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收益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應用形式
式中:K――無形資產分成率;
Ri――第i年分成基數(超額收益);
i――收益期限序號;
r――折現率;
Y――最低收費額。
二、最低收費額的確定
無形資產轉讓的最低收費額由以下因素決定:
(一)重置成本凈值
購買方使用無形資產,就應由購買方補償成本費用。當購買方與轉讓方共同使用該項無形資產時,則由雙方按運用規(guī)模、受益范圍等來分攤。
(二)機會成本
由于無形資產的轉讓,可能會停業(yè)而使由該無形資產支撐的營業(yè)收益減少,也可能會因為自己制造了競爭對手而減少利潤或者增加開發(fā)支出。這些構成無形資產轉讓的機會成本,應由無形資產購買方來補償。
三、收益法應用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確定
(一)無形資產收益額的確定
1.直接估算法
通過未使用與使用無形資產的前后收益情況對比分析,確定無形資產帶來的收益額。無形資產劃分為收入增長型和費用節(jié)約型。
收入增大的原因在于:
(1)生產的產品能夠以高出同類產品的價格銷售:R=(P2-P1)Q(1-T)
(2)生產的產品采用與同類產品相同價格的情況下,銷售數量大幅度增加,從而獲得超額收益。費用節(jié)約型資產,使得生產產品中的成本費用降低,從而形成超額收益。 R=(Q2-Q1)(P-C)(1-T)
費用節(jié)約型無形資產:R=(C2-C1)Q(1-T)
2.差額法
無形資產帶來超額收益=經營利潤-資產總額×行業(yè)平均資金利潤率或無形資產帶來超額收益=銷售收入×銷售利潤率-銷售收入×每元銷售收入平均占用資金× 行業(yè)平均資金利潤率
3.分成率法
無形資產收益額=銷售收入(利潤)×銷售收入(利潤)分成率
收益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銷售利潤分成率
所以: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分成率×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分成率=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率
邊際分析法:
4.要素貢獻法
生產經濟活動中的三大要素:資金、技術和管理。對資金密集型行業(yè),三者的貢獻依次是50%、30%、20%;技術密集型行業(yè)依次是40%、40%、20%;一般行業(yè);依次是30%、40%、30%;高科技行業(yè),依次是30%、50%、20%。
(二)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的確定
折現率一般包括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報酬率。
(三)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
無形資產價值降低是由于無形損耗形成的,三種情況決定產生:
1.采用原無形資產無利可圖
2.普遍掌握
3.需求大幅度下降
無形資產具有獲得超額收益能力的時間才是真正的無形資產有效期限。
1.法律或合同、企業(yè)申請書分別規(guī)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法律未規(guī)定有效期,企業(yè)合同或企業(yè)申請書中規(guī)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規(guī)定的受益年限確定。
3.法律和企業(yè)合同或申請書均未規(guī)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預計受益期限確定。預計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統(tǒng)計分析或與同類資產比較得出。
式中:K――無形資產分成率;
Ri――第i年分成基數(超額收益);
i――收益期限序號;
r――折現率;
Y――最低收費額。
二、最低收費額的確定
無形資產轉讓的最低收費額由以下因素決定:
(一)重置成本凈值
購買方使用無形資產,就應由購買方補償成本費用。當購買方與轉讓方共同使用該項無形資產時,則由雙方按運用規(guī)模、受益范圍等來分攤。
(二)機會成本
由于無形資產的轉讓,可能會停業(yè)而使由該無形資產支撐的營業(yè)收益減少,也可能會因為自己制造了競爭對手而減少利潤或者增加開發(fā)支出。這些構成無形資產轉讓的機會成本,應由無形資產購買方來補償。
三、收益法應用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確定
(一)無形資產收益額的確定
1.直接估算法
通過未使用與使用無形資產的前后收益情況對比分析,確定無形資產帶來的收益額。無形資產劃分為收入增長型和費用節(jié)約型。
收入增大的原因在于:
(1)生產的產品能夠以高出同類產品的價格銷售:R=(P2-P1)Q(1-T)
(2)生產的產品采用與同類產品相同價格的情況下,銷售數量大幅度增加,從而獲得超額收益。費用節(jié)約型資產,使得生產產品中的成本費用降低,從而形成超額收益。 R=(Q2-Q1)(P-C)(1-T)
費用節(jié)約型無形資產:R=(C2-C1)Q(1-T)
2.差額法
無形資產帶來超額收益=經營利潤-資產總額×行業(yè)平均資金利潤率或無形資產帶來超額收益=銷售收入×銷售利潤率-銷售收入×每元銷售收入平均占用資金× 行業(yè)平均資金利潤率
3.分成率法
無形資產收益額=銷售收入(利潤)×銷售收入(利潤)分成率
收益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銷售利潤分成率
所以: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分成率×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分成率=銷售收入分成率÷銷售利潤率
邊際分析法:
4.要素貢獻法
生產經濟活動中的三大要素:資金、技術和管理。對資金密集型行業(yè),三者的貢獻依次是50%、30%、20%;技術密集型行業(yè)依次是40%、40%、20%;一般行業(yè);依次是30%、40%、30%;高科技行業(yè),依次是30%、50%、20%。
(二)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的確定
折現率一般包括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報酬率。
(三)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
無形資產價值降低是由于無形損耗形成的,三種情況決定產生:
1.采用原無形資產無利可圖
2.普遍掌握
3.需求大幅度下降
無形資產具有獲得超額收益能力的時間才是真正的無形資產有效期限。
1.法律或合同、企業(yè)申請書分別規(guī)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法律未規(guī)定有效期,企業(yè)合同或企業(yè)申請書中規(guī)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規(guī)定的受益年限確定。
3.法律和企業(yè)合同或申請書均未規(guī)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預計受益期限確定。預計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統(tǒng)計分析或與同類資產比較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