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法國 令人悲哀的兩大事

字號:

我在法國已經待了3年多,道聽途說的事還不少。這其中有喜也有哀,歡樂的事情可以一笑而過,而悲傷的事情呢?那我就來說兩件連我這個平日里與世無爭的文靜女孩也受不了的事。
    事件一:
    記得第一年我剛來法國讀語言的時候,我們那個班一共有二十多三十不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其中就有十一、二個中國人,和我來法國的目的一樣,大家都是想在這里先好好努力學習一番,學成歸國后,再找個好工作,開始我們的新人生。
    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懷揣著相同的夢想來到法國;也或許是彼此的年紀相仿,有著大相徑庭的興趣與愛好;所以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學生們,很快便組成了“中國幫”。
    一開始,“中國幫”的幫風非常好,互敬互愛、相互督促。因為大多數(shù)同學都住在一樣的宿舍樓,所以每天清晨,大伙兒都會結伴上學,偶爾碰到有睡懶覺的,我們也會一起沖到房間,硬逼著他們起床上課。到了周末,我們還常常集合在地下室的公共廚房搞派對,就是在那時候,我嘗遍了祖國各地的美味佳肴。在沒有派對、集合的時候,我們也會到處竄門,今天擠在東家看DVD,明日擁到西家“斗地主”(一種牌的玩法)。四個字:其樂融融。
    大概還就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各種各樣的問題就表現(xiàn)出來吧。
    有位漂亮的女同學,因為不想在留學期間談戀愛而分神影響到學習,所以她同時拒絕了兩位男生的追求。如果那兩個男生設身處地的為女孩子想一想的話,這真是再也正常不過、合情合理的事情了。也許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這兩位年輕“小伙子”一直覺得是對方在從中挑撥離間,充當?shù)谌叩慕巧?。因此,“中國幫”里第出現(xiàn)了分歧。當有一條細縫出現(xiàn)在漂亮的陶瓷碗上時,如果你沒有及時彌補它,而是繼續(xù)不斷地敲打,結果可想而知,碗一定會粉身碎骨。他們也一樣,根本不愿找出問題的真正所在,卻偏好彼此互相地謾罵與嘲諷。到后,形同陌路,到了完全不認識對方的地步。
    常言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可有的同學卻根本不懂這些。我就遇見過這么一個‘中國幫’里的人,她是我的隔壁鄰居,姓L。既然被安排在相鄰的兩個房間,可見有緣千里來相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和她都以姐妹相稱。,她匆匆跑來對我說:“你有沒有多余的電話卡?借我打個電話回國內,我有急事,很快的?!笨此凉M頭的大汗,我二話不說,立刻掏出自己剛買的電話卡交給她,“你打吧,沒關系的?!保硞€小時后,她回來了(那時候,寢室里沒有電話,只有在樓下有一個公用電話)。
    接過她還到我手里的電話卡,我心疼不已,3小時!但我還是沒絲毫多想,便關心地問了一句:“電話打好了?問題解決地怎么樣?”
    她說:“好了好了,謝謝你的電話卡,下回我買張新的還給你,因為你那張已經被我打完了!”
    ?。恳呀洿蛲炅藛??我頓時無語,也沒做太多的回應,畢竟大家朋友一場。
    一個星期后,我也要打電話回國了,我尷尬地問她:“不好意思,上次借你的電話卡,你現(xiàn)在能不能還我?”她說:“啊,對不起!我忘記了,下回一定還,拜托了,你還是自己先出去買一張吧?!蔽覜]辦法,只能飛奔到2公里外的電話卡小店為自己再買一張。我已經為這事有點不高興,你卡不還,連錢也不還,居然還要我自己跑來跑去買卡。事后,她一直沒有提過還電話卡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問,可能是她真的忘記了?!
    但事與愿違,結果是我想錯了,日后她從我這里借走但總忘記歸還的遠不止這一張電話卡而已,小到衛(wèi)生紙、佐料或學生用品;大到香水、衣服和錢!
    不會吧,我的大小姐,你這記性是不是也太差了?狗急了也會跳墻,更何況個大活人?我憋不住了哈,來到她房間,一五一十讓她把所有的東西都拿來還我,我可不是‘款姐’!走的時候,她居然來了句:“那么小氣干嘛?” 我暈!
    F也是我們這一幫的,是那種出生極好的公子哥兒。只是因為有錢了,就容易看不起人?!膀湴痢薄撬麜r常掛在臉上、含在口里的代名詞。處處讓人覺得,他高我們一等,觸不可及。拉到把,這種人,就算全世界只剩下他一個男人,我也不正眼瞧他一下。
    其實,他忘了,他和我們一樣,身上有的,我們也有,既然大家都是來自中國的高級動物,那就友好的和平共處才是。錢好,可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還是友誼第一吧。
    漸漸地,“中國幫”變成了一大盤散沙,大家都各管各的,再也不互相往來。
    可悲!這大家都到底是怎么了?是本身素質有問題?還是傻了笨了不會做人了?來到了陌生的法國,就不要再把國內的那一套搬來。
    這也許逃不了中國人到了國外不團結的宿命吧。
    事件二:氣到我快吐火了的事
    在法國,如果你是學生的話,每個星期在不影響到學習的情況下,你是可以合法打工16小時/星期。有很多同學都參加了這一行列,這樣就能為父母減輕很多負擔。
    我在大學的時候,認識一個中國男生。聽說他那時候在一家福建人開的華人餐廳里打勤雜工,工作得非常辛苦,老板常把他一個人當作兩個人使。這還不是厲害的;他每天工作10小時,7天都上班,一個星期70個小時的工作量實在太強大了,加上他因為工作不能去學校,他還應該在寢室里復習到很晚,沒時間休息,這也不是嚇人的;恐怖的是工資:
    那時在法國,低工資是6歐元/小時(現(xiàn)在是6.66歐元/小時)。我朋友是70小時×6歐元=420歐/星期,4星期×420歐元=1680歐元/月。但他那福建老板付給他600歐元/月??!只有三分之一!
    這除了叫“剝削”還能說什么?我那時候聽了實在太生氣了!勸他要么別在干下去、要么就去法院告他!這簡直是吃人哪~!
    朋友也很無奈,他說,一是家里的確非常需要他打工后的這筆錢來解決經濟問題;二是老板在那里有很大的后臺,因為每次政府派人去店里突擊檢查的時候,總會有人事先通風報信給老板,叫他趕快把那些“黑工”給送走,等檢查人員走了后再回去上班。他一個區(qū)區(qū)窮學生,哪敢和老板斗?
    諸如此類的例子是屢見不鮮。我的一個要好女朋友也一樣,一個中國小超市的廣州老板,只愿意付她一半的薪水,還猙獰地說:“不想干就走人!要知道,想干的人多的是?!焙喼本褪浅瑹o情的老板!
    這些中國小老板們,他們知道很多中國學生一開始都不能講流利的法語,喜歡去那些中國店里打打工;再有就是學生也沒背景、后臺可以給他們撐腰;而且他們看準了我們都希望能打工掙錢為家里減少負擔,所以他們真的太好好“利用”、“欺負”我們了?!皭盒匝h(huán)”這個詞我們都認識,現(xiàn)在在法國的“中國人才市場”差不多就這個樣兒,黑暗的簡直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程度,再這樣下去,干了活、買了力卻得不到報酬的事情一定會發(fā)生!
    大家都是漂在海外一族,何必中國人欺負咱中國人?在國外,本來大家就背井離鄉(xiāng)挺不容易的了,相親相愛都來不及,為什么還會有互相利用的事情發(fā)生?
    有的時候,真搞不懂,中國人五千年的文明文化素質都跑哪兒去了?團結一致,共同發(fā)展的口號也都白講了嗎?
    后,本人鄭重其事地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那些已經或快來法國的朋友們注意了,讓我們都彼此友好地相處下去,互相想著對方、愛著對方、體諒對方,不要再發(fā)生我剛剛所說的“中國幫”散沙事件。
    二、已經或即將去中國小店打工的同學們,請你們不要再給那些剝削者們機會了,如果你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要怪則怪你們自己!就是因為有你們的一時“糊涂”,才造就了他們那冰冷的鐵石心腸。結果苦的人會是誰?
    三、同時也告訴那些曾經、或正在、或將來要剝削我們這些窮學生的中國小老板們,不要再利用我們的無知和無力,你們是先走去的前輩,就更應該給我們樹起好的榜樣,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