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陽格拒
1.陰盛格陽
概念:又稱格陽。指陰寒偏盛至極,壅閉于內(nèi),逼迫陽氣浮越于外,致使陰陽不相維系順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特點:陰寒內(nèi)盛為疾病的本質(zhì),由于格陽于外,可表現(xiàn)出某些假熱之象,即為真寒假熱證。
表現(xiàn):如極度衰弱之虛寒證,在面色蒼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躇臥,脈微欲絕陽虛陰盛基礎(chǔ)上,突然出現(xiàn)面色泛紅,煩熱,口渴,言語過多,脈大而無根等假熱之象,即是陰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并向陰陽離決發(fā)展之危重病證。
2.陽盛格陰
概念:又稱格陰。指陽熱偏盛至極,深伏于里,陽氣被遏,郁閉于內(nèi),不能外達于肢體,從而將陰氣排斥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特點:陽盛于內(nèi),實熱熾盛,為疾病的本質(zhì),但由于格陰于外(實際是陽氣不能外達),可表現(xiàn)出某些假寒之象,即為真熱假寒證。
表現(xiàn):如外感熱病,邪熱熾盛,可見壯熱,面紅,氣粗,煩躁,舌紅,脈數(shù)大有力等癥,在病勢發(fā)展較重之時,又出現(xiàn)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陽盛格陰危重病證。
二、陰陽互損
腎藏精氣,內(nèi)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陰陽之根本。因此,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或腎本身陰陽失調(diào)的情況下,才易于發(fā)生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陰陽互損病理變化。
1.陰損及陽
概念:指由于陰氣陰液虧耗,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chǔ)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tài)。
表現(xiàn):如肝陽上亢病證,病機為肝腎陰虛,水不涵木,陰虛陽亢。若病情發(fā)展,進一步耗傷腎臟精氣,損及腎陽,繼而出現(xiàn)畏寒肢冷,夜尿清長,面色觥白,脈沉細無力等陽虛之癥,即說明已發(fā)展成陰損及陽的陰陽兩虛病證。
2.陽損及陰
概念:指由于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累及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chǔ)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tài)。
表現(xiàn):如腎陽虛虧,水泛為腫病證,病機主要是陽氣不足,氣化失司,津液代謝障礙,水液貯留,溢于肌膚所致。若病變發(fā)展,腎陽進一步虛損,耗傷腎中精氣,則陰無陽以生,致使腎陰亦日益虧耗,繼而出現(xiàn)消瘦,煩躁升火,甚則瘛疚等腎陰虧虛見癥,即說明已發(fā)展成陽損及陰的陰陽兩虛病證。
1.陰盛格陽
概念:又稱格陽。指陰寒偏盛至極,壅閉于內(nèi),逼迫陽氣浮越于外,致使陰陽不相維系順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特點:陰寒內(nèi)盛為疾病的本質(zhì),由于格陽于外,可表現(xiàn)出某些假熱之象,即為真寒假熱證。
表現(xiàn):如極度衰弱之虛寒證,在面色蒼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躇臥,脈微欲絕陽虛陰盛基礎(chǔ)上,突然出現(xiàn)面色泛紅,煩熱,口渴,言語過多,脈大而無根等假熱之象,即是陰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并向陰陽離決發(fā)展之危重病證。
2.陽盛格陰
概念:又稱格陰。指陽熱偏盛至極,深伏于里,陽氣被遏,郁閉于內(nèi),不能外達于肢體,從而將陰氣排斥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特點:陽盛于內(nèi),實熱熾盛,為疾病的本質(zhì),但由于格陰于外(實際是陽氣不能外達),可表現(xiàn)出某些假寒之象,即為真熱假寒證。
表現(xiàn):如外感熱病,邪熱熾盛,可見壯熱,面紅,氣粗,煩躁,舌紅,脈數(shù)大有力等癥,在病勢發(fā)展較重之時,又出現(xiàn)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陽盛格陰危重病證。
二、陰陽互損
腎藏精氣,內(nèi)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陰陽之根本。因此,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或腎本身陰陽失調(diào)的情況下,才易于發(fā)生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陰陽互損病理變化。
1.陰損及陽
概念:指由于陰氣陰液虧耗,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chǔ)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tài)。
表現(xiàn):如肝陽上亢病證,病機為肝腎陰虛,水不涵木,陰虛陽亢。若病情發(fā)展,進一步耗傷腎臟精氣,損及腎陽,繼而出現(xiàn)畏寒肢冷,夜尿清長,面色觥白,脈沉細無力等陽虛之癥,即說明已發(fā)展成陰損及陽的陰陽兩虛病證。
2.陽損及陰
概念:指由于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累及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chǔ)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tài)。
表現(xiàn):如腎陽虛虧,水泛為腫病證,病機主要是陽氣不足,氣化失司,津液代謝障礙,水液貯留,溢于肌膚所致。若病變發(fā)展,腎陽進一步虛損,耗傷腎中精氣,則陰無陽以生,致使腎陰亦日益虧耗,繼而出現(xiàn)消瘦,煩躁升火,甚則瘛疚等腎陰虧虛見癥,即說明已發(fā)展成陽損及陰的陰陽兩虛病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