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的獨身女友

字號:

我認識的美國人中,莎莉是位有趣的人物。她是名金發(fā)碧眼、苗條小巧的漂亮女孩,受過高等教育,并在中國教過一年英文,學了一口很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可以說萬事俱備的她,硬是一直都找不到對象。
    莎莉和我曾經(jīng)是同事,由于大家都是女孩子家,自然有不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而且下班都坐一趟公車,我們一時成了好朋友。當時我們談到最多的話題是關(guān)于她找男朋友的問題。
    不談不知道,原來在美國,像莎莉這樣開朗自信而又漂亮的女郎竟也不易找到如意郎君。
    莎莉告訴我,她在24歲的時候,訂過一次婚。男方是位她在教堂認識、大她十幾歲的律師。訂了婚后,他們住到了一起,但男方從此就不再提結(jié)婚的事了。莎莉一咬牙,就和他分手了。從那以后,她尋尋覓覓,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
    一天,她很興奮地告訴我,她在一家小型的日本餐廳見到一個在餐廳工作的男孩子,像是對她很有興趣。我問她,那你覺得他怎么樣呢?她說:“他像是挺不錯的,人也挺英俊。”我說:“那你應該去接觸他呀!”她說:“我很想呀,但是我不能讓他感覺到我在追他!”
    出于想幫朋友的忙,也由于好奇,我說:“這樣吧,我陪你去那家餐廳吃飯,那你就能很自然地再次和他接觸了?!彼J為那是好主意。
    那天下班后,我們到了那家餐廳,餐廳很小,擠擠地只放得下四張小桌子。我們坐下后,莎莉就顯得很緊張。過了好一會,才見到那位迷倒莎莉的亞裔男孩子,他剛送完外賣回來,一身T恤、牛仔褲,瘦瘦小小,雖然不怎么起眼,倒還顯得精干。他很友好地與莎莉打了個招呼,莎莉試圖利用那個機會,與他多聊幾句,但他并不像太有興趣繼續(xù)聊下去的樣子。很顯然,他對莎莉只是客氣的友好,并無它意。那次“相看”
    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沒過多久,莎莉又笑瞇瞇地向我提起,有個泰國男孩子請她出去玩。我問:“他是做哪一行的呀?”她很自豪地回答說:“他是個電腦專家!”
    在一個籌款會上,莎莉帶著她新結(jié)交的男朋友來了。他雖然個子不高,倒是很眉清目秀、斯斯文文。閑聊之下,才知道他是來美留學的,學的專業(yè)是電腦。
    這一段緣分發(fā)展的倒還是順利,但是好景不長,男孩子畢業(yè)后,無法留在美國,不得不到加拿大謀生。我對莎莉說:“如果你真喜歡他,和他結(jié)婚不就解決問題了嗎?”但莎莉搖了搖頭,有點無奈的樣子??礃幼?,他們的感情還沒有機會發(fā)展到那個地步。
    男孩啟程的日子快到了,他計劃自己開車把家當帶上去加拿大。莎莉告訴我,她打算請假陪送男孩過去,她還提到,當她的母親聽到她要和一個男人一起在汽車和旅店里過幾天的時候,很為她擔心。
    過了幾天,她回來了。問她怎么樣?她說,我們過得挺愉快,互相保證今后繼續(xù)保持聯(lián)系。言談之中,倒也有那么一點雖然不能天長地久、但也曾經(jīng)擁有的瀟灑。
    可憐的莎莉,有一次竟向我感嘆說:“我一切俱備,可男人們都哪里去了?!”
    曾經(jīng)建議她登報或?qū)で髥紊砭銟凡恐惖姆?wù)。她說雖然有好友登報后,喜結(jié)良緣,但她自己就是抹不開這個面子。一個人的社交圈子畢竟有限,縱然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并且要求也不高,也很難遇到合適的結(jié)婚對象。
    轉(zhuǎn)眼兩年多過去了,聽說莎莉不久前辭去工作,到華盛頓州的某家教會學校讀書去了。據(jù)說年屆三十的她,到現(xiàn)在還是沒有找到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