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墊資8000元搭起教室 帶著地震孤兒復課

字號:

兩口鐵鍋,三頂帳篷。地震災害發(fā)生后的第二天,都江堰市向峨鄉(xiāng)海虹小學四位山區(qū)教師墊資8000元率先辦起災后“學習班”,這是都江堰第一所復課的學校。
    山區(qū)兒童恢復上課
    5月17日,記者來到都江堰市東北部的山村小學向峨鄉(xiāng)海虹小學,山坡下原本窗明幾凈的校舍已被震得破爛不堪,操場上有一個露天教室。10多個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上課,一位老教師正耐心細致地給學生輔導功課。
    這個教室很特殊,也很簡陋。記者看到,教室四周沒有墻壁,沒有黑板,沒有講臺,藍色遮陽布下,只有15套學生桌椅,1張講桌。校長霍天學告訴記者,海虹小學是此次大地震中全鄉(xiāng)沒有受到人員損傷的學校。
    正在復習功課的一位女生說,她父母都離開了人世,失去親人后,學校成了自己的“家”,老師成了自己的“父母”。5月12日地震發(fā)生后,她和六七位同命相連的孤兒及無人照管的留守兒童只好繼續(xù)留在學校,繼續(xù)以“?!睘榧摇?BR>    霍天學校長介紹說,海虹小學在震后第二天上午就復課了,第一天接收26名學生,第二天接收20名學生,第三天接收15位學生,這些學生分別是該校各個年級的。其中,多是失去父母的孤兒和家人不在的留守兒童。
    由于學生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人數(shù)一直不固定,老師們主要任務是輔導學生溫習、復習以往學習過的功課,教學生寫字、畫畫;同時,還向山區(qū)兒童講授衛(wèi)生防疫常識。
    由于學生們的年齡大小差異較大,年級也不同,老師們只好采取“復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校長老師墊資8000元
    海虹小學位于向峨鄉(xiāng)棋盤村李家山麓,全校253名學生(含幼兒園)。地震當天晚上,學校100多名學生無家可歸。為了安全起見,學校把留宿的學生安排在棚戶、校車或當?shù)剞r民私家車里,讓同學們度過了兩個寒冷的長夜。
    5月12日晚,考慮到留守兒童和孤兒的學習、生活、健康衛(wèi)生問題,校長霍天學帶頭墊資3000多元,用于購買食品、藥品、礦泉水等。教師王小平及在太平街小學教書的妻子劉正萍也主動墊資5000多元,支持學校復課。教師陳力也把身上僅有的200多元現(xiàn)金拿了出來。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校有5位教師擔任“復課班”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