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將死罪按是否秋后處決分為斬立決、斬監(jiān)候、絞立決、絞監(jiān)候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以下哪項不是《大清新刑律》中規(guī)定的刑種( )
A.罰金 B.遣刑
C.拘役 D.無期徒刑
18.清末設立的咨議局,依其章程規(guī)定,其性質(zhì)是( )
A.地方議會 B.各省采取輿論之所
C.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D.中央咨詢機構
19.以根本法的形式徹底否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所規(guī)定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凱的個人*制度的是( )
A.《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B.《中華民國約法》
C.《中華民國憲法》 D.《訓政時期約法》
20.南京國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實行( )
A.三級三審終審制 B.三級二審終審制
C.四級三審終審制 D.四級四審終審制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西周禮的高原則是( )
A.親親 B.尊尊 C.長長
D.男女有別 E.禮不下庶人
2.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 B.令 C.式
D.廷行事 E.課
3.北宋不動產(chǎn)買賣契約的成立要件有( )
A.經(jīng)官給據(jù) B.先問親鄰 C.輸錢印契
D.過割賦稅 E.原主離業(yè)
4.《大清現(xiàn)行刑律》與《大清律例》不同之處有( )
A.取消了吏、戶、禮、兵、刑、工六律總目
B.改變了律例合編體例
C.刪改了若干“因時事推移”已不適施用的條款
D.確認了近代刑罰制度
E.規(guī)定了訴訟時效及執(zhí)行時效
5.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社會改革方面的法令有( )
A.禁煙法令 B.禁止買賣人口令 C.剪辮法令
D.改革稱呼舊制法令 E.禁賭法令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西周的司法機構已經(jīng)比較發(fā)展,中央設_________輔佐周王全面行使司法權。
2.西周刑法原則中將故意犯罪稱為_________。
3.春秋時期楚文王作《_________》,類似近世的窩藏法。
4.曹魏時在中央司法機構中設_________,職責是教授法律,培養(yǎng)司法官吏。
5.宋朝規(guī)定判決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屬如有不服,可以依程序逐級進行申訴,稱為_______。
6.宋代繼承了唐代的_________,這是農(nóng)務繁忙季節(jié)中停止民事審判的制度。
7.對于殺人罪,元代法律一般規(guī)定向罪犯家屬征_________給苦主(受害人家屬),這有一定的損害賠償性質(zhì)。
8.在明太祖統(tǒng)治時期,_________與榜文是重要的法律形式。
9.《天朝田畝制度》宣布:“凡天下婚姻_________,”否定了封建買賣婚姻。
10.南京國民政府“訓政”的核心是“_________”。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以下哪項不是《大清新刑律》中規(guī)定的刑種( )
A.罰金 B.遣刑
C.拘役 D.無期徒刑
18.清末設立的咨議局,依其章程規(guī)定,其性質(zhì)是( )
A.地方議會 B.各省采取輿論之所
C.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D.中央咨詢機構
19.以根本法的形式徹底否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所規(guī)定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凱的個人*制度的是( )
A.《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B.《中華民國約法》
C.《中華民國憲法》 D.《訓政時期約法》
20.南京國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實行( )
A.三級三審終審制 B.三級二審終審制
C.四級三審終審制 D.四級四審終審制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西周禮的高原則是( )
A.親親 B.尊尊 C.長長
D.男女有別 E.禮不下庶人
2.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律 B.令 C.式
D.廷行事 E.課
3.北宋不動產(chǎn)買賣契約的成立要件有( )
A.經(jīng)官給據(jù) B.先問親鄰 C.輸錢印契
D.過割賦稅 E.原主離業(yè)
4.《大清現(xiàn)行刑律》與《大清律例》不同之處有( )
A.取消了吏、戶、禮、兵、刑、工六律總目
B.改變了律例合編體例
C.刪改了若干“因時事推移”已不適施用的條款
D.確認了近代刑罰制度
E.規(guī)定了訴訟時效及執(zhí)行時效
5.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社會改革方面的法令有( )
A.禁煙法令 B.禁止買賣人口令 C.剪辮法令
D.改革稱呼舊制法令 E.禁賭法令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西周的司法機構已經(jīng)比較發(fā)展,中央設_________輔佐周王全面行使司法權。
2.西周刑法原則中將故意犯罪稱為_________。
3.春秋時期楚文王作《_________》,類似近世的窩藏法。
4.曹魏時在中央司法機構中設_________,職責是教授法律,培養(yǎng)司法官吏。
5.宋朝規(guī)定判決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屬如有不服,可以依程序逐級進行申訴,稱為_______。
6.宋代繼承了唐代的_________,這是農(nóng)務繁忙季節(jié)中停止民事審判的制度。
7.對于殺人罪,元代法律一般規(guī)定向罪犯家屬征_________給苦主(受害人家屬),這有一定的損害賠償性質(zhì)。
8.在明太祖統(tǒng)治時期,_________與榜文是重要的法律形式。
9.《天朝田畝制度》宣布:“凡天下婚姻_________,”否定了封建買賣婚姻。
10.南京國民政府“訓政”的核心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