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福建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真題試卷(3)

字號: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承傳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__________的基本途徑。
    22.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______”,以及頒布了全國統(tǒng)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
    23.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24.《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我國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下,__________的管理體制。
    25.人的身心發(fā)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的發(fā)展,二是心理的發(fā)展,心理的發(fā)展又包括了認知和__________的發(fā)展。
    26.影響人身心發(fā)展的因素,概括起來有遺傳素質、社會生活條件、教育和__________。
    27.學生的受教育權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__________。
    28.我國《教師法》規(guī)定: “國家實行__________。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規(guī)定的學歷或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29.社會、知識和__________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
    30.教學大綱即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__________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31.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__________。
    32.小學生缺乏直接經驗,思維是由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向抽象邏輯思維占優(yōu)勢的趨向發(fā)展,這些特點決定了小學教學要遵循__________的教學原則。
    33.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辯明是非真?zhèn)我垣@得知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
    34.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順序和時間分配,綜合課的結構一般包括:組織教學、復習過渡、__________、鞏固新教材和布置課外作業(yè)。
    35.班級授課的輔助形式包括現(xiàn)場教學和__________。
    36.在素質教育中,學校德育應占有重要地位。并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對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__________作用。
    37.小學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__________的統(tǒng)一過程。
    38.我國小學德育的途徑有多種,其中基本途徑是__________和其他學科教學。
    39.陶冶法是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方法。它包括: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和__________等。
    40.學生是課外活動的主體。這就表現(xiàn)出學生在課外活動組織上的__________性。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素質教育的理論要點主要有哪些?
    42.學校教育在影響人的發(fā)展上有哪些獨特的功能?
    43.教學在學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意義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44.小學教學中如何貫徹鞏固性教學原則?
    45.小學德育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46.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的條件集中體現(xiàn)在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上,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