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CPA《審計》新制度考試真題(16)

字號:

四、綜合題(本題型共2小題,每小題15分,本題型共30分。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答案中的金額用人民幣萬元表示,有小數點的保留兩位小數,小數點兩位后四舍五入。)
    1.A和B注冊會計師首次接受委托,負責審計上市公司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甲公司持有聯營企業(yè)40%的股權,20×8年度按權益法核算確認的投資收益占當年未審利潤總額的30%。聯營企業(yè)20×8年度財務報表由其他注冊會計師審計。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從固定資產明細賬的期初余額中選取樣本,檢查采購合同和發(fā)票等原始單證,以獲取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期初余額相關的各項認定的審計證據。
    資料三:8注冊會計師對主營業(yè)務收入的發(fā)生認定進行審計,編制了審計工作底稿,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記賬憑證日期 記賬憑證編號
     記賬憑證金額
     發(fā)票日期
     出庫單日期
    20×8年1月5日
     轉字10
    12
    20×8年1月8日
     20×8年1月8日
    20×8年2月20日
     轉字30
     —120
    20×8年2月20日
     不適用
    20×8年2月28日
     轉字45
    7
    20×8年2月27 E1
    20×8年2月27日
    20×8年3月20日
     轉字40
    8
    20×8年3月19日
     20×8年3月19日
    (略)
    20×8年11月3日
     轉字4
    10
    20×8年11月2日
    20×8年11月2日
    20×8年11月15日
     轉字28
    200
    20×8年11月14日
     20×8年11月14日
    20×8年12月10日
     轉字50
     250
     20×8年12月10日
     20×8年12月10曰
    審計說明:
    (1)根據銷售合同約定,在客戶收到貨物、驗收合格并簽發(fā)收貨通知后,甲公司取
    得收取貨款的權利。審計中已檢查銷售合同。
    (2)已檢查記賬憑證日期、發(fā)票日期和出庫單日期,未發(fā)現異常。發(fā)票和出庫單中
    的其他信息與記賬憑證一致。
    (3)11月轉字28號和12月轉字50號記賬憑證反映的銷售額較高,財務經理解釋
    系調整售價所致。
    (4)2月轉字30號記賬憑證反映,甲公司在20×7年度銷售并確認收入的一筆交易,
    于20×8年2月發(fā)生銷貨退回。甲公司未按規(guī)定調整20×7年度財務報表,前任注冊會
    計師于20×8年3月對甲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了標準審計報告。
    資料四:因主導產品不符合國家環(huán)保要求,政府部門于20×8年12月要求甲公司在20×9年9月30日前停止生產和銷售該類產品。A和B注冊會計師復核了管理層對持續(xù)經營能力作出的評估和擬采取的應對措施,認為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xù)經營假設是適當的,但可能導致對持續(xù)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甲公司已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作出充分披露。
    要求:
    (1)針對資料一,如果A和B注冊會計師擬參與其他注冊會計師對聯營企業(yè)的風險評估工作,指出通常應當實施哪些審計程序。
    (2)針對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就答題卷第9頁給出的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期初余額相關的認定,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序是否可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如果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指出針對這些認定應當實施的一項主要實質性程序和審計路徑起點。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9頁相應的表格內。
    (3)針對資料三中的審計說明第(1)至(3)項,逐項指出8注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序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并簡要說明理由。
    (4)針對資料三中的審計說明第(4)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如果擬對20×8年度財務報表出具標準審計報告,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11號——比較數據》的要求,指出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分別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5)假定只存在資料四所述情況,代為續(xù)編以下審計報告。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11頁。
    審計報告
    甲公司全體股東:
    (引言段略)
    一、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略)
    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略)
    三、審計意見
    ××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注冊會計師:A
    (蓋章)(簽名并蓋章)
    中國注冊會計師:B
    (簽名并蓋章)
    中國××市
    二○×九年×月×日
    【答案】
    針對要求(1):主審注冊會計師通常實施下列程序對組成部分的風險評估工作:
    (1)與其他注冊會計師或組成部分的管理層討論對被審計單位有重要影響的組成部分的業(yè)務活動;
    (2)與其他注冊會計師討論錯誤或舞弊導致組成部分的財務信息出現的重大錯報風險;
    (3)復核其他注冊會計師對已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所作工作的記錄。
    針對要求(3):
    第(1)項的程序不妥,注冊會計師除檢查銷售合同外,還應檢查附有銷售單的銷售發(fā)票、裝運憑證及購貨方簽發(fā)的收貨通知;
    第(2)項的程序不妥,注冊會計師還需要還應當確定銷售發(fā)票是否連續(xù)編號;
    第(3)項的程序不妥,僅憑財務經理的解釋不足以形成充分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懷疑其是否有虛假銷售,比如未曾發(fā)貨卻已將銷售發(fā)票登記入賬、銷售發(fā)票重復入賬,向虛構的客戶發(fā)貨等情況。
    針對要求(4):
    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應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管理層更正了上期報表,并且注冊會計師重新出具了針對上期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
    (2)本期財務報表中的比較數據已經得到恰當調整和列報,與更正后的上期財務報表一致,在附注中已對更正情況作了充分披露;
    (3)注冊會計師已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針對要求(5):
    三、審計意見
    我們認為,甲公司財務報表已經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和《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08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我們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如財務報表附注×所述,因主導產品不符合國家環(huán)保要求,被政府部門責令于20×9年9月30日前停止生產和銷售該類產品,雖然公司已在財務報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了擬采取的改善措施,但其持續(xù)經營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無法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變現資產、清償債務。本段內容不影響已發(fā)表的審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