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文包詩”的形式,通過講述李廣將軍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進石頭中的故事,表現(xiàn)了李廣將軍的力大無窮與神勇無比。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課文】
唐代詩人盧綸寫過一組以《塞下曲》為題的詩,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這位“夜引弓”的“將軍”,便是被人們稱為“飛將軍”的李廣。李廣是西漢時期一位神勇無比的將領(lǐng)。詩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鎮(zhèn)守北方邊境的時發(fā)生的一件事。
一天夜晚,月色朦朧,李廣帶兵外出巡邏,路過一片松林。一陣疾風吹來,樹木野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李廣想到這一帶常有猛虎出沒,便用警惕的目光四處搜尋著。猛然間,李廣發(fā)現(xiàn)前方的草叢中,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便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班病钡囊宦?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廣的隨從便去射虎的現(xiàn)場尋找獵物。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教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按故事發(fā)展順序?qū)懸患碌膶懽鞣椒ā?BR> 4.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塞下曲這首古詩是贊美“飛將軍”李廣武藝高超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要求:(1)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石棱、神勇無比、邊境、朦朧、巡邏、疾風、警惕、搜尋、影影綽綽、獵物、驚呆
2.教學效果。
(1)指讀課文,卡片正音,強調(diào)“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導(dǎo)比較“扎”的其他讀音和意義。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重點領(lǐng)會下列詞語意思。
石棱、朦朧、疾風、巡邏、警惕、影影綽綽
3.指導(dǎo)書寫生字。
(1)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導(dǎo)書寫。
(3)學生練字,教師巡視指導(dǎo)。
4.范讀課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點)
6.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討論。
(1)文章的題目是李廣射虎,“射虎”的含義是什么?
(2)根據(jù)課文的故事內(nèi)容,說說塞下曲每句詩的意思。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討論,對詩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讀塞下曲。
(4)指名讀、齊讀塞下曲。
三、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讀后討論: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紹盧綸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讀塞下曲。
(5)齊讀塞下曲。
2.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讀讀議議。
(1)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2)他是怎樣的將軍?
(3)齊讀第2自然段。
3.細讀課文第3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討論
這一自然段寫了一件什么事?(討論,相機板書:夜晚風吹草動以為有虎拉弓猛射)
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肯葘懯裁??再寫什么?后寫什么?BR> (2)練習朗讀,對照掛圖,說說李廣射虎的經(jīng)過。
(3)繼續(xù)討論。
課文寫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fā)現(xiàn)虎、射虎這一過程說明了李廣怎樣?(機警、敏捷、善射、勇敢沉著)
(4)指導(dǎo)朗讀。
(5)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前兩句。
4.細讀課文第4自然段。
(1)輕讀課文。
(2)討論。
“蒙蒙亮”指什么時候?
李廣的隨從去射虎的現(xiàn)場尋找獵物,為什么全都驚呆了?(相機板書:清晨尋找獵物扎進石頭)
“深深地扎進”、“怎么也拔不出來”說明什么?(武藝高超,力大無窮)
(3)指讀課文。
(4)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后兩句。
(5)將全詩的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三、總結(jié)全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教師小結(jié):本文采用“以文包詩”的形式,敘述了李廣將軍夜巡,路過一片松林,光線暗淡,風吹草動,誤以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現(xiàn)了李將軍的機警勇敢,武藝高超,力大無比。
四、課堂練習
【課文】
唐代詩人盧綸寫過一組以《塞下曲》為題的詩,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這位“夜引弓”的“將軍”,便是被人們稱為“飛將軍”的李廣。李廣是西漢時期一位神勇無比的將領(lǐng)。詩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鎮(zhèn)守北方邊境的時發(fā)生的一件事。
一天夜晚,月色朦朧,李廣帶兵外出巡邏,路過一片松林。一陣疾風吹來,樹木野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李廣想到這一帶常有猛虎出沒,便用警惕的目光四處搜尋著。猛然間,李廣發(fā)現(xiàn)前方的草叢中,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便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班病钡囊宦?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廣的隨從便去射虎的現(xiàn)場尋找獵物。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教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按故事發(fā)展順序?qū)懸患碌膶懽鞣椒ā?BR> 4.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塞下曲這首古詩是贊美“飛將軍”李廣武藝高超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要求:(1)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石棱、神勇無比、邊境、朦朧、巡邏、疾風、警惕、搜尋、影影綽綽、獵物、驚呆
2.教學效果。
(1)指讀課文,卡片正音,強調(diào)“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導(dǎo)比較“扎”的其他讀音和意義。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重點領(lǐng)會下列詞語意思。
石棱、朦朧、疾風、巡邏、警惕、影影綽綽
3.指導(dǎo)書寫生字。
(1)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導(dǎo)書寫。
(3)學生練字,教師巡視指導(dǎo)。
4.范讀課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點)
6.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討論。
(1)文章的題目是李廣射虎,“射虎”的含義是什么?
(2)根據(jù)課文的故事內(nèi)容,說說塞下曲每句詩的意思。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討論,對詩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讀塞下曲。
(4)指名讀、齊讀塞下曲。
三、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讀后討論: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紹盧綸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讀塞下曲。
(5)齊讀塞下曲。
2.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讀讀議議。
(1)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2)他是怎樣的將軍?
(3)齊讀第2自然段。
3.細讀課文第3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討論
這一自然段寫了一件什么事?(討論,相機板書:夜晚風吹草動以為有虎拉弓猛射)
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肯葘懯裁??再寫什么?后寫什么?BR> (2)練習朗讀,對照掛圖,說說李廣射虎的經(jīng)過。
(3)繼續(xù)討論。
課文寫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fā)現(xiàn)虎、射虎這一過程說明了李廣怎樣?(機警、敏捷、善射、勇敢沉著)
(4)指導(dǎo)朗讀。
(5)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前兩句。
4.細讀課文第4自然段。
(1)輕讀課文。
(2)討論。
“蒙蒙亮”指什么時候?
李廣的隨從去射虎的現(xiàn)場尋找獵物,為什么全都驚呆了?(相機板書:清晨尋找獵物扎進石頭)
“深深地扎進”、“怎么也拔不出來”說明什么?(武藝高超,力大無窮)
(3)指讀課文。
(4)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后兩句。
(5)將全詩的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三、總結(jié)全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教師小結(jié):本文采用“以文包詩”的形式,敘述了李廣將軍夜巡,路過一片松林,光線暗淡,風吹草動,誤以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現(xiàn)了李將軍的機警勇敢,武藝高超,力大無比。
四、課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