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題

字號:

這篇關于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題,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更多初中二年級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物理
單元 月考 期末 下冊
同步輔導 課件 教案 說課稿
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在圖9中, 圖(選填“甲”或“乙”)表示遠視眼成像示意圖。矯正遠視眼應佩戴眼鏡的鏡片是 透鏡(選填“凸”或“凹”)。
    2.在碗里放一枚硬幣, 當碗里盛滿水并靜止時,看上去碗底的硬幣要比實際的深度__________些,這是由于光從 射向 在水面發(fā)生________的緣故,同樣的道理,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__________彎折.
    3.如右圖所示,MN是物質A和B的分界面,且其中之一是空氣,一束光線從物質A射到物質B,則入射角為__________度,折射角為__________度,其中__________物質是空氣.
    4、在湖邊,小麗看到了平靜的湖水中金魚游弋于藍天白云之間,她看到的金魚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白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
    5、單位換算:(1)20cm= mm= nm
    (2)0.2h= min= s (3)108km/h= m/s,
    6、速度是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人正常步行速度為 m/s
    7、百米賽跑時,觀眾采用 的方法來判斷快慢
    裁判采用 的方法來判斷快慢
    8、如圖B5-4所示,用甲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 cm,用乙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 cm.。
    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膠片,通過晶狀體的調節(jié)將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在 上。圖是不同位置處的兩個物體的成像示意圖。由圖可知:眼睛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的焦距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人眼若長期觀察近處物體,會造成晶狀體過度彎曲,當他看遠處物體時,像會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應戴 制成的眼鏡加以矯正。
    10、某同學測出一木塊長29.50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數(shù)據(jù)中的準確值是 cm,估計值 cm。
    11、小芳同學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她首先按圖11所示完成儀器裝配,圖中H點是2倍焦距處。經(jīng)過調節(jié),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把蠟燭向______(選填“上”或“下”)調;或將透鏡向 調。從而使 中心,透鏡光心 、光屏中心在 ,目的是
    12、在用放大鏡看報紙上的字時,若要使看到的字變大,則透鏡應該適當 字面(“遠離”“靠近”)
    13、投影儀成像時,若要使所成的像變大,則鏡頭應該向 移動,且投影儀 屏幕(“遠離”“靠近”)
    二、選擇(每題2分,共32分)
    1、某同學用焦距為10㎝的凸透鏡去觀察書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圖1所示,則文字到凸透鏡的距離為( )
    A、25㎝ B、15㎜
    C、6㎝ D、12㎝
    2、圖3所示的四個情境中,屬于實像的是( )
    3、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縮小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虛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5.下面四幅圖中的現(xiàn)象,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
    6.一束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當入射角逐漸增大時,折射角的大小將:( )
    A.不變 C.逐漸增大,但總小于入射角
    B.逐漸減小 D.逐漸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下列光學儀器的工作原理與該現(xiàn)象所反映的規(guī)律相同的是: ( )
    A.投影儀; B.照相機; C.放大鏡; D.汽車的后視鏡.
    8、關于凸透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像看得見,虛像看不見  B.實像總是倒立的,虛像總是正立的
    C.實像總是縮小的,虛像總是放大的  D.實像和虛像都可能放大或縮小
    9、一個物體在凸透鏡前的主光軸上,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形成 該物體的明亮、清晰的實像,由于不慎將透鏡上沿摔掉一塊,物體此時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 )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變; 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變;
    C.與原來相同,亮度不變; D.與原來相同,亮度變暗.
    10、一支蠟燭位于凸透鏡前,調節(jié)好透鏡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現(xiàn)縮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一下,則在光屏上 ( )
    A.無法成像 B.呈現(xiàn)放大、正立的像
    C.呈現(xiàn)放大、倒立的像 D.呈現(xiàn)縮小、倒立的像
    11、有四種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如果要使在距凸透鏡15cm的物體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鏡的焦距應為 ( )
    A.5cm    B.10cm  C.15cm   D.30cm
    12.如圖所示,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外時,在光屏上會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小明為了探究遠視眼視力的矯正方法,在凸透鏡與物體之間放上一個遠視眼鏡,若此時要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則光屏應該 (  )
    A.保持不動   B.向上移動
    C.向右移動   D.向左移動
    13.幾個同學在討論測量時出現(xiàn)的錯誤和誤差時,得出以下幾個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可以避免誤差
    B.誤差和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C.只要選擇較精確的測量工具就可以避免
    D.測量中,錯誤可以避免,誤差不可避免
    14、下列是一位同學測量記錄的結果, 正確的是 ( )
    A、一本字典的厚度3.5毫米 B、一支新鉛筆的長度0.175米
    C、一枚壹角硬幣的厚度2.4厘米 D、一根頭發(fā)絲的直徑7×10-3米
    15、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幣,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
    移。當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時,如圖所示,可以看到大、小兩枚硬幣。以下對這一現(xiàn)象解釋
    合理的是( )
    A.“大、小硬幣”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大、小硬幣”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大硬幣”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小硬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大硬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硬幣”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6、如圖,在注有清水的試管內留有一稍大的空氣泡,使太陽光從試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觀察試管下方的白紙,可以發(fā)現(xiàn)白紙上與空氣泡相對應的位置上,有一橢圓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條與試管平行的亮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試管充滿水的地方相當于凸透鏡,氣泡與周邊的水組成凸透鏡
    B.試管充滿水的地方相當于凹透鏡,氣泡與周邊的水組成凹透鏡
    C.試管充滿 水的地方相當于凸透鏡,氣泡與周邊的水 組成凹透鏡
    D.試管充滿水的地方相當于凹透鏡,氣泡與周邊的水組成凸透鏡
    三、作圖題:(共7分)
    2、 在各圖的方框內填上適當?shù)墓鈱W元件
    3、讀出秒表的時間:
    四、實驗題(11分)
    1、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如圖18所示:
    (1)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 調整(選填“上”或“下”);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3)接著使燭焰向左移動5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選填“左”或“右” ),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實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
    (4)要想證明實像的左右是否相反,你的操作是 。
    (5)對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鏡,一個物距應該對應
    的像距,但從各組匯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物距均為12.00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錯誤導致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6)再把蠟燭移到B點處,無論怎樣調節(jié)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是因為此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像,要想看到這個像,應從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 (填“C”或 “D”)箭頭所示的方向去觀察.
    2、某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B5-5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
    (1) ;
    (2) ;
    (3) 。
    五、計算與探究題(共19分)
    1、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右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fā)票的有關內容.求:(2分)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
    2、為了探究“凸透鏡的焦距是否與制作材料有關”,小明考慮到凸透鏡的焦距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和表面突起程度有關,所以在實驗時應該取 和 相同,但 不同的三個凸透鏡,測出焦距。寫出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3、小雨在吃烤肉串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通過火爐上方看對面的人,感覺對面的人好像在晃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小雨根據(jù)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火爐上方的空氣被加熱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光進入這種不均勻的熱空氣會發(fā)生折射,傳播方向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看起來感覺對面的人在晃動.為了驗證這種分析是否正確,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筆、一個裝有酒精的淺盤及火柴,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圖所示,將激光筆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看到激光筆發(fā) 出的一束紅光射向墻面,墻面上有一個紅色光點保持不動,這說明光在均勻的空氣中是沿________傳播的.
    (2)如果要讓這束紅光穿過不均勻的空氣,接下來小雨的做法應該是:___________ ____.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確的,他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華有一架“傻瓜”相機,照相時不能根據(jù)景物的遠近調節(jié)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即不能調節(jié)像距.他從說明書中了解到:相機鏡頭的焦距是35 mm,拍攝時景物應在3 m以外.對此,小華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用該相機拍攝3m以外的景物時,就不需要調節(jié)像距了呢?于是他查到了該相機鏡頭成像時像距和物距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物距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像距 36.27 35.84 35.62 35.50 35.4l 35.35 35.30 35.26 35.23 35.21 35.20
    (1)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簡單說明用該相機拍攝3rn以外 的景物時,不需要調節(jié)像距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在坐標紙上畫出像距與物距的關系圖像
    (3)從圖像可以看出,像距與物距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