。要將整個屏幕畫面全部復制到剪貼板中應該使用(  )鍵。
    A.PrintScreen
    B.Page Up
    C.Alt+F4
    D.Ctrl+Space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PrintScreen可以將整個屏幕畫面全部復制到剪貼板中,Alt+PrintScreen為復制當前活動窗口。故選A。
    9劉老師正在上課,學生路路突然站起來,指出劉老師講解中的錯誤,劉老師板著臉說:“路路,老師不如你,以后就由你來上課好了!”說完,劉老師若無其事地繼續(xù)上課。下列選項中。對該教師行為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
    A.維護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B.漠視了學生的主導地位
    C.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地位
    D.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劉老師面對學生的提問,沒有做到因勢利導,而是說:“路路,老師不如你,以后就由你來上課好了!”這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勇于思考,樂于提問的積極性。故選D。
    10變經(jīng)驗型為科研型,是指靠(  )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A.繼承教育傳統(tǒng)
    B.教育科學研究
    C.在學生身上多花時間
    D.多次重復加深記憶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教育科研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先導,為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教育科學研究是從經(jīng)驗型轉(zhuǎn)變?yōu)榭蒲行偷年P鍵。故選B。
    1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這句詩句的作者是(  )。
    A.龔自珍
    B.魏源
    C.林則徐
    D.張際亮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這句詩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詩。故選C。
    12在PowerPoint的幻燈片瀏覽視圖中,用戶不能進行的操作是(  )。
    A.插人幻燈片
    B.刪除幻燈片
    C.設置幻燈片中圖片的動畫效果
    D.修改幻燈片的內(nèi)容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修改幻燈片內(nèi)容只能在普通視圖的時候進行修改。故選D。
    13下面哪種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  )
    A.風能
    B.太陽能
    C.天然氣
    D.水資源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不可再生資源是指人類開發(fā)利用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種礦物、巖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chǎn)、非金屬礦產(chǎn)等。故選C。
    14夏天從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發(fā)現(xiàn)啤酒外面“出汗”,對這種現(xiàn)象正確的解釋是(  )。
    A.酒從瓶中滲出
    B.空氣中水蒸氣汽化
    C.啤酒瓶上的水汽化
    D.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空氣中有大量水蒸氣,由于取出的物體溫度較低,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附在啤酒瓶上。故選D。
    15學校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取費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所收費用。
    A.責令退還
    B.雙倍退還
    C.沒收
    D.追繳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學校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取費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故選A。
    16(  )是教育改革的起點和依據(jù)。
    A.真正實現(xiàn)教育觀念上的變革
    B.社會人才觀的改變
    C.教師教學理念的轉(zhuǎn)化
    D.考試選拔制度的變革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教育改革涉及觀念的變革、實踐的拓展等環(huán)節(jié),但改革的起點是觀念上的變革,思想觀念具有先導作用。真正實現(xiàn)教育觀念上的變革,是教育改革的起點和依據(jù)。故選A。
    17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產(chǎn)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體現(xiàn)了教師職業(yè)的(  )角色。
    A.傳道授業(yè)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朋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教師的言行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產(chǎn)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故選B。
    18創(chuàng)新教育是以(  )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
    A.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B.提高人的綜合素質(zhì)
    C.培養(yǎng)人的完善人格和健康體魄
    D.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創(chuàng)新是教育發(fā)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創(chuàng)新教育以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這是素質(zhì)教育觀的核心要求。故選A。
    19基礎教育改革的緊迫任務是(  )。
    A.提高學生成績
    B.走向素質(zhì)教育
    C.改變教師教育思想
    D.加大教育投入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擺脫“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建立和完善素質(zhì)教育體系。故選B。
    20下列不屬于新課程體系所涵蓋的一項是(  )。
    A.幼兒教育
    B.義務教育
    C.普通高中教育
    D.中等職業(yè)教育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新課程體系包括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yè)教育不屬于其中。故選D。
    21下列畫家不屬于文藝復興三杰的是(  )。
    A.達•芬奇
    B.拉斐爾
    C.畢加索
    D.米開朗基羅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文藝復興三杰是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
    22秦始皇滅六國后,統(tǒng)一了全國文字,這種漢字稱作(  )。
    A.隸書
    B.小篆
    C.楷書
    D.行書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的措施:①把小篆作為全國規(guī)范的文字;②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圓形方孔錢;③統(tǒng)一度量衡。故選B。
    23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  )。
    A.個性化
    B.創(chuàng)新
    C.穩(wěn)定
    D.常規(guī)化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故選B。
    24(  )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A.以人為本
    B.發(fā)展素質(zhì)
    C.提高能力
    D.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以人為本,育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應當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故選A。
    25將“學生”限制為“中學生”,概括為“知識分子”。以下哪項對上述限制和概括的評價為確切?(  )
    A.限制和概括都正確
    B.限制和概括都不正確
    C.限制正確,概括不正確
    D.限制不正確,概括正確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學生”與“中學生”是屬種關系,限制正確;“學生”與“知識分子”不是種屬關系,概括不正確。故選C。
    26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
    A.林則徐
    B.魏源
    C.嚴復
    D.孫中山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歷史學家范文瀾稱贊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選A。
    27新義務教育法修訂的時間是(  )。
    A.1986年
    B.1982年
    C.2006年
    D.1990年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義務教育法于2006年修訂。故選C。
    28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根據(jù)憲法,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下列描述與《未成年人保護法》不一致的是(  )。
    A.保護未成年人,主要是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
    B.教育與保護相結合是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C.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guī)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國家根據(jù)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特殊、優(yōu)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第六條可知,“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組織、城鄉(xiāng)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故選A。
    29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guī)定,對在校園內(nèi)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chǎn)的,由(  )來處罰。
    A.學校
    B.教育主管部門
    C.家長
    D.公安機關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guī)定,對在校園內(nèi)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chǎn)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故選D。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在優(yōu)秀班主任報告會上,古老師這樣回顧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個新生小磊剛剛轉(zhuǎn)來,不喜歡說話,下課后也不和其他同學一起去玩,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一般。于是,在課間活動中,古老師領著這個學生和其他學生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小磊在“雞媽媽”的保護下玩得很開心。從此以后,小磊的性格逐漸開朗了許多,成績也提高了。
    小明學習成績不好,同學不喜歡他,古老師后來發(fā)現(xiàn)小明的手工玩具做得很棒,就鼓勵他帶領幾名同學參加學校手工制作工藝品大賽,結果小明所在的小組還拿了第一名。這以后.同學們都請小明教如何做手工制品,小明也愛學習了,還擔任了科學小組組長。
    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盡管古老師不喜歡她的行為,但還是做了家訪了解情況,分析她這樣做的原因。于是,古老師觀察她的行為,找她談心,給她講道理,直到她改正。
    教學十余載,古老師每周寫一篇教學心得體會,近又參加了網(wǎng)上教師職業(yè)培養(yǎng)活動,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高知識素養(yǎng)。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評析古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解析
    第一。古老師踐行了“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道德。古老師注重責任意識,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能夠盡職盡責地處理,不怕臟、不嫌煩,積極與家長溝通,與學生一起游戲,教育實踐中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
    第二。古老師踐行了“關愛學生”的職業(yè)道德。古老師將全身心的愛投入到工作中,以師愛作為工作的核心動力,和學生一起游戲,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耐心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貫等,都是出于對學生的關愛。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師德的靈魂——“關愛學生”。
    第三。古老師踐行了“教書育人”的職業(yè)道德。古老師遵循教育規(guī)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通過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小明的手工玩具做得很棒”,通過耐心教導,改正“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行,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第四,古老師踐行了“為人師表”的職業(yè)道德。古老師堅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第五,古老師踐行了“終身學習”的職業(yè)道德。古老師堅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懊恐軐懸黄虒W心得體會”,“參加網(wǎng)上教師職業(yè)培養(yǎng)活動”,潛心鉆研業(yè)務,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水平。
    31“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事實上,若是某種數(shù)學問題的話,說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是對的,麻煩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種數(shù)學問題那樣。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現(xiàn)在往往不靈了。正因為如此,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后,就會止步不前。因此,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然而,尋求第二種答案,或是解決問題的其他路徑和新的方法,有賴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那么,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這樣回答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xiàn)代技術,從數(shù)學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chuàng)意。這種情況可能出現(xiàn)在六分鐘之后,也可能在六個月之后,六年之后,但當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xiàn)?!?BR>    我對此完全贊同,知識是形成新創(chuàng)意的素材,但這并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
    認為“我不具備創(chuàng)造力”的人當中,有的覺得創(chuàng)造力僅僅是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的,從而進行自我壓制。不言而喻,在創(chuàng)造的宇宙里,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即便是他們,也并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如此非凡的靈感。相反,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chǎn)生于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并對它反復推敲,逐漸充實。
    由此看來,區(qū)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chuàng)造力,主要根據(jù)之一是,擁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會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即使他們不知道將來會產(chǎn)生怎樣的結果,但他們很清楚,小的創(chuàng)意會打開大的突破口,并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yōu)楝F(xiàn)實。
    問題:
    (1)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2)只有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才具備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為什么?
    參考解析
    (1)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有淵博的知識,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并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
    (2)因為,只要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即使不知道這些想法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也要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yōu)楝F(xiàn)實,那么小的創(chuàng)意會打開大的突破口,任何人都能擁有創(chuàng)造力。
    【解析】
    第一題.文段第三段指出,“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xiàn)代技術,從數(shù)學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chuàng)意。這種情況可能出現(xiàn)在六分鐘之后,也可能在六個月之后,六年之后。但當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xiàn)”。可以概括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需要使自己學識淵博。第四段又指出:“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由此總結創(chuàng)造性必要的要素一共有四點。
    第二題,后一段,總結性段落,告訴我們,只要留意細小想法,并堅信一定能實現(xiàn)就可以擁有創(chuàng)造力。
    32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我現(xiàn)在不知該怎樣面對我們的班主任,她對我們動不動就是一頓罵,甚至打上幾巴掌。有把一個同學打得都流鼻血了。還有,有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因一些知識點不懂.提出疑問,班主任不僅說了一些很刺激的話,而且課也不上了,坐到講臺上就向我們大發(fā)脾氣,說400分以上的同學留下來聽課,其他同學不愿意上課、聽不懂的就滾到操場上玩去!不讓我們上課,我想問她有這個權利嗎?她曾經(jīng)找我們班的一個女生談話,說:“×××,你看你臉皮蠻厚的,我從初一講到初三,你一點愧疚感都沒有,說難聽點就是死不要臉?!?BR>    你猜猜我們同學管她叫什么?——變態(tài)老師!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參考解析
    這位教師的做法是非常不妥當?shù)?嚴重違背了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
    首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教師愛國守法。愛國守法要求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guī),依法履行教師職責和義務,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材料中教師肆意打罵學生。侮辱學生人格,違反了《教育法》。
    其次,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教師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不得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材料中教師對學生教育的耐心不足,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不能體現(xiàn)關愛學生。
    再次,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教師為人師表。為人師表要求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語言規(guī)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材料中老師對學生的批評言語粗魯,侮辱學生的人格,不僅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給學生呈現(xiàn)出了不良的人格形象,沒有做到為人師表。
    作為一名班主任,應當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威信,這樣才能建設好班級。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文。
    東鄰人家的岳母死了,殯葬的時候需要一篇祭文,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師幫寫一篇。塾師便從古本里規(guī)規(guī)矩矩地抄了一篇.沒想到誤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禮正在進行的時候,識字的人發(fā)現(xiàn)這篇祭文完全弄錯了。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責問老師。塾師解釋說:“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無論如何不會錯,只怕是你家死錯了人?!?BR>    要求:請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的內(nèi)容或含義,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參考解析
    【范文】
    用生活豐富教材
    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下,相當一部分教師“以本(教材)為本”的意識十分頑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當“圣經(jīng)”來使用,認為“書上有什么,我就講什么;書上怎么寫,我就怎么講;寫進書本的都是正確的?!辈粫褧镜闹R,經(jīng)過自己的處理,合理運用到生活中,以致于在殯葬的時候出現(xiàn)這場鬧劇。我們現(xiàn)在有些教師把自己束縛在教材中,對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掰開揉碎,繁講細講,生怕有半點遺漏,認為只要把教材內(nèi)容灌輸給學生即可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單調(diào)、沉悶。
    現(xiàn)代課程論強調(diào)課程是“教科書與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與教學環(huán)境”構成的復雜、開放系統(tǒng),因此教材是實施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但不是的課程資源,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課改的精神告訴我們:教材應具有開放性和彈性,應有利于學生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收集資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反思等,從而實現(xiàn)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這些新的課程理念使我們重新認識教材的“法定”性質(zhì),只強調(diào)“教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指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必須突破教材的禁錮,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僅僅是教教材,應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淪落為教材的奴隸,既要運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憑借教材又不依賴教材。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聽到朋友的夫人責罵拆表的孩子之后,連連搖頭說:“你打掉了一個‘愛迪生’?!彼H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領出來,帶到修表店看師傅修表。陶行知對那住夫人說:“鐘表店是學校,修表師傅是老師,一元六角錢是學費,在鐘表店看一個多小時是上課,自己拆了裝,裝了拆是實踐。做父母的與其讓孩子挨打,還不如付出一點學費,花一點功夫,培養(yǎng)孩子好問、好動的興趣。這樣,‘愛迪生’才不會被打跑、趕走?!庇纱丝闯?,只有將“生活”這本教材靈活地運用好,并將書本知識融匯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觀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敏銳地觀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內(nèi)容、時代的“活水”來充實、豐富教材。教材只是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教師要擺脫教材的束縛,就應具備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fā)的能力。其實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包括學生的經(jīng)驗、生活的環(huán)境、教學設備設施、自然和社會資源、網(wǎng)絡資源等等。只要我們留意生活、敏銳觀察,豐富的生活積累將成為我們教學信手拈來的生動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只要我們摒棄傳統(tǒng)“照本宣科”的教學觀念,增強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fā)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為神奇”,使教材這一課程資源的價值得到“超水平”發(fā)揮。
    【解析】
    本題是材料作文。需要理解故事內(nèi)涵,提煉中心思想。題目通過一則寓言,體現(xiàn)了私塾先生奉書本為“圣經(jīng)”的錯誤教書觀念?!皶鲜遣粫e的,錯誤在人”“書本上的一切都是修訂好的,不會有任何差池”“人應該去迎合書本既定的知識、理念”等一些錯誤的觀點,在現(xiàn)實教學中確實存在。本題意在考查教師對于書本教學的態(tài)度,不應是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而應是開放、包容的。知識可以來源于生活,靈活于生活。
    在立意的選擇上,可以從教師對待書本的態(tài)度上,多角度靈活選擇主旨。如“不能一味死讀書。需要結合生活”“教學來源于生活,以生活來深化教材的內(nèi)容,不拘泥于教材”。第二個角度,從內(nèi)容與題干的匹配度上看.是佳角度。
    范文開門見山,提出在目前社會上某些教師的本本主義、教條主義,與材料中“私塾老師的問題”相似。緊接著作者直抒胸臆,對錯誤的教育觀念進行批駁,擺明了自己的立場,為后文正確觀點的引出作了鋪墊。第二段,通過道理論證.明確課程的意義,擺正教師對教材應有的態(tài)度:教育需要來源于生活,不能一味就書論書。第三段,以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體現(xiàn)出教師在生活中如何豐富教學的內(nèi)容,如何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結尾處。提出合格的教師應該如何教育學生,即“教師要敏銳地觀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內(nèi)容、時代的‘活水’來充實、豐富教材”緊扣主題,深化中心,為教師今后的教學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形象地闡釋了應該怎樣踐行這種生動的教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