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指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字號:

【病因】
    1.支氣管、肺疾病
    2.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發(fā)病機理】
    1.肺動脈高壓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癥、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縮、痙攣
    (2)解剖學因素:肺小動脈血管炎甚至完全閉塞,肺泡內(nèi)壓增高,壓迫肺泡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網(wǎng)毀損,肺血管收縮與肺血管的重構(gòu)。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缺氧使醛固酮增加、腎小動脈收縮,導致鈉水儲留,血容量增多。
    2.心臟病變和心衰
    3.其它重要器官的損害
    【臨床表現(xiàn)】
    1.肺心功能代償期:
    慢阻肺的表現(xiàn)。
    肺氣腫征,呼吸音減弱,心濁音界不易叩出,心音遙遠,P2亢進,三尖瓣區(qū)出現(xiàn)收縮期雜音,尖突下心臟搏動
    頸靜脈充盈
    肝上界及下緣明顯下移
    2.肺心功能失代償期:
    呼衰
    心衰
    【實驗室檢查】
    1.X線:右下肺動脈干擴張,橫徑>=15mm,橫徑與氣管橫徑之比>=1.07;肺動脈段明顯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肥大征
    2.心電圖:電軸右偏,重度順時針向轉(zhuǎn)位,RV1+SV5>=1.05mv,肺性p波,RBBB,低電壓圖形
    【并發(fā)癥】
    1.肺性腦病
    2.酸堿失衡及電解質(zhì)紊亂
    3.心律失常
    4.休克
    5.消化道出血
    6.DIC
    【治療】
    (一)急性加重期:
    7.控制感染
    8.通暢呼吸道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9.控制心衰:
    (1)利尿劑:作用輕,劑量小
    (2)正性肌力藥:劑量小,作用快,排泄快
    應用指征:a. 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劑不能得到良好的療效而反復浮腫的心衰患者
    b.以右心衰為主要表現(xiàn)而無明顯感染的患者
    c.出現(xiàn)急性左心衰
    (3)血管擴張劑的應用
    4.控制心律失常
    (二)緩解期
    (三)營養(yǎng)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