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保風險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是大量標的均有遭受損失的可能
2、從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角度看,保險基金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準備金)。
3、投保人以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利益、同一風險事故分別與數(shù)個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且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價值的一種保險被稱為(重復保險)。
4、與其他后備基金相比,自保后備基金的特點是(低成本、自主性和靈活性)
5、保險合同的基本內(nèi)容是由雙方當事人依法約定的,該內(nèi)容是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6、不足額保險中的比例賠償方式的“比例”是指(保險金額與實際保險價值的比例)。
7、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被稱為(投保人)。
8、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或事件發(fā)生后,保險人所應承擔的保險賠償或給付責任被稱為(保險責任)。
9、在保險合同中,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所享有的保險利益的貨幣估價額被稱為(保險價值)。
10、保險合同對雙方當事人發(fā)生約束力的狀態(tài)稱為(保險合同生效)
11、按照我國《保險法》的規(guī)定,投保人履行如實知義務遵循的原則是(詢問告知原則)。
12、按照我國《保險法》的規(guī)定,在有效的保險合同中,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的人是(投保人)。
13、誠信原則的基本內(nèi)容一般是指(告知、保證、棄權與禁止反言)。
14、某日天降大雨并伴有炸雷,炸雷擊斷某住戶房屋后面的一棵大樹,大樹壓倒房屋,房屋倒塌,導致該住戶的電視機損壞。則電視機損壞的近因是(雷雨天氣)。
15、在運用近因原則時,保險人認定近因的關鍵因素是(風險因素與損失之間的關系
16、投保人將保險價值為150萬元的財產(chǎn)同時向甲、乙兩家保險公司投保財產(chǎn)保險綜合險,保險金額分別為50萬元和150萬元。若一次保險事故造成實際損失為80萬元,則按照比例責任分攤方式,甲、乙兩家保險公司應分別承擔的賠款是(20萬元和60萬元)
17、投保人衡量保險公司是否提供良好服務的標準之一是(保險公司是否能提供較多選擇的機會)。
18、保險人審核投保人的資格時,主要是審核(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是否具有保險利益)。
19、保險人在理賠中,分析損失原因的目的在于(保障被保險人的利益,明確保險人的賠償范圍)。
20、再保險活動是一種保險業(yè)務經(jīng)營活動。再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是(保險人與保險人)
21、保險公司推行保險推銷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被保險人的需要)
22、一個人在銀行的儲蓄越多,或者其他金融資產(chǎn)越多,此人對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需求的表現(xiàn)為(越低)。
23、在保險營銷策略中,保險公司選擇一個或者幾個細分市場為目標市場,制定一套營銷方案,集中力量在這些細分市場中占有大量市場份額的營銷策略被稱為(集中性市場策略)。
24、保險人通過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來完成總代理人所擔負的各項任務,從而更有效地控制保險風險的保險代理制度被稱為(營業(yè)代理制度)。
25、保險市場上的具體交易對象是(保險保障)。
26、當今國際保險市場中存在著多種市場模式。其中,大小保險公司并存,少數(shù)大保險公司在市場中取得壟斷地位的市場類型是(壟斷競爭市場模式)。
2、從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角度看,保險基金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準備金)。
3、投保人以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利益、同一風險事故分別與數(shù)個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且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價值的一種保險被稱為(重復保險)。
4、與其他后備基金相比,自保后備基金的特點是(低成本、自主性和靈活性)
5、保險合同的基本內(nèi)容是由雙方當事人依法約定的,該內(nèi)容是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6、不足額保險中的比例賠償方式的“比例”是指(保險金額與實際保險價值的比例)。
7、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被稱為(投保人)。
8、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或事件發(fā)生后,保險人所應承擔的保險賠償或給付責任被稱為(保險責任)。
9、在保險合同中,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所享有的保險利益的貨幣估價額被稱為(保險價值)。
10、保險合同對雙方當事人發(fā)生約束力的狀態(tài)稱為(保險合同生效)
11、按照我國《保險法》的規(guī)定,投保人履行如實知義務遵循的原則是(詢問告知原則)。
12、按照我國《保險法》的規(guī)定,在有效的保險合同中,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的人是(投保人)。
13、誠信原則的基本內(nèi)容一般是指(告知、保證、棄權與禁止反言)。
14、某日天降大雨并伴有炸雷,炸雷擊斷某住戶房屋后面的一棵大樹,大樹壓倒房屋,房屋倒塌,導致該住戶的電視機損壞。則電視機損壞的近因是(雷雨天氣)。
15、在運用近因原則時,保險人認定近因的關鍵因素是(風險因素與損失之間的關系
16、投保人將保險價值為150萬元的財產(chǎn)同時向甲、乙兩家保險公司投保財產(chǎn)保險綜合險,保險金額分別為50萬元和150萬元。若一次保險事故造成實際損失為80萬元,則按照比例責任分攤方式,甲、乙兩家保險公司應分別承擔的賠款是(20萬元和60萬元)
17、投保人衡量保險公司是否提供良好服務的標準之一是(保險公司是否能提供較多選擇的機會)。
18、保險人審核投保人的資格時,主要是審核(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是否具有保險利益)。
19、保險人在理賠中,分析損失原因的目的在于(保障被保險人的利益,明確保險人的賠償范圍)。
20、再保險活動是一種保險業(yè)務經(jīng)營活動。再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是(保險人與保險人)
21、保險公司推行保險推銷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被保險人的需要)
22、一個人在銀行的儲蓄越多,或者其他金融資產(chǎn)越多,此人對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需求的表現(xiàn)為(越低)。
23、在保險營銷策略中,保險公司選擇一個或者幾個細分市場為目標市場,制定一套營銷方案,集中力量在這些細分市場中占有大量市場份額的營銷策略被稱為(集中性市場策略)。
24、保險人通過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來完成總代理人所擔負的各項任務,從而更有效地控制保險風險的保險代理制度被稱為(營業(yè)代理制度)。
25、保險市場上的具體交易對象是(保險保障)。
26、當今國際保險市場中存在著多種市場模式。其中,大小保險公司并存,少數(shù)大保險公司在市場中取得壟斷地位的市場類型是(壟斷競爭市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