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機(jī)電的綜合題很偏很難,有人同意嗎?
我把兩道題的思路整理如下,希望拋磚引玉,請大家各抒己見!
第一題,是相對容易的一道。
但應(yīng)該是先算兩種方案的使用年限,用376頁的公式。
然后再算年均設(shè)備總費用用375頁的公式。但也不能完全照搬,因為本年是2000,以后每年增加1000,與書的有所不同。
第二題就更難了,恐怕沒有人能全做對,包括我。
我的思路:
疲勞極限簡化為一條直線,強(qiáng)度極限是500Mpa,即B點是500.疲勞極限簡化為一條直線,與橫軸的角度是153.54度,畫出這條線。這就要用到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謝謝我中學(xué)時的老師,在他們幫助,我的幾何學(xué)得不錯,此時我記得26.46度時的正切函數(shù)是0.5. A點的橫標(biāo)=tg(180-153.54)*500=250,這就是疲勞極限。
有了疲勞極限,接下來用403頁的公式,計算常數(shù)C.再計算280Mpa的使用次數(shù)。
我把兩道題的思路整理如下,希望拋磚引玉,請大家各抒己見!
第一題,是相對容易的一道。
但應(yīng)該是先算兩種方案的使用年限,用376頁的公式。
然后再算年均設(shè)備總費用用375頁的公式。但也不能完全照搬,因為本年是2000,以后每年增加1000,與書的有所不同。
第二題就更難了,恐怕沒有人能全做對,包括我。
我的思路:
疲勞極限簡化為一條直線,強(qiáng)度極限是500Mpa,即B點是500.疲勞極限簡化為一條直線,與橫軸的角度是153.54度,畫出這條線。這就要用到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謝謝我中學(xué)時的老師,在他們幫助,我的幾何學(xué)得不錯,此時我記得26.46度時的正切函數(shù)是0.5. A點的橫標(biāo)=tg(180-153.54)*500=250,這就是疲勞極限。
有了疲勞極限,接下來用403頁的公式,計算常數(shù)C.再計算280Mpa的使用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