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之策略

字號:

一、課題的提出
     愛因斯坦說得好:“只教給人一種專門知識、技術是不夠的。專門知識和技術雖然使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但不能給他以一個和諧人格。重要的是人要借著教育獲得對于事物和人生價值的了解和感情?!彼?,在作文教學中給學生設置一個大膽寫、大膽問、喜說樂寫的平臺,讓他們盡情傾訴內心感受, 這樣不但能對學習作文大有幫助,而且對學生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謂相得益彰。因而,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
     《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指的是除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外,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fā)展”。而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
     基于此,我們課題組著手進行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通過研究,一方面給我們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方法上的借鑒,另一方面,能培養(yǎng)學生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進行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終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二、研究的目標與研究的內容
     研究目標的確立 
     近幾年,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普遍重視,有不少學校專門開設課程并進行咨詢,而學科教學(包括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卻比較匱乏。作文作為基礎學科——語文的重頭戲,首先應是學生生命的原生態(tài)的體現,即真情實感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表達,即使某些思想認識、情感體驗還不甚健康,但寫出來也要比捂起來好得多,寫出來了,才有可能得到師長和朋友的真誠幫助。同時,也只有在展示生命原生態(tài)的過程中,學生的生命才能獲得健康的發(fā)展和升華。因此,抓住作文教學中的契機,摸索出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學生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就成為本課題研究的目標。
     研究內容的細化 
     根據課題的研究目標,我們將研究內容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優(yōu)化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教學能力的策略、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凸現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心育氛圍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有機選取教學題材、安排“滲透”進程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把握時機、抓住契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如何采用有效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自我心理保健能力的策略,有效實踐“以寫促育”
     學生通過寫心理說明書、診斷書,學會分析、解決心理問題
     學生如何通過寫心理日記來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
     學生在寫作實踐中運用“陌生化理論”進行“自由抒寫”
     學生互評互議寫作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并進行效果反饋
     學生作文實踐個案分析
     三.課題研究成果
     作文應當是作者自我宣泄,自我實現的需要。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7種不同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需要是一個追求的高目標?!睹姶笮颉酚醒裕骸扒閯佑谥?,而形與言。言之不足,故歌詠之?!弊魑牡那閯佑谥袕母旧险f就是人實現多種需要的過程中的感觸,這些感觸有的說之口,更多的會藏之于心。這些窩在心里的話,想說但不易說,不說又蹩得慌。而這種矛盾狀態(tài),作文就應當引導學生去無說顧忌地自由表達,鼓勵大家敢說“掏心話”,以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把作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達到優(yōu)化學生心理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目的,通過以下幾項活動滲透心理教育:
     1、多角度培養(yǎng)寫作興趣
     要保證良好的教學成效,必須對學生心理和現有知識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2、多形式滲透心理教育
     在日常作文教學中,有多種的形式,而在各類形式中都可以滲透心理教育,以達到作文修身的目的。
     (1)寫日記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學生寫好“心理日記”。引導學生在日記中宣泄內心的喜怒哀樂,遷移情緒和升華情感可以有助于他們克服消極心理狀態(tài),完善自我人格,從而逐步形成健康心理。與此同時,教師能透過日記這扇反映學生心理活動的“窗口”,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線索。
     (2)通過作文活動課優(yōu)化學生心理
     針對學生中出現的主要心理問題,以辯論、討論、演講等形式開好作文活動課,在活動中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優(yōu)化學生心理的目的。作為初探課題的我們,還是粗制了一套模式,即“激起真情——指導習作——滲透教育——完善自我”
     (3)開展《心在旅途》系列作文活動
     指導學生寫《心在旅途》系列作文,讓學生“我手寫我心”。具體做法是,教師布置若干專題,如《心靈大碰撞》的系列作文,讓學生專寫人際關系方面(如師生關系,家庭關系,同學關系)所引發(fā)的內心的種種矛盾沖突;又如《心靈回音壁》系列作文,讓學生寫自己在考試前后的緊張焦慮,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苦悶等,再如《心旌飄揚》系列作文,讓學生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進步及成就感和喜悅之情,以不斷強化他們的成功體驗和自信心。
     本課題自研究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與指導下,課題組成員的積極參與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學習與實踐,組內成員的理論水平和輔導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撰寫的論文《鼓勵純善異性交往,促進性格魅力發(fā)展》獲縣一等獎;組織《遭受挫折之后——心理描寫與挫折教育》課題匯報課,引起了一定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