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呼 吸
考綱要求
①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胸膜腔內壓,肺表面活性物質。②肺容積和肺容量,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③肺換氣的基本原理、過程和影響因素。氣體擴散速率,通氣/血流比值及其意義。④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運輸,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⑤呼吸中樞和呼吸節(jié)律的形成。⑥外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對呼吸的影響。
復習要點
肺通氣的原理
1.肺通氣的動力
呼吸肌收縮和舒張一胸廓擴大和縮小一肺的舒縮一外界環(huán)境和肺泡間周期性壓力差一通氣。
由此可見,肺通氣的直接動力是外界環(huán)境和肺泡問的壓力差,原動力是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
【例1】2004N08A肺通氣的原動力是
A.氣體分壓大小
B.肺內壓變化
C.胸內壓變化
D.肺本身的舒縮運動
E.呼吸肌的舒縮運動
【例2】1991N04A肺通氣的動力來自
A.肺的舒縮運動
B.肺的彈性和收縮
C.呼吸肌的舒縮
D.肺內負壓的周期性變化
E.肺內壓和胸內壓之差
2.呼吸運動
吸氣肌
膈肌、肋間外肌
呼氣肌
肋問內肌、腹肌
輔助吸氣肌
斜角肌、胸鎖乳突肌
平靜呼吸
吸氣是主動的,呼氣是被動的
吸氣主要由膈肌、肋間外肌收縮完成
呼氣不是呼氣肌收縮引起,而是膈肌、肋間外肌舒張完成
用力呼吸
吸氣和呼氣都是主動的
吸氣由膈肌、肋間外肌、輔助吸氣肌參與
呼氣由肋間內肌、腹肌參與
腹式呼吸
以膈肌舒縮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
胸式呼吸
以肋問外肌舒縮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
3.肺內壓
肺內壓是指肺泡內的壓力。
吸氣→肺容積↑、肺內壓↓→空氣進入肺內→至吸氣末,肺內壓升高到與大氣壓相等→氣流停止。
呼氣→肺容積↓、肺內壓↑→空氣流出肺部→至呼氣末,肺內壓降低到與大氣壓相等→氣流停止。
4.胸膜腔內壓
(1)胸膜腔是肺和胸廓之間一個密閉的、潛在性的腔隙。胸膜腔由臟層和壁層胸膜構成,其間有少量漿液,不含氣體。漿液的作用為:①在兩層胸膜間起潤滑作用,減小摩擦阻力;②漿液分子的內聚力使兩層胸膜互相貼附在一起,不易分開,使肺可以隨胸廓的運動而運動。
(2)胸膜腔內壓
正常情況下,胸膜腔內壓總是低于大氣壓,故稱胸內負壓。胸膜腔內壓=肺內壓一肺回縮壓。
在吸氣末或呼氣末,肺內壓=大氣壓,若以大氣壓=0,則:胸膜腔內壓=一肺回縮壓。因此平靜呼吸時,吸氣末胸膜腔內負壓絕對值。
(3)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
①保持肺的擴張狀態(tài)。
②作用于腔靜脈和胸導管,有利于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③降低氣道阻力(6版生理學已刪除該知識點)。
【例3】2001N012A吸氣時膈肌收縮,胸內壓將
A.等于零
B.負值減少
C.更負
D.等于肺泡內壓
E.等于大氣壓
【例4】1993N0129X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為
A.維持肺的擴張狀態(tài)
B.降低氣道阻力
C.保持肺泡大小的穩(wěn)定性
D.有利于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5.肺通氣的阻力
(1)肺通氣阻力肺通氣阻力包括彈性阻力(占70%)和非彈性阻力(占30%,其中以氣道阻力為主)。
A.肺泡表面張力
B.肺組織本身的彈性回縮力
C.兩者均有
D.兩者均無
【例5】1999N0121C與肺通氣彈性阻力有關的是
【例6】1999N0122C與肺通氣非彈性阻力有關的是
(2)肺彈性阻力
肺組織本身的彈性阻力——主要來自撣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占肺總彈性阻力的1/3)。
表面張力產生的回縮力——主要來自液一氣界面表面張力所產生的回縮力(占肺總彈性阻力的2/3)。
(3)胸廓的彈性阻力 主要來自胸廓的彈性成分。
胸廓處于自然位置一肺容量為肺總量的67%一平靜吸氣末一胸廓無變形一無彈性阻力。
胸廓被牽引向內縮小一肺容量<肺總量的67%一深呼氣一彈性阻力向外一成為吸氣的動力、呼氣的阻力。 胸廓被牽引向外擴大一肺容量>肺總量的67%一深吸氣一彈性阻力向內一成為吸氣的阻力、呼氣的動力。 胸廓的彈性阻力可用胸廓的順應性表示。正常人胸廓順應性為0.2L/cmH2O。
胸廓順應性降低——見于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腹腔內占位性病變。
6.肺表面活性物質考試重點

【例7】2007N0129X、1999N0142X下列關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有
A.防止液體滲入肺泡
B.保持大小肺泡的穩(wěn)定性
C.成年人患肺炎時,可因此物減少而發(fā)生肺不張
D.新生兒可因缺乏此物而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
【例8】2003N06A下列關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描述,錯誤的是
A.能降低肺的順應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張力
C.能減小肺的彈性阻力
D.由肺泡Ⅱ型細胞分泌
E.脂質成份為二軟脂酰卵磷脂
【例9】1997N013A下列關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能降低肺泡內襯液的表面張力
B.能增加肺的順應性
C.當肺泡直徑變小時,使肺泡內襯液的表面張力增加
D.當缺乏時,肺泡出現(xiàn)明顯的萎陷
E.'-3缺乏時,間接的結果可能使體循環(huán)動脈血的pH下降
【例10】1991N05A以下關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維持肺泡的擴張狀態(tài)
B.降低肺泡表面張力
C.穩(wěn)定肺泡容積
D.降低肺的順應性
E.防止毛細血管內液體濾入肺內
【例11】1989N044A肺泡表面活性物質
A.位于肺泡上皮與液體分子層之問
B.由肺泡1型細胞所分泌
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D.可使肺順應性變大
E.增加肺泡表面張力
【倒12】1993N06A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將會使
A.肺彈性阻力減小
B.肺順應性增大
C.肺泡內液體層表面張力減小
D.小肺泡內壓大于大肺泡內壓
E.肺毛細血管內液體不易滲出
【例13】2006NOIOA肺表面活性物質減少時可導致
A.肺彈性阻力減少
B.肺順應性增大
C.肺泡表面張力降低
D.小肺泡內壓小于大肺泡內壓
E.肺不易擴張
考綱要求
①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胸膜腔內壓,肺表面活性物質。②肺容積和肺容量,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③肺換氣的基本原理、過程和影響因素。氣體擴散速率,通氣/血流比值及其意義。④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運輸,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⑤呼吸中樞和呼吸節(jié)律的形成。⑥外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對呼吸的影響。
復習要點
肺通氣的原理
1.肺通氣的動力
呼吸肌收縮和舒張一胸廓擴大和縮小一肺的舒縮一外界環(huán)境和肺泡間周期性壓力差一通氣。
由此可見,肺通氣的直接動力是外界環(huán)境和肺泡問的壓力差,原動力是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
【例1】2004N08A肺通氣的原動力是
A.氣體分壓大小
B.肺內壓變化
C.胸內壓變化
D.肺本身的舒縮運動
E.呼吸肌的舒縮運動
【例2】1991N04A肺通氣的動力來自
A.肺的舒縮運動
B.肺的彈性和收縮
C.呼吸肌的舒縮
D.肺內負壓的周期性變化
E.肺內壓和胸內壓之差
2.呼吸運動
吸氣肌
膈肌、肋間外肌
呼氣肌
肋問內肌、腹肌
輔助吸氣肌
斜角肌、胸鎖乳突肌
平靜呼吸
吸氣是主動的,呼氣是被動的
吸氣主要由膈肌、肋間外肌收縮完成
呼氣不是呼氣肌收縮引起,而是膈肌、肋間外肌舒張完成
用力呼吸
吸氣和呼氣都是主動的
吸氣由膈肌、肋間外肌、輔助吸氣肌參與
呼氣由肋間內肌、腹肌參與
腹式呼吸
以膈肌舒縮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
胸式呼吸
以肋問外肌舒縮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
3.肺內壓
肺內壓是指肺泡內的壓力。
吸氣→肺容積↑、肺內壓↓→空氣進入肺內→至吸氣末,肺內壓升高到與大氣壓相等→氣流停止。
呼氣→肺容積↓、肺內壓↑→空氣流出肺部→至呼氣末,肺內壓降低到與大氣壓相等→氣流停止。
4.胸膜腔內壓
(1)胸膜腔是肺和胸廓之間一個密閉的、潛在性的腔隙。胸膜腔由臟層和壁層胸膜構成,其間有少量漿液,不含氣體。漿液的作用為:①在兩層胸膜間起潤滑作用,減小摩擦阻力;②漿液分子的內聚力使兩層胸膜互相貼附在一起,不易分開,使肺可以隨胸廓的運動而運動。
(2)胸膜腔內壓
正常情況下,胸膜腔內壓總是低于大氣壓,故稱胸內負壓。胸膜腔內壓=肺內壓一肺回縮壓。
在吸氣末或呼氣末,肺內壓=大氣壓,若以大氣壓=0,則:胸膜腔內壓=一肺回縮壓。因此平靜呼吸時,吸氣末胸膜腔內負壓絕對值。
(3)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
①保持肺的擴張狀態(tài)。
②作用于腔靜脈和胸導管,有利于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③降低氣道阻力(6版生理學已刪除該知識點)。
【例3】2001N012A吸氣時膈肌收縮,胸內壓將
A.等于零
B.負值減少
C.更負
D.等于肺泡內壓
E.等于大氣壓
【例4】1993N0129X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為
A.維持肺的擴張狀態(tài)
B.降低氣道阻力
C.保持肺泡大小的穩(wěn)定性
D.有利于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5.肺通氣的阻力
(1)肺通氣阻力肺通氣阻力包括彈性阻力(占70%)和非彈性阻力(占30%,其中以氣道阻力為主)。
A.肺泡表面張力
B.肺組織本身的彈性回縮力
C.兩者均有
D.兩者均無
【例5】1999N0121C與肺通氣彈性阻力有關的是
【例6】1999N0122C與肺通氣非彈性阻力有關的是
(2)肺彈性阻力
肺組織本身的彈性阻力——主要來自撣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占肺總彈性阻力的1/3)。
表面張力產生的回縮力——主要來自液一氣界面表面張力所產生的回縮力(占肺總彈性阻力的2/3)。
(3)胸廓的彈性阻力 主要來自胸廓的彈性成分。
胸廓處于自然位置一肺容量為肺總量的67%一平靜吸氣末一胸廓無變形一無彈性阻力。
胸廓被牽引向內縮小一肺容量<肺總量的67%一深呼氣一彈性阻力向外一成為吸氣的動力、呼氣的阻力。 胸廓被牽引向外擴大一肺容量>肺總量的67%一深吸氣一彈性阻力向內一成為吸氣的阻力、呼氣的動力。 胸廓的彈性阻力可用胸廓的順應性表示。正常人胸廓順應性為0.2L/cmH2O。
胸廓順應性降低——見于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腹腔內占位性病變。
6.肺表面活性物質考試重點

【例7】2007N0129X、1999N0142X下列關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有
A.防止液體滲入肺泡
B.保持大小肺泡的穩(wěn)定性
C.成年人患肺炎時,可因此物減少而發(fā)生肺不張
D.新生兒可因缺乏此物而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
【例8】2003N06A下列關于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描述,錯誤的是
A.能降低肺的順應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張力
C.能減小肺的彈性阻力
D.由肺泡Ⅱ型細胞分泌
E.脂質成份為二軟脂酰卵磷脂
【例9】1997N013A下列關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能降低肺泡內襯液的表面張力
B.能增加肺的順應性
C.當肺泡直徑變小時,使肺泡內襯液的表面張力增加
D.當缺乏時,肺泡出現(xiàn)明顯的萎陷
E.'-3缺乏時,間接的結果可能使體循環(huán)動脈血的pH下降
【例10】1991N05A以下關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維持肺泡的擴張狀態(tài)
B.降低肺泡表面張力
C.穩(wěn)定肺泡容積
D.降低肺的順應性
E.防止毛細血管內液體濾入肺內
【例11】1989N044A肺泡表面活性物質
A.位于肺泡上皮與液體分子層之問
B.由肺泡1型細胞所分泌
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D.可使肺順應性變大
E.增加肺泡表面張力
【倒12】1993N06A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將會使
A.肺彈性阻力減小
B.肺順應性增大
C.肺泡內液體層表面張力減小
D.小肺泡內壓大于大肺泡內壓
E.肺毛細血管內液體不易滲出
【例13】2006NOIOA肺表面活性物質減少時可導致
A.肺彈性阻力減少
B.肺順應性增大
C.肺泡表面張力降低
D.小肺泡內壓小于大肺泡內壓
E.肺不易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