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
提起導師,的微觀經(jīng)濟學家艾瑞斯?馬斯金,王一江就很自豪。(不過哈佛的導師幾乎沒有不是“”的,這也是的一個特點)。就讀其門下的還有一起來的中國同學錢穎一、李道葵、許成鋼。哈佛博士生選導師是在第三年,上完一年基礎課、一年專業(yè)課,對各個教授比較了解之后。選導師的第一步是學生主動去找理想的導師,敲導師的門,得到導師首肯后就算進師門了。
其實馬斯金年齡比王一江只大兩三歲。他指導學生的特點就是常常一言不發(fā)地耐心聽學生講自己的想法,直到學生提到一個關鍵的地方,他便問:“為什么?”而許多學生都回答不出來?!安欢币彩邱R斯金的口頭禪,就表示要學生再重新分析一遍。這時的學生會比較慘,所以每次王一江找導師談話前都要充分準備。
“導師應當使學生知道關注哪一個點,深入鉆進去?!蓖跻唤容^起后來自己在清華經(jīng)管講學時的情景。在人力資源課后一節(jié)上,他要學生們分成小組,每組探討人力資源某一個方面的問題,結果每個組的發(fā)言都是把人力資源的方方面面都談了,沒有一個深入,雖然作了很多努力,但思維很發(fā)散?!斑@就是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思維,能夠很快地感受到一個問題的所有方面,但想法很游移,不知道如何把一個問題框住,研究透?!蓖跻唤f,“我們當年雖然上過大師的課程,但到寫論文的時候,思想還是比較跳躍,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在探討什么問題,用什么方法。這時候導師就會說不懂,要我們把分析集中起來。這就是大師點化人的方法”。學術之外,哈佛的并非是不懂得娛樂的學究。馬斯金喜歡打球、魔術。曾有個同學帶來了一個魔術的小玩意,馬斯金一臉嚴肅地拿在手里,仔細研究了半天仍不得其解,不明白魔術為什么不能像經(jīng)濟學理論一樣解釋清楚。后又是一句“不懂”,把在場的同學都逗樂了。
哈佛經(jīng)濟系很大,各位世界頂尖水平的老師雖然研究方向不同,但授課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隨意。教宏觀經(jīng)濟學的曼昆可以說是哈佛“隨意教學”的典型,剛剛出道教的第一個班就是王一江所在的班。曾有流傳說曼昆不喜歡用數(shù)學推導,在寫《經(jīng)濟學原理》時一邊寫一邊念給自己母親聽,使文字通俗到母親都能懂的程度,力求文章的通俗性。而在哈佛的課堂上卻是兩回事:要用大量的數(shù)學計算分析來論證他的“合理預期”、“小成本大周期”等。雖然對外面的人和給本科生寫書的時候強調不要很多的數(shù)學,對研究生還是要玩命地用數(shù)學的,上課隨意出幾道題就夠王一江他們忙半天的。哈佛教授們的觀點是“老師的主要任務不是講學,而是研究”。曼昆大的特色就是采用新的材料授課,就當時新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進行評論,而且他說話特別快,連美國學生有時都聽不懂。雖然平時的研究很忙,曼昆卻有個慣例:每教一個班要依次約班里所有的同學吃午餐,有時兩個人,有時三四個人,都要輪一遍,目的就是跟同學們交流,這在當時的教授中是惟一的?!爸豢上看物埪牟徽埧停谴蠹褹A制。”
宏觀經(jīng)濟學上到下學期,王一江他們換了一位老師:大名鼎鼎的薩莫斯。這位曾擔任過世界銀行副行長、美國財政部長的經(jīng)濟學泰斗曾一手提攜過曼昆、施萊佛等經(jīng)濟學家。他的經(jīng)歷充分體現(xiàn)了美國“學優(yōu)則教,教優(yōu)則仕”的特點。
略微有些口吃的薩莫斯絲毫沒有控制自己語速的意思,上課如果沒有他的教案,所有的人都跟不上他的思路。薩莫斯平時很忙,每次上課都是鈴響之后才匆匆趕到。秘書知道他的習慣,每次都在教學樓門口等候。薩莫斯進樓的時候就把教案交給秘書,自己到教室講課。課講過了十分鐘后,秘書拿著一疊厚厚的教案復印稿走進來分發(fā)給大家。大家才可以舒一口氣。教案都是薩莫斯手寫的,少則七八頁多則十幾頁,剛剛復印出來還有熱乎乎的感覺。薩莫斯上課喜歡讓學生回答問題,有的學生能回答出一步,有的能答出兩步,但幾乎沒有一個人能把問題完全講清楚。
哈佛
多數(shù)大學都把新聞媒體公布的排名當做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李稻葵回憶自己畢業(yè)任職的幾所大學,每年排名都是一個大工程,不光要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金融時報》上對自己有利的排名公布在校報上,排名提高后還要開記者招待會,請州長、行政長官等參加慶祝會,給各個報紙傳送新聞發(fā)布稿。
“不過在哈佛,大家卻很少關心排名,從學生到教授再到學校,從來沒有把公眾媒體上的排名拿來作為話題來討論?!崩畹究f。近,《華爾街日報》報道說哈佛商學院拒絕給他們提供有關畢業(yè)生的信息參加排名,是不敢面對招生市場的挑戰(zhàn)。而哈佛給出的回應則是不合作是因為不相信《華爾街日報》的排名,其排名體系不完善。
“哈佛從來都很自信?!崩罱淌谡f:“就像'正反饋'機制一樣,學校辦得好,好學生就愿意去,畢業(yè)后工作去向也較好,學生和學校的名聲就好,學者們也都愿意去任教。有的老師盡管在這個學校里留不下來,比如經(jīng)過六七年助理教授的煎熬不能升任終生教授而離開,但有了在哈佛工作的經(jīng)歷,以后的工作就很好找了。
“對于哈佛而言,不只學科齊全,而且每個領域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誰在某個領域做得好,哈佛就把誰請過來。比如原來哈佛沒研究過實驗經(jīng)濟學,于是就不惜重金從外校把實驗經(jīng)濟學的權威挖了過來。
“美國有兩所高校被公認是學科全面、學科內細分詳盡的大學,一是加州大學,另一個就是哈佛?!崩畹究貞浾f:“我們經(jīng)濟理論課學一年,其中1/4時間是由不同學派的教授輪流授課。讓我們能聽到像激進經(jīng)濟學派這些完全非主流學派的聲音。盡管非主流,哈佛也能包容進來。
“哈佛提倡教授治校,無論是要聘任一名教授,還是新開設一個學科,一定要教授投票,不是校長、院長主宰的。教授占主導,所以它能夠保持嚴謹?shù)膶W術性。”
提起導師,的微觀經(jīng)濟學家艾瑞斯?馬斯金,王一江就很自豪。(不過哈佛的導師幾乎沒有不是“”的,這也是的一個特點)。就讀其門下的還有一起來的中國同學錢穎一、李道葵、許成鋼。哈佛博士生選導師是在第三年,上完一年基礎課、一年專業(yè)課,對各個教授比較了解之后。選導師的第一步是學生主動去找理想的導師,敲導師的門,得到導師首肯后就算進師門了。
其實馬斯金年齡比王一江只大兩三歲。他指導學生的特點就是常常一言不發(fā)地耐心聽學生講自己的想法,直到學生提到一個關鍵的地方,他便問:“為什么?”而許多學生都回答不出來?!安欢币彩邱R斯金的口頭禪,就表示要學生再重新分析一遍。這時的學生會比較慘,所以每次王一江找導師談話前都要充分準備。
“導師應當使學生知道關注哪一個點,深入鉆進去?!蓖跻唤容^起后來自己在清華經(jīng)管講學時的情景。在人力資源課后一節(jié)上,他要學生們分成小組,每組探討人力資源某一個方面的問題,結果每個組的發(fā)言都是把人力資源的方方面面都談了,沒有一個深入,雖然作了很多努力,但思維很發(fā)散?!斑@就是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思維,能夠很快地感受到一個問題的所有方面,但想法很游移,不知道如何把一個問題框住,研究透?!蓖跻唤f,“我們當年雖然上過大師的課程,但到寫論文的時候,思想還是比較跳躍,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在探討什么問題,用什么方法。這時候導師就會說不懂,要我們把分析集中起來。這就是大師點化人的方法”。學術之外,哈佛的并非是不懂得娛樂的學究。馬斯金喜歡打球、魔術。曾有個同學帶來了一個魔術的小玩意,馬斯金一臉嚴肅地拿在手里,仔細研究了半天仍不得其解,不明白魔術為什么不能像經(jīng)濟學理論一樣解釋清楚。后又是一句“不懂”,把在場的同學都逗樂了。
哈佛經(jīng)濟系很大,各位世界頂尖水平的老師雖然研究方向不同,但授課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隨意。教宏觀經(jīng)濟學的曼昆可以說是哈佛“隨意教學”的典型,剛剛出道教的第一個班就是王一江所在的班。曾有流傳說曼昆不喜歡用數(shù)學推導,在寫《經(jīng)濟學原理》時一邊寫一邊念給自己母親聽,使文字通俗到母親都能懂的程度,力求文章的通俗性。而在哈佛的課堂上卻是兩回事:要用大量的數(shù)學計算分析來論證他的“合理預期”、“小成本大周期”等。雖然對外面的人和給本科生寫書的時候強調不要很多的數(shù)學,對研究生還是要玩命地用數(shù)學的,上課隨意出幾道題就夠王一江他們忙半天的。哈佛教授們的觀點是“老師的主要任務不是講學,而是研究”。曼昆大的特色就是采用新的材料授課,就當時新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進行評論,而且他說話特別快,連美國學生有時都聽不懂。雖然平時的研究很忙,曼昆卻有個慣例:每教一個班要依次約班里所有的同學吃午餐,有時兩個人,有時三四個人,都要輪一遍,目的就是跟同學們交流,這在當時的教授中是惟一的?!爸豢上看物埪牟徽埧停谴蠹褹A制。”
宏觀經(jīng)濟學上到下學期,王一江他們換了一位老師:大名鼎鼎的薩莫斯。這位曾擔任過世界銀行副行長、美國財政部長的經(jīng)濟學泰斗曾一手提攜過曼昆、施萊佛等經(jīng)濟學家。他的經(jīng)歷充分體現(xiàn)了美國“學優(yōu)則教,教優(yōu)則仕”的特點。
略微有些口吃的薩莫斯絲毫沒有控制自己語速的意思,上課如果沒有他的教案,所有的人都跟不上他的思路。薩莫斯平時很忙,每次上課都是鈴響之后才匆匆趕到。秘書知道他的習慣,每次都在教學樓門口等候。薩莫斯進樓的時候就把教案交給秘書,自己到教室講課。課講過了十分鐘后,秘書拿著一疊厚厚的教案復印稿走進來分發(fā)給大家。大家才可以舒一口氣。教案都是薩莫斯手寫的,少則七八頁多則十幾頁,剛剛復印出來還有熱乎乎的感覺。薩莫斯上課喜歡讓學生回答問題,有的學生能回答出一步,有的能答出兩步,但幾乎沒有一個人能把問題完全講清楚。
哈佛
多數(shù)大學都把新聞媒體公布的排名當做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李稻葵回憶自己畢業(yè)任職的幾所大學,每年排名都是一個大工程,不光要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金融時報》上對自己有利的排名公布在校報上,排名提高后還要開記者招待會,請州長、行政長官等參加慶祝會,給各個報紙傳送新聞發(fā)布稿。
“不過在哈佛,大家卻很少關心排名,從學生到教授再到學校,從來沒有把公眾媒體上的排名拿來作為話題來討論?!崩畹究f。近,《華爾街日報》報道說哈佛商學院拒絕給他們提供有關畢業(yè)生的信息參加排名,是不敢面對招生市場的挑戰(zhàn)。而哈佛給出的回應則是不合作是因為不相信《華爾街日報》的排名,其排名體系不完善。
“哈佛從來都很自信?!崩罱淌谡f:“就像'正反饋'機制一樣,學校辦得好,好學生就愿意去,畢業(yè)后工作去向也較好,學生和學校的名聲就好,學者們也都愿意去任教。有的老師盡管在這個學校里留不下來,比如經(jīng)過六七年助理教授的煎熬不能升任終生教授而離開,但有了在哈佛工作的經(jīng)歷,以后的工作就很好找了。
“對于哈佛而言,不只學科齊全,而且每個領域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誰在某個領域做得好,哈佛就把誰請過來。比如原來哈佛沒研究過實驗經(jīng)濟學,于是就不惜重金從外校把實驗經(jīng)濟學的權威挖了過來。
“美國有兩所高校被公認是學科全面、學科內細分詳盡的大學,一是加州大學,另一個就是哈佛?!崩畹究貞浾f:“我們經(jīng)濟理論課學一年,其中1/4時間是由不同學派的教授輪流授課。讓我們能聽到像激進經(jīng)濟學派這些完全非主流學派的聲音。盡管非主流,哈佛也能包容進來。
“哈佛提倡教授治校,無論是要聘任一名教授,還是新開設一個學科,一定要教授投票,不是校長、院長主宰的。教授占主導,所以它能夠保持嚴謹?shù)膶W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