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政治時事熱點專題預測三

字號:

專題四: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考眼非常解讀】
    1. 黨和國家為什么要高度重視抗災救災工作?①這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由黨的宗旨決定的②這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③有利于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密切黨群關系,是黨和政府取信于民④有利于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例: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全國人民空前團結、臨危不懼、百折不撓、奮勇抗災】
    2. 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我們應如何做?①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對各種自然災害的監(jiān)察預警能力,制定相應的抗災救災預案②加強防災救災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自然災害的認識與抗災救災能力;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③培養(yǎng)責任意識,樹立奉獻精神,做負責任的公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公眾服務。
    3. 甘肅舟曲泥石流發(fā)生后,漢族、藏族、回族、維吾爾族、羌族……所有人的心都緊緊地連在一起,紛紛奔赴舟曲災區(qū)開展搶險救災,把無私援助之手伸向舟曲同胞。這說明了什么?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形成了平等、互助、和諧、團結的民族關系;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戰(zhàn)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合作凝聚力量,團結力量大
    4. 作為一名中學生,能為災區(qū)做些什么?如果身處災區(qū),勇敢的加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動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不在災區(qū),可以組織動員社會各界發(fā)揚中華民族扶貧就困的傳統(tǒng)美德,向災區(qū)捐款捐物;可以為災區(qū)小朋友寫信,安慰他們,鼓勵他們勇敢的戰(zhàn)勝困難;為災后重建工作閑言獻策
    5. 面對災區(qū)的同齡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人生難免有挫折,我們要勇敢的面對挫折;我們要學會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磨練堅強的意志;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我們要相信黨和國家,永遠跟黨走;化悲痛為力量,學會自立自強,和全國人民一道共建家園
    6. 在救災過程中中,身處不同角色的人承擔了怎樣不同的責任?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每個人都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社會。①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災區(qū)實地察看災情,統(tǒng)籌指揮,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對抗震救災工作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政軍各部門始終把搶救受災群眾生命放在第一位,切實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加強對天氣和險情的監(jiān)測預報,切實做好抗災救災工作。②解放軍戰(zhàn)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醫(yī)護人員、電力通訊工人和志愿者等各行各業(yè)的人們戰(zhàn)斗在抗災第一線,發(fā)揮了突擊隊的作用。哪兒有險情,哪兒就有他們的身影,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③社會各界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積極為災區(qū)捐款捐物,幫助災區(qū)群眾共度難關、重建家園。
    專題五:公平正義 法治中國
    【中考預測】
    1. 重慶黑社會組織頭目陳明強等人、黑社會保護傘文強等被繩之以法說明了什么?①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②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適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④我國法律是保護人民、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⑥我國法律是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xiàn)。⑦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學法、懂法,守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
    2.重慶公安局“涉黑涉惡”線索絕大多數(shù)來自群眾舉報,其中80%都是實名舉報,你從中感悟到什么?①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崇尚公平,維護正義.②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離不開人民的參與、支持與監(jiān)督。③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④公民的法制觀念,權利意識明顯增強。
    3.“打擊酒駕”這一熱門法制詞匯折射出我們所學的哪法律知識?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有力保障。③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的功能,并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護人民的利益.④法律靠國,永強制力保實施。④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生命權不容侵犯。
    4.“網絡監(jiān)督”、“網絡問政”的重要意義.①拓寬了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有利于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②有利于健全法律監(jiān)督制約機制,防止腐敗和權力被濫用;⑨有利于促進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政府職能,為人民辦實事;④有利于黨和政府決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學化,尊重民意,反映民意等等。
    5.公民利用網絡表達意見是應注意什么?應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語言文明;應當實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實污辱誹謗他人: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他人的合法利益等,不得超出法律許可的范圍。
    專題六:世界舞臺 責任中國
    【中考預測】
    1.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氣候變化、核不擴散等重大問題的過程中,中國的看法、主張和舉措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這說明了什么?中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日益馨高;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一個和 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等.
    2.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的原因是什么?①中國走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⑦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⑦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努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辰;中國自覺履行國際責任,信守承諾,樹立了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等等.
    3.面對當今的世界發(fā)晨新要求,我們青少年要:①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和全球觀念。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以客觀、平等的態(tài)度,尊重囚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丈化的優(yōu)點,長處,以開放的心胸和態(tài)度,以理解和尊重的態(tài)度與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不同民族、文化、宗教與習俗背景的人交往,③積極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4.胡錦濤溫家寶出席國際性會議就固際金融 危機、氣候變化.核不擴散和核載軍等重大國際問題期明了中國的看法.主張和舉措,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向世界承諾減排目標.材科體現(xiàn)了教材的哪些知識?①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②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致力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③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④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我國政府為什么開晨全方位外交,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與合作?①經濟全球化把世界各國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中國必須融入世界發(fā)展的大潮中.②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④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④開展全方位外交,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6.總理指出:“我們相信,中國舉辦世博會既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對最廣泛傳播和弘揚世博會理念、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1)說說進入新世紀后,中國面臨著哪些機遇? ( 2)我們應如何抓住世博會給我們帶來的機遇?(1)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 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fā)展;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方興未艾;30多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的堅實的物質基礎等,
    (2)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一興國之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大力發(fā)展低碳經濟,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加快建設生態(tài)文明; 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為現(xiàn)代化 建設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