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三個年頭,每逢父親節(jié)來臨,我的心都痛得不能自持,父親的音容笑貌常?;隊靠M繞地在我心頭。因為父親就是在三年前的父親節(jié)我請他老人家吃飯時因為心臟病突發(fā)而離世的。這三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他,而心理也充滿了無限地愧疚,多少回與父親夢里相見,醒來時臉上再淌淚,心卻在流血。
父親是最仁慈、最疼愛兒女的父親。他出身于印尼富商的家庭,博學多才,在日本讀大學后,又回祖國繼續(xù)學習深造,不但精通英文,還懂日文,俄文,寫一手好文章,詩詞歌賦,吹拉彈唱無一不曉。我和弟弟也喜歡音樂、唱歌、跳舞,拉一手好手風琴,這都是爸爸的遺傳。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赤子之心,雖然從小長在非常富裕的家庭,卻不安于享福,一心要報效祖國,為國家效力。父親曾經放棄到中央馬列主義學院當翻譯的職位而自愿選擇到邊遠、貧窮、落后的地區(qū)工作,一干就是近十年。
父親為人善良、正直,卻一生命運多桀。中國文化*的十年浩劫,像父親這樣背景的人當時首當其沖難逃劫難。父親被打成“特務,資本家,*”等,一系列莫須有的罪名都加在他身上,抄家、掛牌、游街成了家常便飯。有一次父親因為被關押,交不出檢查就不給飯吃,饑餓難耐的他偷跑出來,結果誤吃了有毒的木薯,幸好被一農民經過路邊時及時發(fā)現,要不真是回天乏術了。
我從小就敬重父親的人品,他從不會因為高壓、威逼利誘而出賣人格、良心,更不會去出賣別人。面對著那么多不公平的非人待遇,他都咬著牙堅持下來,給妻子、兒女一副可以依靠的寬厚肩膀。十年浩劫結束后,中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印尼的親人一次次催父親帶我們全家出國,但父親最終沒有成行,他還有很多心愿沒能完成,他希望在他有生之年,為祖國培養(yǎng)多些人才。他常說:一個國家如果民眾的文化素質高,就不會出現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悲劇了。父親是這樣教導我們,也是這樣做的。他在貧窮落后的山區(qū)教書,一教就是近十年。后來他被調回省里的重點中學當英語教師,升為教研會會長,一生桃李滿天下,家里的一個大木箱里裝滿了國內外學生寫給他的信。,一有空父親就一封封看著、整理著他的信件,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介紹他的學生,這個如何有成績,那個如何有出息,那洋洋得意的鐘愛的神情,仿佛介紹的是他自己的兒女一樣。
父親,你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你給我們的愛像山那么高,像海那般深沉。
我記得剛來加拿大的第一年,我學開車,因為時間關系,我經常在晚上下班后才去學車。不管刮風下雨,父親總喜歡站在門口外面等我回來。每次我看見他老人家大冷天的站在門口,總是心疼地埋怨他,而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冷一點怕什么,我可以早一分鐘看見我女兒平安回來,我就放心了。
父親,您在天堂好嗎?媽媽是否和你在一起?您可知道,3年來,女兒一直為那個晚上的疏忽而痛苦萬分,那份刻骨銘心的痛,那一揭就鮮血涌出的傷口,是無法用時間來治愈的。如果不是女兒的大意,沒有照顧好你,您是不會這么突然舍我們而去的。父親你可曾知道,你可曾聽到過我們的呼喊:爸爸,好想好想你。您常教育我們,做人要寬厚、仁慈、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都謹記在心,寬容地對待自己身邊每一個人,去好好地珍惜他們。
父親,盡管光陰飛逝,物換星移,盡管我們陰陽相隔,但那濃濃的父女情是隔不斷的。如果有來世,我真地好想好想再續(xù)我們沒完的父女情,您永遠活在兒女的心里,您永遠是我們最敬重的父親。
今天,我在這失去父親的父親節(jié)里做一番沉重的哀思,傾訴自己對父親那深深的思念之情,籍以希望廣大為人兒女者都要多點疼愛,關心父母親,好好去珍惜他們。否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那份痛楚,那份失落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在這里讓我祝愿每一位老人家都健康長壽,安度晚年,盡享天倫。
父親是最仁慈、最疼愛兒女的父親。他出身于印尼富商的家庭,博學多才,在日本讀大學后,又回祖國繼續(xù)學習深造,不但精通英文,還懂日文,俄文,寫一手好文章,詩詞歌賦,吹拉彈唱無一不曉。我和弟弟也喜歡音樂、唱歌、跳舞,拉一手好手風琴,這都是爸爸的遺傳。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赤子之心,雖然從小長在非常富裕的家庭,卻不安于享福,一心要報效祖國,為國家效力。父親曾經放棄到中央馬列主義學院當翻譯的職位而自愿選擇到邊遠、貧窮、落后的地區(qū)工作,一干就是近十年。
父親為人善良、正直,卻一生命運多桀。中國文化*的十年浩劫,像父親這樣背景的人當時首當其沖難逃劫難。父親被打成“特務,資本家,*”等,一系列莫須有的罪名都加在他身上,抄家、掛牌、游街成了家常便飯。有一次父親因為被關押,交不出檢查就不給飯吃,饑餓難耐的他偷跑出來,結果誤吃了有毒的木薯,幸好被一農民經過路邊時及時發(fā)現,要不真是回天乏術了。
我從小就敬重父親的人品,他從不會因為高壓、威逼利誘而出賣人格、良心,更不會去出賣別人。面對著那么多不公平的非人待遇,他都咬著牙堅持下來,給妻子、兒女一副可以依靠的寬厚肩膀。十年浩劫結束后,中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印尼的親人一次次催父親帶我們全家出國,但父親最終沒有成行,他還有很多心愿沒能完成,他希望在他有生之年,為祖國培養(yǎng)多些人才。他常說:一個國家如果民眾的文化素質高,就不會出現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悲劇了。父親是這樣教導我們,也是這樣做的。他在貧窮落后的山區(qū)教書,一教就是近十年。后來他被調回省里的重點中學當英語教師,升為教研會會長,一生桃李滿天下,家里的一個大木箱里裝滿了國內外學生寫給他的信。,一有空父親就一封封看著、整理著他的信件,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介紹他的學生,這個如何有成績,那個如何有出息,那洋洋得意的鐘愛的神情,仿佛介紹的是他自己的兒女一樣。
父親,你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你給我們的愛像山那么高,像海那般深沉。
我記得剛來加拿大的第一年,我學開車,因為時間關系,我經常在晚上下班后才去學車。不管刮風下雨,父親總喜歡站在門口外面等我回來。每次我看見他老人家大冷天的站在門口,總是心疼地埋怨他,而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冷一點怕什么,我可以早一分鐘看見我女兒平安回來,我就放心了。
父親,您在天堂好嗎?媽媽是否和你在一起?您可知道,3年來,女兒一直為那個晚上的疏忽而痛苦萬分,那份刻骨銘心的痛,那一揭就鮮血涌出的傷口,是無法用時間來治愈的。如果不是女兒的大意,沒有照顧好你,您是不會這么突然舍我們而去的。父親你可曾知道,你可曾聽到過我們的呼喊:爸爸,好想好想你。您常教育我們,做人要寬厚、仁慈、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都謹記在心,寬容地對待自己身邊每一個人,去好好地珍惜他們。
父親,盡管光陰飛逝,物換星移,盡管我們陰陽相隔,但那濃濃的父女情是隔不斷的。如果有來世,我真地好想好想再續(xù)我們沒完的父女情,您永遠活在兒女的心里,您永遠是我們最敬重的父親。
今天,我在這失去父親的父親節(jié)里做一番沉重的哀思,傾訴自己對父親那深深的思念之情,籍以希望廣大為人兒女者都要多點疼愛,關心父母親,好好去珍惜他們。否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那份痛楚,那份失落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在這里讓我祝愿每一位老人家都健康長壽,安度晚年,盡享天倫。

