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北京公考申論重要知識點講解(197)

字號:

09北京公考申論重要知識點講解(197)“造福一方”不是“造福一時”
    領導干部在任上想為一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百姓生活富裕多做貢獻,這是完全正確和值得提倡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領導干部不勝枚舉,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特別值得走上新崗位的領導干部學習。
    然而,有為數(shù)不少的領導干部對“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存在著片面甚至錯誤的理解,往往會不自覺地把“造福一方”簡單與“造福一時”劃上等號,過分看重自己任上的表現(xiàn),久而久之反而使“造福一方”的初衷走味變樣,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帶來一定損害。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重近輕遠。樂于搞“短平快”項目,為了早出政績,不惜污染環(huán)境,浪費資源。而對涉及長遠發(fā)展的基礎工作只停留在口頭上,坐而論道,只唱不做;二是重表輕里。習慣于追求轟動效應,提一些不切實際的“大口號”,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大景觀”,想以表面成績引起上級關注,博得領導好評;三是重顯輕潛。喜歡干那些顯山露水、表面風光的事,對短時間內無法顯示直接效果、人們一時不易發(fā)現(xiàn)和感受到的政績,不愿投入精力做或虛抓假干;四是重虛輕實。喜歡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給自己留名、樹碑、邀功,為造“一時之勢”,往往讓幾代人背上沉重的包袱;五是重小輕大。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往往從地方和部門的小利益出發(fā),上級部署的工作,對已有利就雷厲風行,對已無利則束之高閣,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追求一時利益、局部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全局利益。
    造福百姓,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不僅要求領導干部要有膽識、有激情,更要有踏踏實實的作風和長遠謀劃的打算。作為領導干部,首先必須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正確理解“造?!倍值纳羁虄群嘧鲂┤罕婇L期受益的事,絕不能搞短期行為、做表面文章,以至造“負”一方。要讓領導干部做到“造福一方”而不是“造福一時”,除了加強經(jīng)常性的宗旨教育外,很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政績考評機制。要堅持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眼光評價干部,把評判干部政績的大小、優(yōu)劣的標準交給群眾,使真正的政績得到褒揚,使虛假的政績無處藏身。唯有如此,才能使更多的領導干部從一上任起就沉下心來“造福一方”,而不是僅僅滿足于“造福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