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急診室:揮之不去“清華夢”

字號:

高考在即,本該奮戰(zhàn)學堂,但有些成績不錯的考生卻“臨陣退卻”,蝸居家中,這是為什么?
    據(jù)心理專家介紹,在這些考生的潛意識中有個糾纏不清的心結(jié),總出來干擾學習的主意識,令考生“專注力”難以集中,成績下降,自信喪失,情緒煩躁、軀體疼痛、睡眠不佳,甚至難以入睡,不得不像鴕鳥一樣躲進家中,以此來逃避現(xiàn)實帶來的痛苦感受,而這種狀況,是考生自己所無法控制的。
    揮之不去“清華夢”
    個案:
    這是一位某中學的考生,只想考進清華。原來在學校2000多考生中排位前20名,他努力想提升成績,但力不從心,成績降到20名后時,他開始頭疼、失眠,休學在家到處看病,但醫(yī)生又診不出什么毛病。
    為了那個清華夢,他上中學起就不看小說、不玩球、不聽歌,甚至連網(wǎng)都不上,就一門心思讀書。
    高三的考試,他的成績下滑到了23名,他緊張了,想:“現(xiàn)在同學們都在拼命學習,我不進則退,應(yīng)該再努力才好?!币院笏荒闷饡?,就想起名次下滑的這件事,就發(fā)自內(nèi)心地產(chǎn)生一種緊迫感。他想讓自己專心學習,但“23名”就是揮之不去地浮現(xiàn)在眼前,心里就越發(fā)地著急。
    父母看他眉頭一天到晚緊鎖,吃飯沒胃口,晚上睡不著覺,便一再跟他說:“要求別太高了,只要能上一本就行了?!彼麉s說:“那怎么行?那我這么多年不白活了?”
    他漸漸地發(fā)展到一拿起書,眼前就一片空白,一點也看不進去。甚至考試拿到試卷,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上邊寫的是什么,并開始頭疼。
    心理專家診斷,他已產(chǎn)生焦慮情緒,經(jīng)過專業(yè)的心理治療,現(xiàn)在他已眉頭舒展,又回到了課堂。
    點評:
    專注力,是指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即將全部神經(jīng)——心理能量集中在某一目標上,并完全擺脫一切次要的外部影響;但是,如果潛意識卻在關(guān)注另一件事情,并且時不時地來打擾表層主意識,一定會影響注意力和效率。
    這位考生在考試成績下滑后,過分關(guān)注“考不好怎么辦”這個問題,以致其負面能量太強,導致自己無法調(diào)控,總會不由自主地躍進腦海,干擾主意識。所以,考生朋友,在迎考階段,只專注復習,不要想“大考結(jié)果”!
    個案:
    這位考生因不屑和班上那些“俗人”為伍,托病不肯上學,1.80米的大個子,躲在家上網(wǎng)打游戲,對父母說:“你們就養(yǎng)我吧?!?BR>    他是獨生子女,他很孤獨,他非常想和同學們交朋友,但是自小到大,他卻沒有交到一個朋友,在心理咨詢中心他問:“你知道嗎?一個人沒有一個朋友,有多么痛苦?”
    他十分努力地想和同學們搞好關(guān)系,但總是事與愿違。如,有他想和同學們搞好關(guān)系,帶了好多薯條到學校,中飯后他拿出來請大家吃,同學們都說剛吃過飯,不想吃,他氣得把一包薯條扔在地上,弄得大家很不開心。
    他把自己交不到朋友的責任,全歸結(jié)為別人的責任。有,他有道物理題不會做,問同座,同座卻說:“我也不會,你問老師去吧?!彼耄核隙〞?,但就是怕浪費時間,不肯告訴我。在心理保健中心,他抱怨:“同學們都想自己成績好,考上好大學,都不想幫助別人,一個個都特別自私。”
    他負責出墻報,有他想讓一位同學幫忙,那位同學卻說自己有急事,以后他再也不喊別人幫忙了,他覺得同學們嫉妒他,嫉妒他聰明,畫畫得好,因嫉妒而不喜歡他。
    有,他的考試成績下滑出了第五名,他一進教室,就覺得同學們的眼光不對頭,好像在幸災樂禍,他覺得生活在這樣的集體中太難過了,于是他請病假回家,想:“讓你們嘲笑我,我不去了,我聽不見!”
    父母以為他不上學,是學習上出了問題,想給他請家教;老師也提出來給他單獨輔導,但都被他拒絕了。
    他在心理保健中心治好了“心病”,再次跨進學校時,同座一下?lián)еf:“你這個家伙,生什么病,病了這么長時間,想死我了?!庇捎诳赐瑢W的眼光變了,他發(fā)現(xiàn)同學們原來都很關(guān)心他,都很喜歡他,大家搶著幫他補課,原來一點都不自私。
    點評:
    考生的問題,往往不是學習上的問題,但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卻總以為只是學習上的問題。
    他的問題癥結(jié)在“社交障礙”:1、他有著獨生子女常有的“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他一出生,就是家中的中心,爺爺、奶奶及父母都看他的臉色行事,他想怎么地就怎么地,沒有學會設(shè)身處地地關(guān)心別人,沒有學會怎樣與周圍的人相處,這樣他到學校后,總會錯誤地評價別人對他的態(tài)度,如,他請同學吃薯條,人家剛吃過飯,當然不喜歡吃了,他就認為是別人不喜歡自己;同座不告訴他解題方法,是真的不知道,而他卻主觀地認為是自私。2、自他小時起,他的父母就相互吵個不停,和鄰里也搞不好關(guān)系,沒有給他一個好的與人相處的模板。所以他到學校,不知道怎么和同學相處,交不到朋友,融不進集體中去,這讓他痛苦;他逃進了以他為中心的家中,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寧。獨生子女的父母,要警惕孩子的這種心態(tài)。
    個案:
    這位女同學總是懷疑自己可能“性取向”有問題,因此焦慮,學不進去,成績下滑,又怕這樣對不起父母,更加焦慮,以致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頭疼、沒胃口,父母著急,四處帶她看病。
    他們家?guī)状鷨蝹?,到她這,卻是個女孩,父母將她當男孩子養(yǎng),給她理短發(fā),穿男孩子的衣服,喊她“我們的寶貝兒子”。
    上中學了,她仍然是一副假小子的打扮,其性格也像男生,喜歡打抱不平,呵護弱者。有女同學們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談?wù)撃行杂靶恰⒏栊?,她們個個是帥氣男星的狂熱“粉絲”,而她卻對他們一點也不感興趣,一位女同學開玩笑說:“你肯定是同性戀!”
    “我是不是同性戀?”她越想越發(fā)現(xiàn)自己有問題。如,她對他們的英文女教師有異樣的感覺。女教師身材嬌小,一副小鳥依人的樣子,她總按捺不住地產(chǎn)生保護這位女教師的沖動,搶著幫她拿教案擦黑板,聽見有同學說老師的“壞話”,就忍不住地出面制止,她還不敢直視老師的眼睛,看到老師就會有心跳臉紅的感覺。
    她越怕,越覺得自己像是同性戀,成績在這種懷疑中,由年級上游滑到了中游,她怕考不好讓父母傷心,所以推遲睡覺時間,抓緊時間復習,但卻總是坐在那,看不進去書。她成績一路下滑,老師和家長都十分著急,總問她:“學習上有什么難點?”
    心理專家在對她進行治療時,建議她留長發(fā),穿女裝,并讓她的父母配合,他們現(xiàn)在已改口喚她:“我們的寶貝女兒。”
    點評:
    想好好學習,潛意識中的心結(jié)卻總出來干擾;想考好大學報答父母,但卻怎么也學不進去,矛盾、焦躁,她和個案1中的同學一樣,已陷入“焦慮情緒”。
    有焦慮情緒的人,要排除潛意識中的干擾,個人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需要看心理醫(yī)生,需要社會和家庭的支持。
    我們的很多考生,能夠?qū)P挠迹珡土暦椒ú粚?,復習這門功課時,心里卻放不下其他幾門功課。
    心理專家認為:習慣于同時做多件事情的人,很容易注意力渙散,并陷入不可自拔的焦慮之中;而一些世界上具有創(chuàng)造力和有效率的人,則拒絕讓他們的大腦承受過多的信息洪流,一位科學家說:“我只做一件事,做好它后我再做別的。”如此工作方法,考生不妨一學!
    稿源: 深圳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