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粗細程度及顆粒級配
砂的粗細程度是指不同粒徑的砂混合在一起時的平均粗細程度。在砂用量相同的情況下,若砂子過粗,則拌制的混凝土黏聚性較差,容易產(chǎn)生離析、泌水現(xiàn)象;若砂子過細,砂子的總表面積增大,雖然拌制的混凝土黏聚性較好,不易產(chǎn)生離析、泌水現(xiàn)象,但水泥用量增大。所以,用于拌制混凝上的砂,不宜過粗,也不宜過細。
砂的顆粒級配是砂大、中、小顆粒的搭配情況。砂大、中、小顆粒含量的搭配適當,則其孔隙率和總表面積都較小,即具有良好的顆粒級配。用這種級配良好的砂配制混凝土,不僅所用水泥漿量少,節(jié)約水泥,而且還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實度和強度。
砂的粗細程度和顆粒級配通過篩分析法確定。
篩分析法是用一套孔徑為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和0.15mm的標準方孔篩的,按照篩孔的大小順序,將用9.50mm方孔篩篩出的500g干砂,由粗到過篩,稱得各號篩上的篩余量。并且計算出各篩上的分計篩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篩上的篩余量占砂樣總重的百分率)及累計篩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加上大于該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和其關系見表3.1.6.

砂按細度模數(shù)Mx分為粗、中、細三種規(guī)格:3.7~3.1為粗砂,3.0~2.3為中砂,2.2~1.6為細砂。粗、中、細砂均可作為普通混凝土用砂,但以中砂為佳。
砂的顆粒級配用級配區(qū)表示,根據(jù)《建筑用砂》GB/T 14684規(guī)定,對細度模數(shù)為3.7~1.6的砂,按累計篩余百分率劃分為三個級配區(qū),見表3.1.7.混凝土用砂的顆粒級配應處于表3.1.7中的任何一個級配區(qū)內(nèi),表中所列的累計篩余百分率,除4.75mm和0.50mm篩號外,允許稍有超出分界線,其總量不大于5%。

砂的粗細程度是指不同粒徑的砂混合在一起時的平均粗細程度。在砂用量相同的情況下,若砂子過粗,則拌制的混凝土黏聚性較差,容易產(chǎn)生離析、泌水現(xiàn)象;若砂子過細,砂子的總表面積增大,雖然拌制的混凝土黏聚性較好,不易產(chǎn)生離析、泌水現(xiàn)象,但水泥用量增大。所以,用于拌制混凝上的砂,不宜過粗,也不宜過細。
砂的顆粒級配是砂大、中、小顆粒的搭配情況。砂大、中、小顆粒含量的搭配適當,則其孔隙率和總表面積都較小,即具有良好的顆粒級配。用這種級配良好的砂配制混凝土,不僅所用水泥漿量少,節(jié)約水泥,而且還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實度和強度。
砂的粗細程度和顆粒級配通過篩分析法確定。
篩分析法是用一套孔徑為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和0.15mm的標準方孔篩的,按照篩孔的大小順序,將用9.50mm方孔篩篩出的500g干砂,由粗到過篩,稱得各號篩上的篩余量。并且計算出各篩上的分計篩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篩上的篩余量占砂樣總重的百分率)及累計篩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加上大于該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和其關系見表3.1.6.

砂按細度模數(shù)Mx分為粗、中、細三種規(guī)格:3.7~3.1為粗砂,3.0~2.3為中砂,2.2~1.6為細砂。粗、中、細砂均可作為普通混凝土用砂,但以中砂為佳。
砂的顆粒級配用級配區(qū)表示,根據(jù)《建筑用砂》GB/T 14684規(guī)定,對細度模數(shù)為3.7~1.6的砂,按累計篩余百分率劃分為三個級配區(qū),見表3.1.7.混凝土用砂的顆粒級配應處于表3.1.7中的任何一個級配區(qū)內(nèi),表中所列的累計篩余百分率,除4.75mm和0.50mm篩號外,允許稍有超出分界線,其總量不大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