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混濁而我獨(dú)清,眾人皆醉而我獨(dú)醒”唱出你心中的憤慨與無奈,路漫漫而且修遠(yuǎn),你說過要上下求索??勺罱K,你還是“懷石”而投江。在歷史的扉頁上留下光輝的一撇,司馬遷的巨著也撰下了“第一個愛國詩人”的一頁。然而在我心里你雖是愛國的,卻也是愚昧的,你雖是愛國者,卻不是大丈夫。因此站在與你相擁的汨羅江上,不會有我的眼淚。
你以芳草自喻,你以高潔修身,可你卻心口不一,可你卻也愚昧,甚至沒有大義。為什么你要選擇擁入汨落江?難道死是你愛國的選擇嗎?還是因為你失去可楚王的寵信,做不了官,故而有此選擇?或許你會反駁我說,你是因為無法施展抱負(fù),無法以身效國,無法澄清官場的混濁……但我要說,縱使你有一萬個堂而皇之理由選擇投江,你也該有一萬個選擇活著,而且“路漫漫而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所”就該是你第一萬零一個活著的理由……
雖然你被流放,雖然你不在官場,雖然你已失去“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但你仍可在世救民而效國,你仍可扶民而忠國,你仍可讓民擺脫混濁之世而治國。只可惜,你選擇了汨羅江,自愚地以死逃避渾濁的世道,你愚昧地選擇汨羅江而以身殉國。你不該置水深火熱的人民于不顧,你不該置垂危的國家于不顧,你該堅強(qiáng)地站起,挑起“激濁揚(yáng)清”之大任……
或者,倘若這五千的中國史中,賢人明士都像你一樣用死名于世,那么世間的邪惡該是怎樣的猖狂,邪又怎樣能勝正?由次觀之,你的選擇不是一個錯誤嗎?你的選擇不是將你的“上下而求索”拋之九霄嗎?
嗚呼!我說不出話來,我雖承認(rèn)你的愛國,但我不認(rèn)為你是一個大丈夫——一個七尺男兒的中國大丈夫。
大丈夫,就該有“威武不能屈”的堅強(qiáng),就該有“待重頭,收復(fù)舊山河”的壯志,就該有“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洲”的豪情……而你屈原卻在挫折面前折了腰。站在歷史的長河上,我不會向汨羅江灑一滴眼淚……
你以芳草自喻,你以高潔修身,可你卻心口不一,可你卻也愚昧,甚至沒有大義。為什么你要選擇擁入汨落江?難道死是你愛國的選擇嗎?還是因為你失去可楚王的寵信,做不了官,故而有此選擇?或許你會反駁我說,你是因為無法施展抱負(fù),無法以身效國,無法澄清官場的混濁……但我要說,縱使你有一萬個堂而皇之理由選擇投江,你也該有一萬個選擇活著,而且“路漫漫而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所”就該是你第一萬零一個活著的理由……
雖然你被流放,雖然你不在官場,雖然你已失去“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但你仍可在世救民而效國,你仍可扶民而忠國,你仍可讓民擺脫混濁之世而治國。只可惜,你選擇了汨羅江,自愚地以死逃避渾濁的世道,你愚昧地選擇汨羅江而以身殉國。你不該置水深火熱的人民于不顧,你不該置垂危的國家于不顧,你該堅強(qiáng)地站起,挑起“激濁揚(yáng)清”之大任……
或者,倘若這五千的中國史中,賢人明士都像你一樣用死名于世,那么世間的邪惡該是怎樣的猖狂,邪又怎樣能勝正?由次觀之,你的選擇不是一個錯誤嗎?你的選擇不是將你的“上下而求索”拋之九霄嗎?
嗚呼!我說不出話來,我雖承認(rèn)你的愛國,但我不認(rèn)為你是一個大丈夫——一個七尺男兒的中國大丈夫。
大丈夫,就該有“威武不能屈”的堅強(qiáng),就該有“待重頭,收復(fù)舊山河”的壯志,就該有“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洲”的豪情……而你屈原卻在挫折面前折了腰。站在歷史的長河上,我不會向汨羅江灑一滴眼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