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出大學校園,又邁入小學校門,不到3年的時間里,高美蘭完成了她從大學生到人民教師的角色轉變。談起從教經歷,她說:“教師職業(yè)讓我感受多的是責任?!?BR> 2006年9月,剛從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畢業(yè)的高美蘭通過了“三支一扶”第一批招考,被分配到天津市西青區(qū)南河鎮(zhèn)中心小學,當起了“孩子王”。
學校給高美蘭壓擔子,讓她教五年級的語文,同時擔任班主任。剛參加工作就接高年級,還要當班主任,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能不能擔此重任?學校的這種安排也讓部分家長擔心。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高美蘭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全心全意把學生教好。
高美蘭利用課間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聊天談心,時間不長,師生就已經相處得特別融洽。同學們常常驕傲地說:高老師是我們的朋友。
高美蘭像小學生一樣,有時間就去聽其他老師講課,不懂的就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區(qū)里組織的培訓她都積極參加,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及時感悟和總結,并把所學的新的教育理念應用到工作中,教學能力提高很快,逐漸得到了同學和家長的認可。
對班里那些淘氣的學生,高美蘭傾注了更多的心血。班里有一個男孩上課不認真聽課,作業(yè)也很少好好完成,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個“差等生”。高美蘭沒有批評他,而是經常找他談心,在課堂上經常提問他,對他的點滴進步都在班上給予大力的表揚。這個孩子對其他同學說,高老師是我遇到的好的老師,她從來沒有看不起我,我得努力學習,要對得起高老師。高美蘭說,孩子的話深深感動了我,更讓我堅定了信念。
南河鎮(zhèn)中心小學流動人口子女比較多,高老師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同學的父母都是外來打工者,很多家長平時很少顧及孩子的學習,有的甚至連孩子是不是做作業(yè)都不管。一個男孩的媽媽在南河鎮(zhèn)打工,爸爸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來一趟。男孩經常帶著弟弟去游戲廳,作業(yè)也不完成。高老師找他談心,講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督促他認真學習,并逐漸幫他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007年,她開始教一年級。一年級孩子和五年級不同,如果把教育五年級學生的那套方法搬過來肯定不行。學習上高美蘭是他們的老師,生活中則是他們的媽媽,幫他們梳小辮、系鞋帶,天冷了讓他們多穿衣服。南河鎮(zhèn)中心小學校長李殿喜說,高老師踏踏實實,積極上進,為人師表,我們農村需要這樣的好老師。2008年9月,學校聘她為正式教師。
高美蘭的家在西青區(qū)的另一個鎮(zhèn),離學校有20多公里。她每天六點一刻就從家里出發(fā),先是騎25分鐘的電動自行車,把車存到姐姐家,然后坐40分鐘的公交車,再走十幾分鐘才能到學校。然而就是這樣,她卻總是第一個到校的老師,然后打掃辦公室衛(wèi)生,打水,從工作的那天起,天天如此,風雨無阻。
高美蘭告訴記者,支教兩年,我愛上教師這個行業(yè)。從周圍默默無聞、甘于奉獻老師的身上,我更加領悟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古訓。我愿意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奉獻我的所有。
學校給高美蘭壓擔子,讓她教五年級的語文,同時擔任班主任。剛參加工作就接高年級,還要當班主任,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能不能擔此重任?學校的這種安排也讓部分家長擔心。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高美蘭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全心全意把學生教好。
高美蘭利用課間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聊天談心,時間不長,師生就已經相處得特別融洽。同學們常常驕傲地說:高老師是我們的朋友。
高美蘭像小學生一樣,有時間就去聽其他老師講課,不懂的就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區(qū)里組織的培訓她都積極參加,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及時感悟和總結,并把所學的新的教育理念應用到工作中,教學能力提高很快,逐漸得到了同學和家長的認可。
對班里那些淘氣的學生,高美蘭傾注了更多的心血。班里有一個男孩上課不認真聽課,作業(yè)也很少好好完成,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個“差等生”。高美蘭沒有批評他,而是經常找他談心,在課堂上經常提問他,對他的點滴進步都在班上給予大力的表揚。這個孩子對其他同學說,高老師是我遇到的好的老師,她從來沒有看不起我,我得努力學習,要對得起高老師。高美蘭說,孩子的話深深感動了我,更讓我堅定了信念。
南河鎮(zhèn)中心小學流動人口子女比較多,高老師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同學的父母都是外來打工者,很多家長平時很少顧及孩子的學習,有的甚至連孩子是不是做作業(yè)都不管。一個男孩的媽媽在南河鎮(zhèn)打工,爸爸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來一趟。男孩經常帶著弟弟去游戲廳,作業(yè)也不完成。高老師找他談心,講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督促他認真學習,并逐漸幫他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007年,她開始教一年級。一年級孩子和五年級不同,如果把教育五年級學生的那套方法搬過來肯定不行。學習上高美蘭是他們的老師,生活中則是他們的媽媽,幫他們梳小辮、系鞋帶,天冷了讓他們多穿衣服。南河鎮(zhèn)中心小學校長李殿喜說,高老師踏踏實實,積極上進,為人師表,我們農村需要這樣的好老師。2008年9月,學校聘她為正式教師。
高美蘭的家在西青區(qū)的另一個鎮(zhèn),離學校有20多公里。她每天六點一刻就從家里出發(fā),先是騎25分鐘的電動自行車,把車存到姐姐家,然后坐40分鐘的公交車,再走十幾分鐘才能到學校。然而就是這樣,她卻總是第一個到校的老師,然后打掃辦公室衛(wèi)生,打水,從工作的那天起,天天如此,風雨無阻。
高美蘭告訴記者,支教兩年,我愛上教師這個行業(yè)。從周圍默默無聞、甘于奉獻老師的身上,我更加領悟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古訓。我愿意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奉獻我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