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報檢員考試輔導:訂立檢驗、復驗和檢驗機構條款注意事項

字號:

訂立檢驗、復驗和檢驗機構條款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商品檢驗的時間和地點,密切關系著買賣雙方的切身利益,因為它涉及到檢驗權、檢驗機構以及有關的索賠問題。根據(jù)國際慣例,進出口商品的檢驗時間和地點,一般有以下三種做法:
    ①以離岸品質、數(shù)量為準。就是由賣方在裝運口岸裝運前,申請檢驗機構對出口商品的品質、數(shù)(重)量進行檢驗,檢驗后出具的檢驗證書,作為商品品質、數(shù)(重)量的最后依據(jù)。這種做法,買方對貨物無復驗權,也就是沒有提出索賠的權利。
    ②以到岸品質、數(shù)量為準。貨物運抵目的港后,由當?shù)氐臋z驗機構檢驗和出具的檢驗證書為最后依據(jù),如品質、數(shù)(重)量與合同規(guī)定不符,買方憑檢驗證書向賣方提出索賠,除非造成上述不符情況屬于承運人或保險人的責任,賣方一般不得拒絕理賠。
    ③買方有復驗權。就是賣方在裝運前進行檢驗的檢驗證書,并不是最后依據(jù),而是交貨依據(jù),貨到目的地,允許買方進行復驗,發(fā)現(xiàn)到貨的品質、數(shù)(重)量與合同規(guī)定不符,屬于賣方責任的,可憑檢驗證書向賣方提出索賠。這種做法兼顧了買賣雙方的利益。我國在進出口業(yè)務中,大都采用這種做法。
    國際上承擔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的機構有國家政府設立的官方機構,也有民間的檢驗機構,還有由生產者自己進行檢驗。它們的背景、能力、技術、信譽各有不同,所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