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句型、句子主干、動詞用法)
諸君,邪說英語走的是兩線結(jié)構(gòu),即語言的兩條線索。一是語言知識,也就是詞匯語法,另一條線是語言技能,也就是聽說讀寫譯,此處當然主要是讀和寫。前者,是從動詞發(fā)源,講到了謂語動詞與非謂語動詞之別,而與之并行的語言技能,也就是分開謂與非謂,在于閱讀中主干的把握。對此若有疑問,請參看前面三回。
今日我們前行一步,在通過“視力”擒住謂語動詞之后,將英語句子,尤其是長句的主干結(jié)構(gòu)一網(wǎng)打盡。蓋謂語動詞,似非主干之全部。然而其實謂語動詞一得,主干也庶幾跑不掉了。何出此言,且聽分解。其要旨,在于一個“三劍合璧”。
這個三劍,就是“基本句型”、“句子主干”以及“動詞用法”。
拋磚引玉
長句的解析要點究竟是什么?我們都知道不全是單詞。我們都覺得是句法,但究竟是怎樣的句法。似乎從來沒有都是那么虛無縹渺。先來看一個句子的理解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理解的關(guān)鍵又不在詞,然而又在于詞。問題在于你對詞把握的是什么。
例(1) It makes the idea of forcing waters to do our bidding so fascinating.
這個句子要理解清楚,關(guān)鍵不在于看來似乎很“酷”的生詞如bidding。而是兩個詞的把握。一個是make, 另一個是force. 有正確意識和經(jīng)驗的看到make, 知道它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如make a story這樣的動賓結(jié)構(gòu)中,表示的意思是“制造,編造”,另外一種是如make it possible或make English serve us這樣的動賓補結(jié)構(gòu)中意思為“使什么怎么樣或干什么”,而這個地方是一個動賓補結(jié)構(gòu)。那么是使得“這個想法”如何呢?也就是補語是誰呢?這個時候,to do our bidding可能出來搗亂,似乎是補語的樣子,因為挨得近嘛!但我們知道補語應該是fascinating. 問題在于:究竟憑什么斷言補語是此而非彼?
有兩個要點:
一是make的用法。它用作動賓補的時候,如果是動詞作補語,必然是make sb do, 而絕不會是make sb to do. 故to do our bidding不可能是它的賓語補語。
二是force的用法。它做動詞的時候,也常用作動賓補的結(jié)構(gòu),而其形式必然是force sb to do, 也就是其補語必為帶to的不定式。
這個句子的解決,最終在于兩個弱智詞make和force。然而顯然這兩個詞光是知道意思是不夠,關(guān)鍵在于其用法。但用法這個東西從來又不太實際。什么是用法?我們也可以想出另外一個概念,就是我們抓了主干;還有,抓出來的似乎是基本句型。這就對了,這三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回事。
三劍合璧
語法書講句法,通常從“基本句型”開始講起。基本句型究竟所用為何?也是欲說還休。
閱讀書講長句,通常會強調(diào)“抓主干”。句子的主干結(jié)構(gòu)與之有何關(guān)系?還是未有明示。
詞匯書講動詞,通常不會忘記“詞的用法”。詞的用法究竟所指為何?似乎又不甚了然。對動詞究竟應該記些什么,因而也成了水月鏡花。
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三個東西:
(1)基本句型
*主系表
例(1)English i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英語是交流之工具。
例(2)English proves an easy language. 英語并不難。
*主系表里頗有一點讓人費心的問題,順便解釋一下。
所謂主系表結(jié)構(gòu),關(guān)鍵在于主表之間的相通性。
句(1)中表語是名詞,表語就是對主語之界定。
句(2)中的prove,不是be動詞,但也屬于系動詞。問題在于這個詞也可作行為動詞如
(3)We can prove the truth of the statement. 我們可以證明這個說法的正確性。
同樣一個動詞,究竟算主系表還是主謂賓,可通過其前后成分的關(guān)系來區(qū)別。
(2)中,an easy language是對English的定義,兩者是等同的;(3)中we和the truth of the statement顯然不是同類事物。故前者為主系表關(guān)系,后者只能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
主謂
(4)I walked on the street.
(5)I lived in the city.
主謂賓
(5) I learned English all myself.
(6) I found something differet.
主謂雙賓
(7) I am teaching you something, I hope.
(8) I gave him a book.
主謂賓補
(9) I found it challenging to say what I want.
(10) I made it possible through hard work.
(2)動詞(用法)類型
系動詞: be, prove
不及物動詞: live, walk
單賓動詞: learn, find
雙賓動詞: teach, give
復賓動詞: find, make
(3)句子主干
主系表、主謂、主謂賓、主謂雙賓、主謂賓補
可以看出
(1) 動詞的用法決定基本句型。
(2) 基本句型就是句子主干的類型。
故有
(3) 動詞用法決定著句子主干。
也就是說,一個句子,只要動詞確定了,句子的主干結(jié)構(gòu)就確定了。
所以所謂的抓主干,關(guān)鍵在于抓動詞。抓住了動詞,整個句子的結(jié)構(gòu)就昭然若揭。當然,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懂得動詞的用法。
(4)把握動詞,關(guān)鍵是把握用法。
其利斷金
三劍合璧,威力無比。英語長句之比較費解的一部分,才真正實現(xiàn)了迎刃而解。
先看1994年的考研閱讀理解中這道題目。
55 .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credit card enables its owner to__.
A. withdraw as much money from the bank as he wishes
B. obtain more convenient services than other people do
C. enjoy greater trust from the storekeeper
D. cash money wherever he wishes to
我們觀察一下它的D選項,第一個詞cash在這個地方變成了動詞。但是憑什么判斷它已經(jīng)變成了動詞呢?我們?nèi)绻搭}干,就知道是確定無疑的。題干中的謂語動詞enable, 其用法決定著結(jié)構(gòu)是enable sb to do, 其補語必定是不定式,故cash為動詞原形。這樣才能準確地將cash money理解為“將錢變成現(xiàn)金”,而不是整個理解為“現(xiàn)錢”。
我們再看一些非?!昂唵巍钡脑~所可能伴隨的障礙,體會一下把握其用法并由此預測句型即主干結(jié)構(gòu)后那種拔云見日的感覺。
GIVE
“The test of any democratic society,” he wrote in a Wall Street Journal column, “l(fā)ies not in how well it can control expression but in whether it gives freedom of thought and expression the widest possible latitude, however disputable or irritating the results may sometimes be.
邪說:看whether開頭的從句。必須對give心中有數(shù),才會游刃有余。Give sb/sth sth, 意為“給誰/什么以什么東西”,后面兩個名詞短語代進去,此句可成。給誰呢?freedom of though and expression, 給什么呢?the widest possible latitude.
參考譯文 對任何一個民主社會的檢驗不是看它如何嚴格地控制輿論,而是看它能否盡可能給予人們思考和表達自由以的空間,不管其結(jié)果有時候引起多么大的爭議和憤怒。
The currents of air that the walls of the ship direct upwards, as well as in the line of its course, are enough to give the great bird with its immense wings sufficient sustenance and progress.
邪說:此句主干結(jié)構(gòu)是the currents of air are enough to give the great bird with immense wings sufficient sustenance and progress. 而理解的關(guān)鍵又是give開始的結(jié)構(gòu)。如果不堅守雙賓的結(jié)構(gòu),可能誤認為是give the great bird with its immense wings, 即“給巨鳥以巨翼”。但英語的動詞用法是模式化的,不會隨便更改,所以必然后面是兩個獨立名詞,構(gòu)成give sb/sth sth, 意思為給誰什么。后面的sufficient sustenance and progress才是它的直接賓語。而with immense wings只是the great bird的定語。在結(jié)構(gòu)清晰的情況下,即使sustenance和progress有識別或詞義變化的困難,我們從整個語境來看“氣流給了大鳥以什么”,這個“什么”從常識來看也是不言自明的。
參考譯文 沿船體上升的氣流和沿航線向前的氣流給這種巨翼大鳥以足夠的浮力和推力。
并非蛇足
補充一 動賓介
以上所概括的基本句型是大多數(shù)語法書通行的做法。但有些人還會加入另外兩種基本句型。
一種是主謂狀;
一種是主謂賓狀。
我們先不從理論上來爭論這個問題,單純從實踐上看,將后者加入基本句型是非常有益的。
動+賓+狀語。
此處的狀語往往是介詞短語。如,accuse sb of sth,主要是因為后面這個of與動詞是固定搭配,可以說是動詞的一種用法,也就可列入基本句型,當然就是主干的一種。
把握了這樣一種動詞的用法,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便利。請看下面的例子。
(The newly described languages were often so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well studied languages of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that some scholars even accused Boas and Sapir, who dedicated almost their lifetime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fabricating their data
邪說:這是一個超酷的句子。有一些相關(guān)的但并非今天主題的可簡略一說。
主句的結(jié)構(gòu)是so…that的特殊句式,按下不表。單看that后面的那一句。
其主語是some scholars毫無疑問。理解的關(guān)鍵在于對accused的把握。如果只知其義:指控,讀到of的時候,可能思路就斷掉了。
反之,如果看到accuse就能知其用法為accuse…of…, 而且用法即確定了句型,則必先找到of才罷休,并將其連為一體,理解成“指控……做了什么”。
故此部分核心意思為:(以至于)一些學者甚至指稱博亞斯和薩丕爾偽造了他們的數(shù)據(jù)。
而從who開始的定語從句的理解也是如此。Dedicate屬于動賓介的內(nèi)容,此詞定,則句子結(jié)構(gòu)定,句義已經(jīng)大致定,即“將什么奉獻給什么或投入到什么里面去”,找到to, 將“什么替換進去,就得到“將幾乎畢生精力投入到了此項研究項目中”。
For example, you devote your saves or your clothes to the people who are stricken with the disaster, the hungry and so on.
邪說:由謂語動詞devote用法可知,此句主干結(jié)構(gòu)為devote sth to sth/sb, 意思是“誰將什么奉獻給什么/什么人”,將相關(guān)的詞填進去,就得到了:你將你的積蓄或衣物奉獻給那些受災的,吃不飽的。
參考譯文:比如說,你將你的積蓄或衣物獻給那些受災的人,吃不飽的人等等。
Each year it devours 200 billion dollars and deprives 3 million people of their lives.
邪說:此句為并列句,前一句動詞devour為單賓動詞,后一句關(guān)鍵在于deprive, 它是一個動賓介,即deprive,即句型必定為deprive…of…, 且意為“剝奪誰的什么”或“使誰失去什么”。如果字對字去理解,就會迷失方向。
參考譯文 每年它吞掉2000億,并使三百多萬人失去生命。
補充二 結(jié)構(gòu)變意義變
有些動詞有兩種以上的用法,因為可構(gòu)成兩種以上的句型。而且其意義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因此其用法變化必須全面。
Contribute to/contribute…to…
Intense competition may contribute to economic progress.
激烈的競爭可能有助于經(jīng)濟進步。
I contributed two stories to the summer issue.
我投了兩篇故事給夏季版
邪說:contribute為不及物時,contribute to意思是“促進/有助于”,而當其用作及物,即contribute…to…這樣的結(jié)構(gòu),意思就成了“奉獻……給……”,當然此對于稿件就是投稿。
Enable sth/enable sb/sth to do
Coupled with the growing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which enable the storage and delivery of more information with greater speed to more locations than has ever been possible before.
邪說:enable要么用作enable sb to do sth, 意為“使……能夠做什么”,要么用作enable sth, 意思是“使……成為可能”。
參考譯文 伴隨著信息量大量增加而來的是各種技術(shù)的發(fā)展,這種發(fā)展使得更快地儲存更多的信息,向更多的地方傳遞更多的信息成為可能,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
此詞的兩種用法曾經(jīng)糾纏在一個句子里頭,讓不少人為之折腰。
Tele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s enable the sending of messages via television, radio, and very shortly, electronic mail to bombard people with multitudes of messages.
邪說:就是一個enable, 前面跟the sending of messages via television, radio就完了,構(gòu)成動賓結(jié)構(gòu),后面跟了并列賓語electronic mail之后,還有to do, 故其解釋是兩樣的。前面是“使……成為可能”,后面是“使……能夠……”。
參考譯文 曜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得通過電視、無線電發(fā)送信息成為可能,而且還會使得電子郵件能夠為人們提供大量的信息。
萬法歸宗
因為:動詞用法=基本句型=句子主干
所以:把握了動詞用法,就可由一個動詞確定句子的主干結(jié)構(gòu);
所以:學動詞,必知其用法??磳儆谝韵履膫€類別。
系動詞,不及物,單賓,雙賓,動賓補,動賓介。
有些動詞具有一種以上的用法,需要特別關(guān)注。
如此,動詞定,句子大體定。
諸君,邪說英語走的是兩線結(jié)構(gòu),即語言的兩條線索。一是語言知識,也就是詞匯語法,另一條線是語言技能,也就是聽說讀寫譯,此處當然主要是讀和寫。前者,是從動詞發(fā)源,講到了謂語動詞與非謂語動詞之別,而與之并行的語言技能,也就是分開謂與非謂,在于閱讀中主干的把握。對此若有疑問,請參看前面三回。
今日我們前行一步,在通過“視力”擒住謂語動詞之后,將英語句子,尤其是長句的主干結(jié)構(gòu)一網(wǎng)打盡。蓋謂語動詞,似非主干之全部。然而其實謂語動詞一得,主干也庶幾跑不掉了。何出此言,且聽分解。其要旨,在于一個“三劍合璧”。
這個三劍,就是“基本句型”、“句子主干”以及“動詞用法”。
拋磚引玉
長句的解析要點究竟是什么?我們都知道不全是單詞。我們都覺得是句法,但究竟是怎樣的句法。似乎從來沒有都是那么虛無縹渺。先來看一個句子的理解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理解的關(guān)鍵又不在詞,然而又在于詞。問題在于你對詞把握的是什么。
例(1) It makes the idea of forcing waters to do our bidding so fascinating.
這個句子要理解清楚,關(guān)鍵不在于看來似乎很“酷”的生詞如bidding。而是兩個詞的把握。一個是make, 另一個是force. 有正確意識和經(jīng)驗的看到make, 知道它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如make a story這樣的動賓結(jié)構(gòu)中,表示的意思是“制造,編造”,另外一種是如make it possible或make English serve us這樣的動賓補結(jié)構(gòu)中意思為“使什么怎么樣或干什么”,而這個地方是一個動賓補結(jié)構(gòu)。那么是使得“這個想法”如何呢?也就是補語是誰呢?這個時候,to do our bidding可能出來搗亂,似乎是補語的樣子,因為挨得近嘛!但我們知道補語應該是fascinating. 問題在于:究竟憑什么斷言補語是此而非彼?
有兩個要點:
一是make的用法。它用作動賓補的時候,如果是動詞作補語,必然是make sb do, 而絕不會是make sb to do. 故to do our bidding不可能是它的賓語補語。
二是force的用法。它做動詞的時候,也常用作動賓補的結(jié)構(gòu),而其形式必然是force sb to do, 也就是其補語必為帶to的不定式。
這個句子的解決,最終在于兩個弱智詞make和force。然而顯然這兩個詞光是知道意思是不夠,關(guān)鍵在于其用法。但用法這個東西從來又不太實際。什么是用法?我們也可以想出另外一個概念,就是我們抓了主干;還有,抓出來的似乎是基本句型。這就對了,這三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回事。
三劍合璧
語法書講句法,通常從“基本句型”開始講起。基本句型究竟所用為何?也是欲說還休。
閱讀書講長句,通常會強調(diào)“抓主干”。句子的主干結(jié)構(gòu)與之有何關(guān)系?還是未有明示。
詞匯書講動詞,通常不會忘記“詞的用法”。詞的用法究竟所指為何?似乎又不甚了然。對動詞究竟應該記些什么,因而也成了水月鏡花。
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三個東西:
(1)基本句型
*主系表
例(1)English i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英語是交流之工具。
例(2)English proves an easy language. 英語并不難。
*主系表里頗有一點讓人費心的問題,順便解釋一下。
所謂主系表結(jié)構(gòu),關(guān)鍵在于主表之間的相通性。
句(1)中表語是名詞,表語就是對主語之界定。
句(2)中的prove,不是be動詞,但也屬于系動詞。問題在于這個詞也可作行為動詞如
(3)We can prove the truth of the statement. 我們可以證明這個說法的正確性。
同樣一個動詞,究竟算主系表還是主謂賓,可通過其前后成分的關(guān)系來區(qū)別。
(2)中,an easy language是對English的定義,兩者是等同的;(3)中we和the truth of the statement顯然不是同類事物。故前者為主系表關(guān)系,后者只能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
主謂
(4)I walked on the street.
(5)I lived in the city.
主謂賓
(5) I learned English all myself.
(6) I found something differet.
主謂雙賓
(7) I am teaching you something, I hope.
(8) I gave him a book.
主謂賓補
(9) I found it challenging to say what I want.
(10) I made it possible through hard work.
(2)動詞(用法)類型
系動詞: be, prove
不及物動詞: live, walk
單賓動詞: learn, find
雙賓動詞: teach, give
復賓動詞: find, make
(3)句子主干
主系表、主謂、主謂賓、主謂雙賓、主謂賓補
可以看出
(1) 動詞的用法決定基本句型。
(2) 基本句型就是句子主干的類型。
故有
(3) 動詞用法決定著句子主干。
也就是說,一個句子,只要動詞確定了,句子的主干結(jié)構(gòu)就確定了。
所以所謂的抓主干,關(guān)鍵在于抓動詞。抓住了動詞,整個句子的結(jié)構(gòu)就昭然若揭。當然,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懂得動詞的用法。
(4)把握動詞,關(guān)鍵是把握用法。
其利斷金
三劍合璧,威力無比。英語長句之比較費解的一部分,才真正實現(xiàn)了迎刃而解。
先看1994年的考研閱讀理解中這道題目。
55 .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credit card enables its owner to__.
A. withdraw as much money from the bank as he wishes
B. obtain more convenient services than other people do
C. enjoy greater trust from the storekeeper
D. cash money wherever he wishes to
我們觀察一下它的D選項,第一個詞cash在這個地方變成了動詞。但是憑什么判斷它已經(jīng)變成了動詞呢?我們?nèi)绻搭}干,就知道是確定無疑的。題干中的謂語動詞enable, 其用法決定著結(jié)構(gòu)是enable sb to do, 其補語必定是不定式,故cash為動詞原形。這樣才能準確地將cash money理解為“將錢變成現(xiàn)金”,而不是整個理解為“現(xiàn)錢”。
我們再看一些非?!昂唵巍钡脑~所可能伴隨的障礙,體會一下把握其用法并由此預測句型即主干結(jié)構(gòu)后那種拔云見日的感覺。
GIVE
“The test of any democratic society,” he wrote in a Wall Street Journal column, “l(fā)ies not in how well it can control expression but in whether it gives freedom of thought and expression the widest possible latitude, however disputable or irritating the results may sometimes be.
邪說:看whether開頭的從句。必須對give心中有數(shù),才會游刃有余。Give sb/sth sth, 意為“給誰/什么以什么東西”,后面兩個名詞短語代進去,此句可成。給誰呢?freedom of though and expression, 給什么呢?the widest possible latitude.
參考譯文 對任何一個民主社會的檢驗不是看它如何嚴格地控制輿論,而是看它能否盡可能給予人們思考和表達自由以的空間,不管其結(jié)果有時候引起多么大的爭議和憤怒。
The currents of air that the walls of the ship direct upwards, as well as in the line of its course, are enough to give the great bird with its immense wings sufficient sustenance and progress.
邪說:此句主干結(jié)構(gòu)是the currents of air are enough to give the great bird with immense wings sufficient sustenance and progress. 而理解的關(guān)鍵又是give開始的結(jié)構(gòu)。如果不堅守雙賓的結(jié)構(gòu),可能誤認為是give the great bird with its immense wings, 即“給巨鳥以巨翼”。但英語的動詞用法是模式化的,不會隨便更改,所以必然后面是兩個獨立名詞,構(gòu)成give sb/sth sth, 意思為給誰什么。后面的sufficient sustenance and progress才是它的直接賓語。而with immense wings只是the great bird的定語。在結(jié)構(gòu)清晰的情況下,即使sustenance和progress有識別或詞義變化的困難,我們從整個語境來看“氣流給了大鳥以什么”,這個“什么”從常識來看也是不言自明的。
參考譯文 沿船體上升的氣流和沿航線向前的氣流給這種巨翼大鳥以足夠的浮力和推力。
并非蛇足
補充一 動賓介
以上所概括的基本句型是大多數(shù)語法書通行的做法。但有些人還會加入另外兩種基本句型。
一種是主謂狀;
一種是主謂賓狀。
我們先不從理論上來爭論這個問題,單純從實踐上看,將后者加入基本句型是非常有益的。
動+賓+狀語。
此處的狀語往往是介詞短語。如,accuse sb of sth,主要是因為后面這個of與動詞是固定搭配,可以說是動詞的一種用法,也就可列入基本句型,當然就是主干的一種。
把握了這樣一種動詞的用法,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便利。請看下面的例子。
(The newly described languages were often so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well studied languages of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that some scholars even accused Boas and Sapir, who dedicated almost their lifetime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fabricating their data
邪說:這是一個超酷的句子。有一些相關(guān)的但并非今天主題的可簡略一說。
主句的結(jié)構(gòu)是so…that的特殊句式,按下不表。單看that后面的那一句。
其主語是some scholars毫無疑問。理解的關(guān)鍵在于對accused的把握。如果只知其義:指控,讀到of的時候,可能思路就斷掉了。
反之,如果看到accuse就能知其用法為accuse…of…, 而且用法即確定了句型,則必先找到of才罷休,并將其連為一體,理解成“指控……做了什么”。
故此部分核心意思為:(以至于)一些學者甚至指稱博亞斯和薩丕爾偽造了他們的數(shù)據(jù)。
而從who開始的定語從句的理解也是如此。Dedicate屬于動賓介的內(nèi)容,此詞定,則句子結(jié)構(gòu)定,句義已經(jīng)大致定,即“將什么奉獻給什么或投入到什么里面去”,找到to, 將“什么替換進去,就得到“將幾乎畢生精力投入到了此項研究項目中”。
For example, you devote your saves or your clothes to the people who are stricken with the disaster, the hungry and so on.
邪說:由謂語動詞devote用法可知,此句主干結(jié)構(gòu)為devote sth to sth/sb, 意思是“誰將什么奉獻給什么/什么人”,將相關(guān)的詞填進去,就得到了:你將你的積蓄或衣物奉獻給那些受災的,吃不飽的。
參考譯文:比如說,你將你的積蓄或衣物獻給那些受災的人,吃不飽的人等等。
Each year it devours 200 billion dollars and deprives 3 million people of their lives.
邪說:此句為并列句,前一句動詞devour為單賓動詞,后一句關(guān)鍵在于deprive, 它是一個動賓介,即deprive,即句型必定為deprive…of…, 且意為“剝奪誰的什么”或“使誰失去什么”。如果字對字去理解,就會迷失方向。
參考譯文 每年它吞掉2000億,并使三百多萬人失去生命。
補充二 結(jié)構(gòu)變意義變
有些動詞有兩種以上的用法,因為可構(gòu)成兩種以上的句型。而且其意義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因此其用法變化必須全面。
Contribute to/contribute…to…
Intense competition may contribute to economic progress.
激烈的競爭可能有助于經(jīng)濟進步。
I contributed two stories to the summer issue.
我投了兩篇故事給夏季版
邪說:contribute為不及物時,contribute to意思是“促進/有助于”,而當其用作及物,即contribute…to…這樣的結(jié)構(gòu),意思就成了“奉獻……給……”,當然此對于稿件就是投稿。
Enable sth/enable sb/sth to do
Coupled with the growing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which enable the storage and delivery of more information with greater speed to more locations than has ever been possible before.
邪說:enable要么用作enable sb to do sth, 意為“使……能夠做什么”,要么用作enable sth, 意思是“使……成為可能”。
參考譯文 伴隨著信息量大量增加而來的是各種技術(shù)的發(fā)展,這種發(fā)展使得更快地儲存更多的信息,向更多的地方傳遞更多的信息成為可能,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
此詞的兩種用法曾經(jīng)糾纏在一個句子里頭,讓不少人為之折腰。
Tele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s enable the sending of messages via television, radio, and very shortly, electronic mail to bombard people with multitudes of messages.
邪說:就是一個enable, 前面跟the sending of messages via television, radio就完了,構(gòu)成動賓結(jié)構(gòu),后面跟了并列賓語electronic mail之后,還有to do, 故其解釋是兩樣的。前面是“使……成為可能”,后面是“使……能夠……”。
參考譯文 曜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得通過電視、無線電發(fā)送信息成為可能,而且還會使得電子郵件能夠為人們提供大量的信息。
萬法歸宗
因為:動詞用法=基本句型=句子主干
所以:把握了動詞用法,就可由一個動詞確定句子的主干結(jié)構(gòu);
所以:學動詞,必知其用法??磳儆谝韵履膫€類別。
系動詞,不及物,單賓,雙賓,動賓補,動賓介。
有些動詞具有一種以上的用法,需要特別關(guān)注。
如此,動詞定,句子大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