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勞務和讓渡使用權收入的處理
[經典例題]
正保公司系為一家修理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營業(yè)稅稅率為10%.
①2008年4月1日與客戶簽訂一份設備修理合同,合同期限為2年(從合同簽訂當日開始計算),合同收入為300萬元(含增值稅)。采用已提供的勞務量占應提供的勞務量的百分比法確認收入。最初估計合同總成本為180萬元。合同簽訂當日收款150萬元,2008年實際發(fā)生成本70萬元;2009年初收款120萬元;2009年實際發(fā)生成本90萬元;2010年初收款30萬元,2010年實際發(fā)生成本20萬元。假定修理勞務在合同期內是均勻發(fā)生的,實際發(fā)生的修理成本支出均為職工薪酬。
②2008年12月25日向A公司轉讓其專利技術的使用權,約定A公司于每年年末按年銷售收入的20%支付使用費,使用期15年。2009年A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00萬元;2010年A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50萬元。假定正保公司每年年末收到使用費。
要求:(1)根據資料①,分別編制正保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相關會計分錄。
(2)根據資料②,編制正保公司2009年和2010年年末確認使用費收入的處理。
[例題答案]
(1)2008年:
①借:銀行存款 150
貸:預收賬款 150
②借:勞務成本 70
貸:應付職工薪酬 70
③2008年確認收入(含增值稅)
=300×(9/24)-0=112.5(萬元)
2008年確認成本=180×(9/24)-0=67.5(萬元)
借:預收賬款 112.5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96.15(112.5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6.35(96.15×17%)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67.50
貸:勞務成本 67.50
2009年:
①借:銀行存款 120
貸:預收賬款 120
②借:勞務成本 90
貸:應付職工薪酬 90
③2007年確認收入(含增值稅)
=300×(21/24)-112.5=150(萬元)
2007年確認成本=180×(21/24)-67.5=90(萬元)
借:預收賬款 15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28.21(15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1.79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90
貸:勞務成本 90
2010年:
①借:銀行存款 30
貸:預收賬款 30
②借:勞務成本 20
貸:應付職工薪酬 20
③2008年確認收入=300×(24/24)-(112.5+150)
=37.5(萬元)
2008年確認成本(含增值稅)
=180×(24/24)-(67.5+90)=22.5(萬元)
借:預收賬款 37.5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2.05(37.5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45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22.50
貸:勞務成本 22.50
(2)2009年末:
借:銀行存款 40(200×2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4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4(40×10%)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4
2010年末:
借:銀行存款 50(250×2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5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5(50×10%)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5
[例題總結與延伸]
本題的處理比較簡單,主要考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的處理。
1、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其實和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大體是一致的。勞務收入對應的是勞務成本,在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之前,類似于生產產品成本在“生產成本”科目的歸集,提供勞務發(fā)生的成本費用在“勞務成本”中歸集,區(qū)別點是勞務成本沒有結轉成品的分錄,而是直接在確認收入的時候從勞務成本結轉到主營業(yè)務成本中。一般確認勞務收入都計入其他業(yè)務收入,如果是專門的勞務公司那么就應該計入主營業(yè)務收入。
2、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的處理其實已經見的很多了,比如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理、經營租賃固定資產、出租無形資產等。對于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一般會涉及到營業(yè)稅,應該計入營業(yè)稅金及附加科目。
對于租賃收入的確認,重點關注一下融資租賃的處理。因為融資租出是租賃公司的業(yè)務,一般企業(yè)是涉及不到的,所以收入確認時涉及的科目是“租賃收入”,區(qū)別于經營租賃中的“其他業(yè)務收入”。
3、對于提供勞務交易結果不能可靠估計的情況下,確認收入的原則教材上說了3條,歸納起來,就是能補償多少成本就確認多少收入。
[知識點理解與總結]
1、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應當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勞務收入。如不能可靠估計的,應當分別以下情況處理:
①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預計能夠得到補償的,應當按照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金額確認提供勞務收入,并按相同金額勞務成本。
②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預計只能部分得到補償的,應當按照能夠得到補償的勞務成本金額確認收入,并按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結轉勞務成本。③如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預計全部不能得到補償的,應當將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計入當期損益,不確認收入。
2、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混合業(yè)務能夠區(qū)分且能夠單獨計量的,應當將銷售商品的部分作為銷售商品處理,將提供勞務的部分作為提供勞務處理;如果不能區(qū)分的,或雖能區(qū)分但不能夠單獨計量的,應將銷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勞務部分全部作為銷售商品處理。
3、使用費用收入金額,按照有關合同或協議約定的收費用時間和方法計算確定。
4、特殊勞務的確認在考試中易出現客觀題,其中主要的總結如下:
1)安裝費,資產負債表日根據安裝的完工進度確認收入。安裝工作是商品銷售附帶條件的,安裝費在確認商品銷售實現時確認收入。
2)宣傳媒介的收費,在相關的廣告或商業(yè)行為開始出現于公眾面前時確認收入。廣告的制作費,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制作廣告的完工進度確認收入。
3)為特定客戶開發(fā)軟件的收費,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開發(fā)的完工進度確認收入。
4)包括在商品售價內可區(qū)分的服務費,在提供服務期間內分期確認收入。
5)屬于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屬于提供初始及后續(xù)服務的特許權費,在提供服務時確認收入。
6)長期為客戶提供重復的勞務收取的勞務費,在相關活動發(fā)生時確認收入。
[經典例題]
正保公司系為一家修理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營業(yè)稅稅率為10%.
①2008年4月1日與客戶簽訂一份設備修理合同,合同期限為2年(從合同簽訂當日開始計算),合同收入為300萬元(含增值稅)。采用已提供的勞務量占應提供的勞務量的百分比法確認收入。最初估計合同總成本為180萬元。合同簽訂當日收款150萬元,2008年實際發(fā)生成本70萬元;2009年初收款120萬元;2009年實際發(fā)生成本90萬元;2010年初收款30萬元,2010年實際發(fā)生成本20萬元。假定修理勞務在合同期內是均勻發(fā)生的,實際發(fā)生的修理成本支出均為職工薪酬。
②2008年12月25日向A公司轉讓其專利技術的使用權,約定A公司于每年年末按年銷售收入的20%支付使用費,使用期15年。2009年A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00萬元;2010年A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50萬元。假定正保公司每年年末收到使用費。
要求:(1)根據資料①,分別編制正保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相關會計分錄。
(2)根據資料②,編制正保公司2009年和2010年年末確認使用費收入的處理。
[例題答案]
(1)2008年:
①借:銀行存款 150
貸:預收賬款 150
②借:勞務成本 70
貸:應付職工薪酬 70
③2008年確認收入(含增值稅)
=300×(9/24)-0=112.5(萬元)
2008年確認成本=180×(9/24)-0=67.5(萬元)
借:預收賬款 112.5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96.15(112.5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6.35(96.15×17%)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67.50
貸:勞務成本 67.50
2009年:
①借:銀行存款 120
貸:預收賬款 120
②借:勞務成本 90
貸:應付職工薪酬 90
③2007年確認收入(含增值稅)
=300×(21/24)-112.5=150(萬元)
2007年確認成本=180×(21/24)-67.5=90(萬元)
借:預收賬款 15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28.21(15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1.79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90
貸:勞務成本 90
2010年:
①借:銀行存款 30
貸:預收賬款 30
②借:勞務成本 20
貸:應付職工薪酬 20
③2008年確認收入=300×(24/24)-(112.5+150)
=37.5(萬元)
2008年確認成本(含增值稅)
=180×(24/24)-(67.5+90)=22.5(萬元)
借:預收賬款 37.5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2.05(37.5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45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22.50
貸:勞務成本 22.50
(2)2009年末:
借:銀行存款 40(200×2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4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4(40×10%)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4
2010年末:
借:銀行存款 50(250×2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5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5(50×10%)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 5
[例題總結與延伸]
本題的處理比較簡單,主要考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的處理。
1、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其實和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大體是一致的。勞務收入對應的是勞務成本,在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之前,類似于生產產品成本在“生產成本”科目的歸集,提供勞務發(fā)生的成本費用在“勞務成本”中歸集,區(qū)別點是勞務成本沒有結轉成品的分錄,而是直接在確認收入的時候從勞務成本結轉到主營業(yè)務成本中。一般確認勞務收入都計入其他業(yè)務收入,如果是專門的勞務公司那么就應該計入主營業(yè)務收入。
2、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的處理其實已經見的很多了,比如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理、經營租賃固定資產、出租無形資產等。對于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一般會涉及到營業(yè)稅,應該計入營業(yè)稅金及附加科目。
對于租賃收入的確認,重點關注一下融資租賃的處理。因為融資租出是租賃公司的業(yè)務,一般企業(yè)是涉及不到的,所以收入確認時涉及的科目是“租賃收入”,區(qū)別于經營租賃中的“其他業(yè)務收入”。
3、對于提供勞務交易結果不能可靠估計的情況下,確認收入的原則教材上說了3條,歸納起來,就是能補償多少成本就確認多少收入。
[知識點理解與總結]
1、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應當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勞務收入。如不能可靠估計的,應當分別以下情況處理:
①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預計能夠得到補償的,應當按照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金額確認提供勞務收入,并按相同金額勞務成本。
②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預計只能部分得到補償的,應當按照能夠得到補償的勞務成本金額確認收入,并按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結轉勞務成本。③如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預計全部不能得到補償的,應當將已經發(fā)生的勞務成本計入當期損益,不確認收入。
2、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混合業(yè)務能夠區(qū)分且能夠單獨計量的,應當將銷售商品的部分作為銷售商品處理,將提供勞務的部分作為提供勞務處理;如果不能區(qū)分的,或雖能區(qū)分但不能夠單獨計量的,應將銷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勞務部分全部作為銷售商品處理。
3、使用費用收入金額,按照有關合同或協議約定的收費用時間和方法計算確定。
4、特殊勞務的確認在考試中易出現客觀題,其中主要的總結如下:
1)安裝費,資產負債表日根據安裝的完工進度確認收入。安裝工作是商品銷售附帶條件的,安裝費在確認商品銷售實現時確認收入。
2)宣傳媒介的收費,在相關的廣告或商業(yè)行為開始出現于公眾面前時確認收入。廣告的制作費,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制作廣告的完工進度確認收入。
3)為特定客戶開發(fā)軟件的收費,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開發(fā)的完工進度確認收入。
4)包括在商品售價內可區(qū)分的服務費,在提供服務期間內分期確認收入。
5)屬于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屬于提供初始及后續(xù)服務的特許權費,在提供服務時確認收入。
6)長期為客戶提供重復的勞務收取的勞務費,在相關活動發(fā)生時確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