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條 如果暫緩引渡可能給請求國的刑事訴訟造成嚴重障礙,在不妨礙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并且請求國保證在完成有關訴訟程序后立即無條件送回被請求引渡人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請求國的請求,臨時引渡該人。
臨時引渡的決定,由國務院征得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的同意后作出。
【釋義】 本條是關于臨時引渡的規(guī)定。本條共兩款。
第一款規(guī)定的是決定臨時引渡的條件。臨時引渡是指為了便利請求國的刑事訴訟活動,將本應在我國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被請求引渡人暫時引渡給請求國,請求國在完成刑事訴訟活動后,再將被引渡人歸還我國的一種國際司法協(xié)助活動。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是否暫時引渡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請求國的引渡請求符合引渡條件,但是我國司法機關正在對被請求引渡人由于其他犯罪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在請求臨時引渡的情況下,請求國欲追究的犯罪與我國正在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犯罪必須不是同一犯罪。因為根據我國引渡法第八條的規(guī)定,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對請求國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已經作出生效判決或者已經終止刑事訴訟程序的,應當拒絕引渡;根據引渡法第九條的規(guī)定,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轄權,并且對被請求引渡人正在進行刑事訴訟或者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可以拒絕引渡請求。(2)必須是暫緩引渡可能給請求國的刑事訴訟造成嚴重障礙。根據引渡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如果請求國請求引渡的人正由于其他犯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我國可以對該人決定暫緩引渡,這也是國際引渡實踐中通行的做法。但是由于有時候這種做法會給請求國的刑事訴訟造成重大障礙,因此很多國家又規(guī)定了臨時引渡制度,這樣既可以保證本國對被請求引渡人的司法管轄權,又有利于開展國際刑事司法合作。臨時引渡實際上是被請求國對請求國的一種優(yōu)待和照顧,對被請求國而言往往會產生一定的不便,因此我國引渡法規(guī)定,臨時引渡是在暫緩引渡可能給請求國的刑事訴訟造成重大障礙時才適用。所謂重大障礙是指沒有被請求引渡人的出席,請求國的刑事訴訟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甚至無法進行。比如在共同犯罪中,罪犯不僅是被告人,而且也是案件的重要甚至惟一的證人,他出席與否,對于案件的審判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一些禁止缺席審判的國家來說,不能實現(xiàn)對被告人的引渡,審判根本就無法進行。(3)適用臨時引渡不妨礙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由于臨時引渡適用的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正在對其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人,因此臨時引渡勢必會給我國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帶來一定不便。只要這種不便尚不至于對我國的刑事訴訟造成妨礙,則屬于我國開展對外司法合作的合理需要,也有利于我國通過互惠合作從其他國家引渡犯罪人。但是如果臨時引渡會給我國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造成妨礙,會損及我國刑事司法活動,則不能予以臨時引渡,必須等被請求引渡人在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終結以后再予以引渡。(4)請求國保證在完成有關的刑事訴訟程序后立即無條件送回被請求引渡人。由于臨時引渡實際上是我國對請求國提供的一項優(yōu)惠,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我國自己正常進行刑事司法活動的暫時限制,如果允許請求國在完成有關的刑事訴訟程序后不歸還被引渡人,則我國的司法管轄權實際上就被放棄了,這不符合我國的司法利益。因此適用臨時引渡必須以請求國承諾屆時無條件歸還被引渡人為前提條件。
第二款是關于臨時引渡的決定程序的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有兩層意思。一是請求國提出臨時引渡的,是否準許,由國務院決定。由于在請求臨時引渡之前,請求國的引渡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條件已經經過人民法院審查和裁定,因此臨時引渡的決定由國務院直接作出,不需人民法院再行審查。二是國務院決定臨時引渡必須征得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的同意。這是因為臨時引渡的適用會給我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帶來一定不便。這是我國為了開展國際刑事司法合作,而對自己的司法活動作出的暫時的限制,認定臨時引渡是否給我國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造成妨礙,應當由我國司法機關即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進行。國務院在決定臨時引渡前,具體應征求人民法院還是人民檢察院的意見,應當根據在我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該刑事訴訟活動的進程決定。如果該訴訟活動尚處于偵查、審查起訴階段,則應當征得人民檢察院的同意;如果該訴訟活動已經進入審判階段,則應征得人民法院的同意。
臨時引渡的決定,由國務院征得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的同意后作出。
【釋義】 本條是關于臨時引渡的規(guī)定。本條共兩款。
第一款規(guī)定的是決定臨時引渡的條件。臨時引渡是指為了便利請求國的刑事訴訟活動,將本應在我國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被請求引渡人暫時引渡給請求國,請求國在完成刑事訴訟活動后,再將被引渡人歸還我國的一種國際司法協(xié)助活動。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是否暫時引渡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請求國的引渡請求符合引渡條件,但是我國司法機關正在對被請求引渡人由于其他犯罪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在請求臨時引渡的情況下,請求國欲追究的犯罪與我國正在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犯罪必須不是同一犯罪。因為根據我國引渡法第八條的規(guī)定,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對請求國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已經作出生效判決或者已經終止刑事訴訟程序的,應當拒絕引渡;根據引渡法第九條的規(guī)定,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轄權,并且對被請求引渡人正在進行刑事訴訟或者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可以拒絕引渡請求。(2)必須是暫緩引渡可能給請求國的刑事訴訟造成嚴重障礙。根據引渡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如果請求國請求引渡的人正由于其他犯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我國可以對該人決定暫緩引渡,這也是國際引渡實踐中通行的做法。但是由于有時候這種做法會給請求國的刑事訴訟造成重大障礙,因此很多國家又規(guī)定了臨時引渡制度,這樣既可以保證本國對被請求引渡人的司法管轄權,又有利于開展國際刑事司法合作。臨時引渡實際上是被請求國對請求國的一種優(yōu)待和照顧,對被請求國而言往往會產生一定的不便,因此我國引渡法規(guī)定,臨時引渡是在暫緩引渡可能給請求國的刑事訴訟造成重大障礙時才適用。所謂重大障礙是指沒有被請求引渡人的出席,請求國的刑事訴訟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甚至無法進行。比如在共同犯罪中,罪犯不僅是被告人,而且也是案件的重要甚至惟一的證人,他出席與否,對于案件的審判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一些禁止缺席審判的國家來說,不能實現(xiàn)對被告人的引渡,審判根本就無法進行。(3)適用臨時引渡不妨礙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由于臨時引渡適用的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正在對其進行刑事訴訟或者執(zhí)行刑罰的人,因此臨時引渡勢必會給我國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帶來一定不便。只要這種不便尚不至于對我國的刑事訴訟造成妨礙,則屬于我國開展對外司法合作的合理需要,也有利于我國通過互惠合作從其他國家引渡犯罪人。但是如果臨時引渡會給我國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造成妨礙,會損及我國刑事司法活動,則不能予以臨時引渡,必須等被請求引渡人在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終結以后再予以引渡。(4)請求國保證在完成有關的刑事訴訟程序后立即無條件送回被請求引渡人。由于臨時引渡實際上是我國對請求國提供的一項優(yōu)惠,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我國自己正常進行刑事司法活動的暫時限制,如果允許請求國在完成有關的刑事訴訟程序后不歸還被引渡人,則我國的司法管轄權實際上就被放棄了,這不符合我國的司法利益。因此適用臨時引渡必須以請求國承諾屆時無條件歸還被引渡人為前提條件。
第二款是關于臨時引渡的決定程序的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有兩層意思。一是請求國提出臨時引渡的,是否準許,由國務院決定。由于在請求臨時引渡之前,請求國的引渡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條件已經經過人民法院審查和裁定,因此臨時引渡的決定由國務院直接作出,不需人民法院再行審查。二是國務院決定臨時引渡必須征得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的同意。這是因為臨時引渡的適用會給我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帶來一定不便。這是我國為了開展國際刑事司法合作,而對自己的司法活動作出的暫時的限制,認定臨時引渡是否給我國正在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造成妨礙,應當由我國司法機關即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進行。國務院在決定臨時引渡前,具體應征求人民法院還是人民檢察院的意見,應當根據在我國領域內正在進行的該刑事訴訟活動的進程決定。如果該訴訟活動尚處于偵查、審查起訴階段,則應當征得人民檢察院的同意;如果該訴訟活動已經進入審判階段,則應征得人民法院的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