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全真試題集(網上搜集版)多選

字號:

二.多項選擇題
    41.用我國現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規(guī)定的計算公式計算得出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從其基本要概念來說,是與下列哪幾項承載力相符合的?
    A.是矩形基礎的地基承載力
    B.是塑性區(qū)開展深度為零的臨界承載力
    C.是條形基礎的地基承載力
    D.非極限承載力
    E.只限于承受小偏心荷載基礎的地基承載力
    42.從下列關于軟弱下臥層驗算的論述中,指出哪些觀點與表述是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的?
    A.附加壓力擴散是按彈性理論應力分布原理計算的
    B.軟弱下臥層的地基承載力需要經過深度修正和寬度修正
    C.基礎底面下持力層的厚度與基礎寬度之比小于0.25時,可按照下臥層的地基承載力驗算基礎底面的尺寸
    D.基礎底面下持力層的厚度與基礎寬度之比大于0.50時,不需要考慮軟弱下臥層影響,可只按照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驗算基礎底面的尺寸
    E.軟弱下臥層頂面處土的自重壓力計算時必須采用軟弱下臥層土的有效重度
    43.基礎寬度為3m,由上部結構傳至基礎底面壓力分布為三角形,邊緣壓力為80Kpa,最小邊緣壓力為零,基礎埋置深度為2m,基礎自重和基礎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為20.0KN/m3,下列論述中哪些觀點是正確的?
    A.計算基礎結構內力時,基礎底面壓力的分布符合小偏心的規(guī)定
    B.按地基承載力驗算基礎底面尺寸時,基礎底面壓力分布的偏心已經超過了現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C.作用于基礎底面上的合力總和為240KN
    D.作用于基礎中軸線的力矩為60KN·m
    E.按地基承載力驗算基礎底面尺寸,考慮偏心荷載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大于120Kpa才能滿足設計要求
    44.計算地基變形時,對于不同的結構應由不同的變形特征控制,下列哪幾項規(guī)定是不正確的?
    A.砌體承重結構應由局部傾斜值控制
    B.框架結構應由相鄰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C.單層排架結構應由傾斜值控制
    D.多層或高層建筑應由整體傾斜值控制
    E.高聳結構應由局部傾斜值控制
    45.對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一般結構,下列哪些說法符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的規(guī)定要求?
    A.階梯形基礎的每階高度,宜為300~500mm;錐形基礎的邊緣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基礎墊層的厚度應小于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為C15
    C.擴展基礎底板受力鋼筋最小直徑不宜小于10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D.基礎邊長大于或等于2.5m時,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的0.9倍
    E.當有墊層時,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不宜在于40mm
    46.已知甲乙兩條形基礎如圖所示,上部荷載Fk2=2Fk1,基礎寬度B1=2m,B2=4m,基礎埋深d1=d2,請判斷下列哪幾種說法是正確的?
    (注:faz——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經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A.甲基礎faz大于乙基礎faz
    B.乙基礎的沉降量大于甲基礎
    C.甲乙基礎沉降相同
    D.甲乙基礎faz相同
    47.對于框架柱下單樁基礎,一般需在縱橫向設置聯系梁,下列各項中哪些是設置聯系梁的主要功能?
    A.分擔豎向荷載
    B.增強各基礎的整體性和水平剛度,共同承受水平剪力
    C.分擔柱腳力矩,增強柱腳嵌固效應,減小樁頂力矩
    D.提高樁基的豎向剛度
    E.提高樁的豎向抗撥承載力
    48.為防止軟土地基中沉井發(fā)生傾斜或超沉,通??梢圆扇∫韵履男┐胧┹^為有效?
    A.控制均勻挖土,刃腳處挖土不宜過深
    B.采用泥漿套或空氣幕下沉法
    C.設計時適當增大刃腳踏面寬度
    D.在下沉多的一邊停止挖土,在下沉少的一邊加快挖土
    E.進行抽水,以減小浮力
    49.《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的樁基沉降計算公式中,等效沉降系數ψe取值時,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與土的種類有關
    B.與沿承臺短邊(矩形布樁時)布樁多少有關
    C.與樁中心距大小有關
    D.與承臺長寬比有關
    E.當承臺尺寸、樁徑、樁距相同時,樁愈長ψe值愈大,樁愈短ψe值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