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努”是瑤語的音譯,意為“不要忘記"。又稱“二九節(jié)”,有少數(shù)地區(qū)稱“瑤年”,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不固定,一般一年一次,有的三、五年一次;也有十二年一次的。節(jié)日時間多數(shù)瑤區(qū)在農(nóng)歷五月二十九日,節(jié)期3至5天。過節(jié)時,瑤家將自己的住房前后打掃得于干凈凈,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帶著節(jié)日食品到指定的場所參加文體活動。節(jié)日活動的主要項目是:跳銅鼓舞、對歌和表演武術(shù)等。
節(jié)日起源傳說,主要有:一說紀念密洛陀,慶祝豐收。傳說遠古的年代,萬山叢中有兩座遙相對峙的寶山,相距約一里,一座叫布洛西金山,一座叫密洛陀銀山。經(jīng)過995 年,兩山靠近只有約之米。一年五月二十九日,忽聽一聲霹靂,兩座山震開了裂縫,布洛西金山蹦出一個威武的男子,密洛陀銀山蹦出一個美麗的姑娘。這一天是他們的生日。后來他們結(jié)親成家。勤勞勇敢的布洛西是位造山治水的英雄,為了把天下的山水安排好,他離家遠征。留下密洛陀和三個幼小的孩子。密牢記丈夫的囑咐,精心養(yǎng)育孩子。轉(zhuǎn)眼十多年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成人。
一天她將三個孩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你們長大了,出去自己謀生吧?!昂⒆觽兌即饝赣H。第二天早上,老大先起床,拿著稱桿去做生意,創(chuàng)家立業(yè),繁衍子孫,成了今天的漢族;老二扛著犁耙去犁田,安家落戶成了現(xiàn)在的壯族;老三最后起床,家產(chǎn)全沒了,便哭著對母親說:"媽媽!家產(chǎn)全帶走了,我拿什么去當家呀!”密洛陀說:“家里還有一斗小米,你就帶到山里去種吧?!崩先仙介_荒種地,可是山里的野豬、山雀都來危害莊稼,辛苦了一年,連種子也收不回,只好將自己的困難告訴母親。密洛陀安慰他說:“家里有一只銅鼓,你拿去吧!它會幫你驅(qū)走飛禽走獸,給你帶來歡樂?!崩先罩k了。
每當野獸危害莊稼時,他就敲起銅鼓,猛獸聽到冬冬的響聲,再也不敢來危害莊稼了,從此年年豐收,日子越過越好。老三便在此定居下來,成了現(xiàn)在的瑤族。密洛陀越來越老了,有一夭找到老三說:“五月二十九日是媽的生日。那天,你要帶兒孫媳婦來給我祝壽,你們就會豐衣足食,過上幸福的生活?!崩先丶液?,熬了米酒,殺雞宰鴨,蒸了糯米飯,率領(lǐng)兒孫穿上新衣,于此日給老母祝壽。因為漢族的老母瑤語叫“達努”,還有“不要忘記”的意思。后世為了紀念祖先的大恩大德,將此日定為 “達努節(jié)”。節(jié)日這天,瑤山村寨,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盛設(shè)酒宴,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男女老少,穿上民族盛裝,來到歌山吹著嗩吶,敲起銅鼓,唱起祝酒歌和撒旺歌,跳起傳統(tǒng)的舞蹈,紀念祖先。二說瑤族始祖妮羅沙每逢五月二十九日前后,從天上下凡檢查子孫的豬欄是否良好。每逢此日來臨,有的瑤家人要整修豬圈。打掃衛(wèi)生,迎接妮羅沙的到來,并用羊肉和白麻作祭品,祈求始祖保佑六畜興旺。
另外,廣西都安、大化、巴馬瑤族自治縣和東蘭、平果、馬山等縣布努瑤山區(qū)的壯族也過“達努節(jié)”。時間為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從二十六日開始,家家祭祖。做一缸小米酒密封在香爐旁,祈詞中說明是給密洛陀的,祭品中必有三兩黃麻。夜深人靜,主婦悄悄包粽子,不讓人看見,煮熟后才叫家人來吃。二十七日,老人斗鳥。二十八日殺豬宰羊,遠親近友互相往來,敲打銅鼓,高唱酒歌。二十九日全寨男女聚集一起,挑肉擔酒背著銅鼓上山頂擺歌場酒宴。男女對歌賽鼓,中老年喝酒誦“笑酒詞”,孩子們?nèi)急駥W打鼓。也有賽馬、射箭等。
節(jié)日起源傳說,主要有:一說紀念密洛陀,慶祝豐收。傳說遠古的年代,萬山叢中有兩座遙相對峙的寶山,相距約一里,一座叫布洛西金山,一座叫密洛陀銀山。經(jīng)過995 年,兩山靠近只有約之米。一年五月二十九日,忽聽一聲霹靂,兩座山震開了裂縫,布洛西金山蹦出一個威武的男子,密洛陀銀山蹦出一個美麗的姑娘。這一天是他們的生日。后來他們結(jié)親成家。勤勞勇敢的布洛西是位造山治水的英雄,為了把天下的山水安排好,他離家遠征。留下密洛陀和三個幼小的孩子。密牢記丈夫的囑咐,精心養(yǎng)育孩子。轉(zhuǎn)眼十多年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成人。
一天她將三個孩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你們長大了,出去自己謀生吧?!昂⒆觽兌即饝赣H。第二天早上,老大先起床,拿著稱桿去做生意,創(chuàng)家立業(yè),繁衍子孫,成了今天的漢族;老二扛著犁耙去犁田,安家落戶成了現(xiàn)在的壯族;老三最后起床,家產(chǎn)全沒了,便哭著對母親說:"媽媽!家產(chǎn)全帶走了,我拿什么去當家呀!”密洛陀說:“家里還有一斗小米,你就帶到山里去種吧?!崩先仙介_荒種地,可是山里的野豬、山雀都來危害莊稼,辛苦了一年,連種子也收不回,只好將自己的困難告訴母親。密洛陀安慰他說:“家里有一只銅鼓,你拿去吧!它會幫你驅(qū)走飛禽走獸,給你帶來歡樂?!崩先罩k了。
每當野獸危害莊稼時,他就敲起銅鼓,猛獸聽到冬冬的響聲,再也不敢來危害莊稼了,從此年年豐收,日子越過越好。老三便在此定居下來,成了現(xiàn)在的瑤族。密洛陀越來越老了,有一夭找到老三說:“五月二十九日是媽的生日。那天,你要帶兒孫媳婦來給我祝壽,你們就會豐衣足食,過上幸福的生活?!崩先丶液?,熬了米酒,殺雞宰鴨,蒸了糯米飯,率領(lǐng)兒孫穿上新衣,于此日給老母祝壽。因為漢族的老母瑤語叫“達努”,還有“不要忘記”的意思。后世為了紀念祖先的大恩大德,將此日定為 “達努節(jié)”。節(jié)日這天,瑤山村寨,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盛設(shè)酒宴,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男女老少,穿上民族盛裝,來到歌山吹著嗩吶,敲起銅鼓,唱起祝酒歌和撒旺歌,跳起傳統(tǒng)的舞蹈,紀念祖先。二說瑤族始祖妮羅沙每逢五月二十九日前后,從天上下凡檢查子孫的豬欄是否良好。每逢此日來臨,有的瑤家人要整修豬圈。打掃衛(wèi)生,迎接妮羅沙的到來,并用羊肉和白麻作祭品,祈求始祖保佑六畜興旺。
另外,廣西都安、大化、巴馬瑤族自治縣和東蘭、平果、馬山等縣布努瑤山區(qū)的壯族也過“達努節(jié)”。時間為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從二十六日開始,家家祭祖。做一缸小米酒密封在香爐旁,祈詞中說明是給密洛陀的,祭品中必有三兩黃麻。夜深人靜,主婦悄悄包粽子,不讓人看見,煮熟后才叫家人來吃。二十七日,老人斗鳥。二十八日殺豬宰羊,遠親近友互相往來,敲打銅鼓,高唱酒歌。二十九日全寨男女聚集一起,挑肉擔酒背著銅鼓上山頂擺歌場酒宴。男女對歌賽鼓,中老年喝酒誦“笑酒詞”,孩子們?nèi)急駥W打鼓。也有賽馬、射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