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甲企業(yè)20×3年12月購入管理用固定資產(chǎn),購置成本為5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7年年末,甲企業(yè)對該項管理用固定資產(chǎn)進行的減值測試表明,其可收回金額為2400萬元。并假定20×9年年末,該項固定資產(chǎn)的可收回金額為1700萬元。甲企業(yè)對所得稅采用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核算,假定甲企業(yè)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使用年限與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均與稅法相同,并不存在其他納稅調(diào)整事項;甲企業(yè)在轉(zhuǎn)回暫時性差異時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減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企業(yè)20×9年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科目余額為( ?。┤f元。
A.借方50 B.借方75 C.借方100 D.借方125
【顯示答案】
【隱藏答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甲企業(yè)20×7年年末計提固定資產(chǎn)減值準備=5000-5000÷10×4-2400=6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0×8年計提折舊=2400÷6=400(萬元)
按稅收規(guī)定20×8年應計提折舊=5000÷10=500(萬元)
20×9年會計折舊=2400÷6=400(萬元)
稅收折舊=5000÷10=500(萬元)
20×9年末計提減值準備前該項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5000-500×4-600-400×2=1600(萬元)
該項固定資產(chǎn)的可收回金額為1700萬元,沒有發(fā)生減值,不需要計提減值準備,也不轉(zhuǎn)回以前計提的減值準備。
20×9年末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1600萬元,計稅基礎(chǔ)=5000-500×6=2000萬元,即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余額為400萬元,故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科目的借方余額應為100萬元(400×25%)。
A.借方50 B.借方75 C.借方100 D.借方125
【顯示答案】
【隱藏答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甲企業(yè)20×7年年末計提固定資產(chǎn)減值準備=5000-5000÷10×4-2400=6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0×8年計提折舊=2400÷6=400(萬元)
按稅收規(guī)定20×8年應計提折舊=5000÷10=500(萬元)
20×9年會計折舊=2400÷6=400(萬元)
稅收折舊=5000÷10=500(萬元)
20×9年末計提減值準備前該項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5000-500×4-600-400×2=1600(萬元)
該項固定資產(chǎn)的可收回金額為1700萬元,沒有發(fā)生減值,不需要計提減值準備,也不轉(zhuǎn)回以前計提的減值準備。
20×9年末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1600萬元,計稅基礎(chǔ)=5000-500×6=2000萬元,即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余額為400萬元,故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科目的借方余額應為100萬元(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